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发展小班幼儿空间智能的路径选择

2018-11-08 10:06沈燕娜
速读·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开拓幼儿

沈燕娜

摘 要:空间智能则是幼儿空间认识和判别能力的一种高度体现。它建立对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的空间识别的基础之上,狭义的空间智能指的是人对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即对于前后、左右、上下的基本位置的判别;而广义上的空间智能则不应该单纯指的是具体位置的判别,更应该包括人对于对具体空间方位的感知,还应该包括的是视觉辨别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而折纸是一种手、脑、眼心并用的行为,作为当前幼儿园中最为常见的活动内容,它深受幼儿的欢迎,通过一张纸的折、翻、拉、剪、卷等一系列的操作,不仅使幼儿的空间发展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幼儿开始学会了思考,并锻炼了其手的协调性,提高了其动手能力,教师也可以借助折纸活动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

关键词:折纸活动;幼儿;开拓;空间智能

空间是客观世界中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位置中,并与周围的事物存在空间上的相对的相互关系。在一般的国际社会规则中,我们几乎都是通过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名词来表示空间的相对位置。对于空间方位的判断和识别是对社会人的最基本的能力层面的要求。而折纸则是一种手、脑、眼心并用的行为,作为当前幼儿园中最为常见的活动内容,它通过一张纸的折、翻、拉、剪、卷等一系列的操作,不仅使幼儿的空间发展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幼儿学会了思考,并锻炼了其手的协调性,提高了其动手能力,教师也可以借助折纸活动发展和开拓幼儿的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则是幼儿空间认识和判别能力的一种高度体现。它建立对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的空间识别的基础之上,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就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提出了空间智能的概念,他认为空间智能应该是人们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更是人们进行艺术、科学、数学及至文学活动的不可或缺的能力。“大千世界,色形而己”强调的便是空间智能的重要性。而对于幼儿而言,他们也时刻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大小、空间对于自身视觉和大脑的冲击。换言之,空间智能实际上就是指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关于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借助大脑的思考和逻辑思维来运用和操作这些模式的能力。人一旦具备了空间智能,才能够具备以三维空间的方式来思考的能力,使人的大脑能够较为顺利地知觉到外在、内在的影像,进而能重现、转变或修饰影像,不但可以乘着想象的翅膀,闭上双眼在三维空间中从容自由地游走,并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地“装换”目标物件的位置,进而得以产生或解读图形的讯息。当前很多职业的发展都是需要以空间智能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即那些我们所谓的需要“方向感”或者“空间感”的职业,如航海家、画家、建筑师、服装设计师、电影制片人等。这些职业的从业者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高度发达的空间智能。我们培养幼儿的基本目标便是培养未来的合格的公民,且能助力于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基本生存。从切合幼兒实际的角度讲,狭义上的空间智能应该指的是人对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即对于前后、左右、上下的基本位置的辨别;而广义上的空间智能则不应该单纯指的是具体位置的辨别,更应该包括人对于对具体空间方位的感知,还应该包括的是视觉辨别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

因此,结合当前我们幼儿园空间智能教学的基本情况、需求及幼儿的思维方式中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的规律,我们可以将幼儿的空间智能定位于倾向于形象思维的智能,具有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且能把所知觉到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能力。而对于幼儿而言,其空间智能则表现出更加清晰的视觉意向,如他们喜欢看带有鲜艳图片的书籍,因为不识字他们在阅读时甚至只看图画而非借助文字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他们也喜欢玩橡皮泥或者搭积木等。总之,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智能,则是早期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然而想要真正借助折纸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智能,我们教师还是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即明白当前幼儿的空间认知现状以及折纸能对幼儿空间认知的意义,方能对症下药。现以幼儿为研究对象,详加说明。

一、幼儿园期间儿童的空间智能能力现状

对于绝大多数成人来说,空间概念一般都是没有什么问题,前后、左右、上下也能分的清清楚楚,然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尚且停留在比较具象的事物上,即一个名词必须对应一个具体的动作或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才行,比如走这个动作和苹果这样的具体食物。而前后、左右、上下这样的相对抽象的方位概念,对于幼儿来说一般都无法具体把握,因此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对方为认知的混乱。这点在教师带领小班的幼儿做早操的时候就表现的尤其明显,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教师精神抖擞地站在孩子们面前,幼儿们则跟着老师做操,但是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动作刚好和教师的方面是相反的,这时候,教师只能通过“镜面法”调整自己的动作,即早操动作要求幼儿出左脚左手的时候,与幼儿面对面战立的教师得出右手右脚。因为幼儿的包括做操等很多模仿性动作几乎都是跟着教师的动作“照猫画虎”,他们只能理解相对比较具象的动作,且一般都是以自己的位置作为确认前后、左右、上下的标准,无法想象为什么再将自己逆时针转180度或者将教师顺时针转180度。

