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静
刘恒甫爱水,水是自由的,无拘无束。他也喜爱水的各种形态,不论是氤氲着的水蒸气,还是流水的肆意抑或是凝固时的瞬间,甚至在三种形态互相转化之时,都会产生不一样的美感。作为一名从哈尔滨走出来的艺术家,在刘恒甫的记忆中,冰雪是与生活并存的。当他的相机镜头对准姿态万千的冰花时,这个拍摄冰雪的行为就一直没有间断。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亦是有生命的,无论什么形态。”
刘恒甫
城市公共艺术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清华设计院文化旅游学院艺术总监、北京市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北京恒甫视界创办人、恒甫冰雪艺术中心主任、第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总设计师。曾经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奖;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创意设计大赛金奖;2015年中国最佳主题公园奖。
从最初的摄影、设计到雕塑、大型城市景观设计及建造,这是一个由二维平面到多维立体的思维转化过程,刘恒甫完成了跨界摄影师、设计师、雕塑家,而后成为一名城市公共艺术家的创新之路。2022年即将在京举办冬季奥运会,刘恒甫用他的冰雪作品和城市地景设计建筑为冬奥会献礼。在创作中打破了种种界限,成为他创造力的源泉。
恒甫视界艺术馆坐落在北京宋庄艺术区中,不同于798艺术区随处可见的大型海报和雕塑,宋庄艺术区有许多艺术家的工作室散落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沿着河边走,你會很容易看到一面有着独特设计感但却是凹进去的墙壁,外围是一列整齐的植物,这座二层建筑便是恒甫视界艺术馆。
刘恒南说,这样的设计是他特意为之,如同三尺巷,不想用冰冷的水泥墙过多占用公共空间,不如种上盆栽,在路人的眼中留下一抹绿意。公共空间的概念永远是城市公共艺术家心中考虑的头等大事。
走进恒甫视界艺术馆,整体的空间简单、精致,四周多为砖石、竹木的自然装饰元素,室内兼有金属、玻璃、水泥的融合。艺术馆的每一层主题都十分鲜明,这也映照了刘恒甫集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综合媒材等领域的跨界形象。地下一层是刘恒甫个人的部分冰雪影像展,一件件形态各异的冰花、窗花照片悬挂在墙壁上,展示着雪花的各式形态。
提到冰雪,让人不能不想到哈尔滨这个城市。在刘恒甫的记忆中,哈尔滨就是一座被冰雪宠爱的城市。每到冬天,很多城市是孤寂萧条的,但在哈尔滨却是热闹伊始。冰雪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标签,每年冬天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及中央大街上的冰雕,都在向世界传达着冰雪艺术,而刘恒甫担任恒甫冰雪艺术中心主任,更是将冰雪文化融入到哈尔滨的城市脉搏中。“整个城市在冬天就化身为自家的冰箱,每逢过年,与家人一起包饺子,包好直接放在窗外,想吃的时候拿进来放入滚烫的沸水中就可以了。”刘恒甫笑着说,“还有冬天的中央大街,买冰棍的人们都是直接放在开着口的箱子里面。从这些日常小事中就可以看出,我们喜爱冰雪,人与冰雪其实是共生的关系。”
1998年,当刘恒甫拿起相机,将镜头对准冰雪的时候,便开始了他的拍摄之路。刘恒甫拥有一整面墙壁的摄像机,各式各类的机型均有:“摄影是一门艺术,他可以通过照片向人们传达摄影师眼中的美,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本身对于摄影的热爱,加上“冰雪”这位神秘美好的“模特”,让刘恒甫更加痴迷于此。
在拍摄冰雪的时候,他不断为它打光,找到—个合适的角度,甚至有一次,为了拍摄出唯美的效果,他不断让人用雪球砸向他,追求雪花散开那一瞬间的姿态。
我问他记不记得自己拍过多少张关于冰雪的照片,他只说了“冰窗花可能有6万张左右”。其他有关于冰雪的照片已经数不清了,但20年的坚持就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意义。
2008年,刘恒甫意识到,冰雪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冰场或是度假娱乐项目,而是应该向更多人去讲述冰雪文化与冰雪艺术。于是,他创办了恒甫冰雪艺术中心,这座2510平方米的展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以展示冰雪原创艺术为主题的公益性文化展馆。
如今,刘恒甫的摄影作品被冬奥委永久陈列。2022年,冬奥会的准备工作陆续开始,刘恒甫必然位列冰雪艺术家榜单前列。他制作的兵马俑滑雪的雕塑在八达岭长城之巅,成为游人竞相拍照留念的打卡景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人文之美都是美的不同形态,我希望可以通过建设展馆的形式去传播和阐述冰雪创意新美学。我认为,这也是一处融聚经典、超越期待的公其文化展示空间,可以收藏更多关于冰雪的精神记忆。”刘恒甫如是说。
与此同时,他还在打造四季冰雪综合体项目,通过酒店、餐饮、娱乐、旅行等向人们全面展示冰雪的魅力。
雪花摄影《雪花清韵》
冰窗花摄影《金玉满堂》
冰窗花摄影《太阳花》
在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的长堤公园,闻名世界的美人鱼铜像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这个神情忧郁、冥思苦想的少女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所铸塑。从1913年美人鱼铜像在长堤公园落成至今,已有105年的历史,为丹麦这座城市注入了浪漫唯美的基因。这座雕塑在刘恒甫看来,就是一座代表性雕塑,“它让这个城市更加可爱,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自信,又让游客向往。同时,它还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为城市留下了记忆。”
