温志国 梁德安 李文明 韩万里 杜丽苹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常见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下肢动脉狭窄,患者多伴随有肢端发凉、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给其生活造成极大不便[1],故需实施积极治疗。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被逐渐用于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探讨介入治疗对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为此,针对100例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开展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50例/组),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1~82岁,平均(61.05±18.32)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0~84岁,平均(61.78±17.96)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本研究可比,且两组均对研究知情,自愿配合研究。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药物治疗,根据其原发病实施相应治疗,如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治疗等,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2次/d,0.4 mL/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介入治疗,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将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注入导管进行DSA造影,沿着导管置入球囊导管至狭窄闭塞段,将球囊充盈,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再在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肢端发凉、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缓解时间、踝肱指数(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超声检查情况(包括足背动脉血流量、足背动脉流速峰值、下肢动脉狭窄程度)。
1.4 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为[2],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基本消失,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下降至少30%,静息时踝肱指数超过0.9;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缓解,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下降至少10%,静息时踝肱指数增高至少0.1;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见缓解,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下降不足10%,静息时踝肱指数增高不足0.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表示为[n(%)],组间及组内计量资料分别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表示为(±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在肢端发凉、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 单位:d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 单位: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肢体发凉 静息痛 间歇性跛行对照组 50 7.12±1.37 8.94±1.59 10.89±2.17观察组 50 5.69±1.07* 7.13±1.35* 8.32±1.56*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0.64±0.19 0.90±0.27#观察组 50 0.69±0.18 1.14±0.25#*
2.4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足背动脉血流量、足背动脉流速峰值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两组的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P<0.05),观察组的足背动脉血流量、足背动脉流速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下肢动脉狭窄程度/% 足背动脉血流量/(m·s-1·mm-2)足背动脉流速峰值/(m·s-1)对照组 50 治疗前 68.41±8.57 0.55±0.16 0.37±0.07治疗后 59.36±6.42# 0.78±0.23# 0.45±0.10#观察组 50 治疗前 68.22±8.39 0.57±0.17 0.38±0.09治疗后 52.13±5.98#* 0.97±0.20#* 0.57±0.12#*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变,主要是指膝关节以下动脉发生硬化闭塞病变,主要是由于下肢动脉血管内脂质沉积过多而导致动脉内膜增生,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3]。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发病后,往往伴随有静息痛、肢端发凉、下肢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易导致下肢出现溃疡,甚至会导致患者下肢活动功能严重障碍,需行截肢处理[4-6],因此,临床上需对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实施积极治疗。
由于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有关,故临床上主张针对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实施病因治疗,即根据患者病因,采取降压、降脂或降糖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案起效缓慢,疗效并不理想[7]。近年来,介入技术被逐渐用于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该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造影成像对病变位置进行明确,再将球囊导管置入下肢动脉内,充盈球囊后可恢复动脉血管通畅,有利于重建下肢远端血供,减轻因缺血状况导致的静息疼痛,还可保证足部组织存活,有利于促进下肢溃疡愈合,避免截肢[8-10]。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肢端发凉、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足背动脉流速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介入技术用于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切实可行,可起到缓解临床症状、减轻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改善下肢动脉血供等作用。
综上所述,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介入治疗用于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可起到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对患者临床症状、下肢动脉狭窄及血供予以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