总之,目前对于幼儿园幼儿来说,需要解决的是三种问题:一是对于当前人类社会所定义的前后、左右、上下等空间方位的定位名词;二是以幼儿自身为中心,来判定具体的空间位置;三是以他人为中心,换位思考空间位置,并由近及远,从眼前的近前的空间区域发展到较远、更远的区域范围。尤其对于幼儿而言,他所能理解的上下、前后、左右等区域范围都十分有限,仅处于自己所能直接感知的范围之内,且他们的认知均是以自己为中心。中班和大班幼儿的情况要相对乐观一点。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幼儿的空间智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思维方式的制约。从教师空间智能教学的角度出发看,倘若教师通过类似于说教的方式对于幼儿进行空间智能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不要说收效甚微了,甚至连效果都是没有的。对于幼儿的空间智能教学,尤其是对于幼儿,一定要对应和落实到具体的实物中,如教师不能单纯地教幼儿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而应该是借助某一个幼儿非常熟悉的方位,如老师的头上、幼儿的眼前、桌子的下面等概念方能实现。其实类似的实物我们可以在找到很多,且我们对于幼儿的空间智能的培养和发展不能只是定位于某几项具体的内容和对象,而应该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区角活动的范畴之内,并结合以学段特点,而对于幼儿而言,折纸活动就是很好的选择。

二、折纸及其对于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作用

折纸活动尤其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一张纸,通过一系列的折叠操作便可以转变为许多新鲜可爱的小玩意,在很大程度上能吸引幼儿对于的注意力,而通过折纸活动,幼儿学会了思考,锻炼了其双手的灵巧度和协调性,而小班通过学会折纸活动,开始出现“我能行”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学习折纸的过程,本身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反思逐渐学会学习,并能够培养坚持和克服苦难的优良品质。但是在所有的益处中,折纸活动对于幼儿空间智能的开发意义最为重大。

(1)通过折纸可将方位名词和具体的空间位置对应起来。我们最为常用的方位名词就是前后、左右、上下。对于先当部分幼儿而言,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他们其实已经不同程度地接触过了这类词汇,只是他们往往容易混淆,无法将具体空间与相应名词对接起来。而通过折纸的学习,教师要频次比较高地用到以上这三组词汇。在教育学中,经常会强调“重复”的意义和力量,即某一个知识点只有通过不断地、反复的强调,方能被人熟悉并被记住。我们帮助幼儿使用这些方位名词的前提是他们首先得学会这些概念,并记住它们。而对于幼儿而言,因为他们对于知识的记忆或识别完全是凭借具体的形象的思维方式,因此,将概念和实物具体一一对应就是很好的办法。

(2)借助折纸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发展幼儿的空间位置辨别意识和需求。包括幼儿在内的人的空间辨别意识往往是从自我开始的,因此当教师面对幼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判定周边位置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而是需要因势利导,引导幼儿从“我者”视野逐步地、有策略地转变为“他者”视野。而折纸活动就是很好的选择之一,因为折纸本身就已经将幼儿的视野从我者转移到了他者,再次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可以以折纸为目标或或者中心,来判别上下、左右、前后等相对具体的位置关系,将对于空间位置的判别学习纳入到具体的学习或游戏实践中,而实践中的学习往往能给人更好的學习环境和自觉性,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意识。该思路有点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听过的道理千万个,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只有自己切实需要的知识才能够引发学习者的知识需要感和主动学习的渴望。