从绘画、装置、冰花艺术、单体雕塑跨越到城市设计,从一维到多维创作的改变让刘恒南的艺术之路越来越多元化。他从来没有对创作领域设下条框,眼下,他的着力点已经放在了城市公其文化设计上。他对城市与文化给出了自己简洁精到的理解:“城市是一个文化的容器,没有美学的城市就是一个灾难。”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刘恒甫的工作状态:“他是一个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艺术家,他也是一个幻想家、哲学家,甚至是力工。他经常泥头拐杖地在那里忙活他的艺术,手持工具在大棚里掐着钢管,神态专注,就像罗丹大师一样。”
前一段时间,刘恒南在佛罗伦萨漫步,他惊讶于这个城市的室外雕像数目超过了城市的人口总数,不禁感叹这是个艺术的国度。
作为公其城市地景设计师,他对于中国公共空间表示了担忧。他认为,中国的公共空间很匮乏,也导致了公共空间与个体的关系缺失。如果没有公共空间,那么艺术的发展就缺失了一条有效的通道。于是,他尽可能地发掘公共空间,让艺术地景进入人们的视野。
刘恒甫的第一个大型地景作品现位于哈尔滨群力新区,这组作品是一座高达18米的42根金属雕塑像,在这片主打金源文化的土地上,一组以《金风浩荡》为主题的展品格外引人注目,好似金代猎猎战旗,迎风招展。他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设计的两座主题雕塑分别为《托起明天》和《梦的飞翔》。随后,他还设计了以“中国版图”为造型元素的中国国际创艺产业博展园区;还有利用音乐元素与水元素这两个富有灵性和本源性元素建造的北京五洲艺术中心以及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设计的更具魔幻魅力的海南国际艺术中心……在北京、上海、海南、黑龙江及俄罗斯等地创作了数十座标志性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他的更多奇思妙想的艺术作品出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城市中,与当地人民“生活”在了一起。
“我不认为我在做雕塑,‘雕和‘塑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大型地景的制作就是另一种概念,与雕塑不一样的是,我觉得这是一种公共艺术。”刘恒甫进一步解释,“而且,这种艺术创作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生长,不能把个人的意识强加在公共艺术品之中。一切艺术虽然用的是具象的作品,但它表达出来的意义却是精神层面的。”
Q:《北京青年》周刊
A:刘恒甫
Q目前,你参与了很多大型地景项目的设计,你希望设计的地景可以带给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怎样的体验?
A我的作品一直都在彰显正能量,同时,我还希望赋予它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这种大型地景的设计需要与周围的氛围融合在一起并且添加色彩,同时也不失与市民互动的趣味性。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有前提,那就是具有趣味性。自然形成的不能归结为艺术,加以人的概念与符号才是艺术。而人是宇宙的精灵,人类存在有什么意义呢?我想,就是探索未知。人类如何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那就是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最后产生地球上的建筑、文化、景观。
Q描述一下你的理想城市是怎样的?
A在我的理想中,我们居住的城市應该是包容的、开放的、多姿多彩的,充满活力和浪漫色彩的,包含了我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它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共同体。但现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破败不堪。我想,真正理想化的城市应是多姿多彩的,在实用的基础上增添浪漫和自由。
Q如何去感受一座城市才能更好地用自己的作品去展现?
A这些年我有很多出国的机会,在去到丹麦、荷兰、瑞典这些国家的城市时,我的感觉就是很幸福,而且觉得生活在这些城市的居民也很幸福。当你真正去走访很多文艺气息浓厚的城市时,你会思考如何能够通过雕塑的设计让这个城市更加美好,城市公共艺术家是需要承担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的,需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Q如何保持一名艺术家的创造力呢?
A从绘画、装置、冰花艺术、单体雕塑跨越到城市设计,艺术就是无界的。我不是一个传统的艺术家,而是一个跨界艺术家。
在常规艺术家眼中,用新材料做建筑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少有人尝试,这使得中国的建筑形成干城一面的风格。而我在建筑艺术设计方面则认为,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用现有的艺术材料,直接转化为建筑艺术语言,从而转化为公共建筑。如今的世界在快速变化,身边的一切都在改变,而我对艺术的真诚从未改变。
Q除了恒甫冰雪艺术中心,您还创办了其他的公益艺术展馆吗?
A是的,在2004年,我创建了中国寒地艺术馆,展览面积有3000平方米,免费向公众开放。这座艺术馆荟萃了北方寒地原著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精品、古代文物、生产器皿、服装饰物、手工艺品和渔猎工具等3000余件展藏精品,十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作为艺术家,更是需要保护、传承和弘扬北方民族的文化艺术精髓。
Q目前你有哪些工作计划?
A我10年前到北京来的初衷就是,希望可以给更多的人提供一个承载创造力的载体,或者是平台。
我正在筹划一个中国艺术博览中心。我希望建造一个以多元文化集聚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园区,打造中国创意文化产业总部基地群,创意产业的总部基地,这样可以有固定的载体去传播创新成果,给大众进行展示,在北京形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多元文化综合产业集聚区。后期可以市场化,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且十分有利于激发民族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