(3)借助折纸活动课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之前已经提及了,狭义的空间智能指的是人对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即对于前后、左右、上下的基本位置的判别;而广义上的空间智能则不应该单纯指的是具体位置的判别,更应该包括人对于对具体空间方位的感知,还应该包括的是视觉辨别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而折纸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区角游戏活动,通过教师的教,幼儿的学,甚至是到了一定阶段可以实现幼儿教幼儿等,而这一系列动作的实现,都需要幼儿来感知和判别具体的方位,并通过个人的思考和判断,达到自己需要的具体的折纸学习或者表达目标。反过来看,因为存在折纸这样的具体的实物,使得幼儿在确定具体方位的时候就显得相对比较容易,起码是能够一一对应的。

总之,折纸的过程中幼儿的方向判别能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对于幼儿空间智能的开发程深度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教师的具体操作和对于折纸活动的具体掌控能力。

三、借助折纸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策略

凡事都是需要讲求策略的,对于幼儿园幼儿的教学更应该是如此,因为相对于小幼儿甚至是中幼儿而言,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对于教师的“迷信”程度应该算是达到了幼儿对于教师信任的最大值的,甚至幼儿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对于教师的“他信”。鉴于此,我认为,教师在借助折纸等区角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能力的时候,必须要做好足够的准备,想好万全的策略,确保尽最大努力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等能力。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并阅读大量的相关的论文和书籍文献,并借鉴了同行的间接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借助折纸来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

首先,在选择折纸题材的时候,尽量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的题材或者幼儿一般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而让幼儿带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参加到折纸活动中。对于很多男孩子来说,一般飞机、坦克、挖掘机、房子等题材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而对于很多男女孩子来说,篮子、兔子、花朵等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另外,还有一些话题无论男孩子还是男女孩子都是比较感情兴趣的,如当前比较流行的一些很是受到幼儿欢迎的动画片中的角色,如《小猪佩奇》、《超级飞侠》等等。至于选择哪一种,完全依赖于教师对于幼儿学情的把握和应对,我们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题材都关乎幼儿熟悉的、喜爱的,且能够诱发幼儿愿意尝试或者体验的。而选择的题材,不仅仅应该是平面的,更应该是立体的,三维的,甚至可以是四维的。

其次,教师要随着注意幼儿注意力的变化。对于幼儿而言,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一般都很短,而教师要做的便是尽最大的努力想办法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其兴趣。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幼儿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极短,而这又是幼儿普遍的心理发展特征,那么作为幼儿教师还被要求保持幼儿的注意力岂不是很难?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该理论所谓的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极短只是体现在对于某一个具体对象上,从整体上来说,幼儿的注意力只是容易从一个事物上很快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而非是涣散的,只有短时间内是集中地,因此,从理论上看,教师是很有希望也是很有可能实现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只要讲求策略即可。其实,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就是很好的办法,如在关于“青蛙”的折纸活动中,教师先指导幼儿进行折“青蛙”,从开始折纸到折纸结束,就是第一次注意力的集中过程。为了持续幼儿的注意力,教师接下来可将幼儿的注意力从折青蛙转移到玩青蛙上,即开展吹青蛙等活动,并进行比赛,看那个小朋友普吹得更远更好。竞争是人的天性,幼儿也不例外,进入比赛的幼儿自然是兴趣十足。这就是注意力的第二次转移。以此类推即可。从注意力的不停转换过程中,其实也是幼儿的空间思维及智能不断变化的过程。

再次,折纸可以和绘画相结合。幼儿阶段的绘画基本上都是以简笔画为主,且幼儿是比较喜欢到处涂鸦的。在折纸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根据折纸的不同方位来涂抹不同的颜色,进而使得相对比较苍白的折纸变得色彩斑斓,充满了生气。而在幼儿涂抹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介绍或者说明自己涂抹的颜色及其选择原因,而在说明或者介绍的过程中,教幼儿就可以根据颜色和方位来加以区别。

另外,折纸环境的布置也可以和空间智能的发展联系起来。如在幼儿园的教室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方位布置不同的折纸,最好是有幼儿参与进来的折纸,这样的话小班就能产生很强烈的参与感,并可以根据折纸的具体位置来确定方位,进而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卉,吴瑞睿.浅谈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折纸活动[J].美术教育研究,2015,6.

[2]朴顺姬.空间智能[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01.

[3]马菲菲.以空间智能培养为目标的儿童手工课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猜你喜欢
开拓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史量才对中国报业发展的继承与开拓
浅谈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
语文教学中学生快速习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如何在煤与瓦斯易突出区域进行开拓的石门揭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