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阈下我国藏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及其调适
——基于天津和青海两地的调查

2018-11-08 03:51杜海蓉
西藏发展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就业观藏族职业

杜海蓉

一、问题的提出

藏族大学生的就业既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藏族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特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当进一步使其发挥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更多的贡献。然而,藏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因受到当地经济、对外交流、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诸多不足,这些不足既不利于其就业和长远发展,又不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显然,这与我国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目标相悖,有待进一步调整。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后期教育进行干预和引导,帮助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是我们应当关注的新的教育议题。近年来,学者们对大学生的就业关注较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藏族大学生的研究也并不鲜见,但受地域所限,一些研究成果相对孤立,其实践性大大降低。基于此,有必要以发达地区为基础,通过不同地域的对照探究二者的差距所在。在此基础上,探索调整其非理性的就业观问题,助其树立契合于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就业观,使其理性地对待就业,合理地评估职业发展的潜力和风险,强化对外的交流能力,这对促进他们的就业和民族间的对外交流与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藏族大学生的就业观调查

广大藏区的落后经济是藏族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之一,加之藏族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缺乏对外的拓展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就业压力。[1]为了研究藏族大学生的就业观,探究其与发达地区学生的差距,本文以青海师范大学的藏族大学生与天津大学的非藏族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研究。调查以大四的毕业生为基础,共发放200份问卷(青海师范大学与天津大学的毕业学生各100份)。问卷分以下六个问题调查了我国藏族大学生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观的区别,进而了解我国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自卑心理调查。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人数连年创出新高,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竞争愈发激烈。在此情形下,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对就业的竞争、才能的展示和能力的发挥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与之相反,自卑心理对就业竞争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自卑心理调查便成为本研究的首要内容,其调查结果如下:

图1 (自卑心理调查)

上图是对两地学生的自卑心理的调查,在问到与外地学生相比,你是否有自卑心理时,青海的调查结果是:66%的学生表示有自卑心理,24%的学生表示没有自卑心理,20%的学生表示很难说。天津的调查结果是:11%的学生表示有自卑心理,71%的学生表示没有自卑心理,18%的学生表示很难说。二者的比较显示,青海藏族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较为普遍,表现出藏族大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在藏族大学生就业中较为常见,其常常表现为因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而无法超越他人,从而产生一种不敢与他人竞争的心理,以至于放弃机遇,放弃竞争,甚至是自暴自弃。同时,会把负面情绪带给家人、朋友,并缺乏积极乐观的精神。由于缺乏自信心,其学习和工作往往难以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基于此,藏族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便成为其就业的重要障碍。

(二)就业方式倾向性调查。就业方式的倾向性是指对国家分配体制的立场、观点在就业中的反映,是以国家是否承担大学生就业工作而进行的态度认知调查。在现代社会,国家分配性的就业制度并未完全销声匿迹,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依然采用这种方式对全国的人才进行统一调配。我国虽然已经废除了这一制度,但受以往就业人群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影响,依然有许多大学生倾向于国家分配式就业。对此,我们的调查结果如下。

图2 (就业方式的倾向性调查)

调查显示,在分配制、自主择业和创业的就业方式中,青海藏族大学生的选择分别是,分配制占74%,自主择业占17%,创业占3%,无所谓占6%。而天津大学学生的选择分别为18%、45%、24%、13%,相对于天津大学,青海藏族大学生选择分配制的比例比天津大学高出56个百分点,而选择自主择业和创业的比例则分别低2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这不仅显示出了藏族大学生对国家分配体制具有较高的倾向性,而且显示出他们的创业意向较低,他们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而且在自主创业上的能力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就业前景的心理调查。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大幅度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量人才。然而,这也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大学生毕业季节,一些大学生因为就业前景不乐观而出现失眠、焦虑等不适,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这一状况,笔者也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图。

图3 (就业前景的心理调查)

上述对比调研结果显示,青海的藏族毕业生与天津大学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心理认知上有一定的差异。显然,青海的藏族大学生对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其所占比例为59%,而持乐观心理的仅占20%,比天津大学的学生低47%,前者对就业不乐观者占多数,显示出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其原因除了地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外,两地的就业环境、就业机会也有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学校在就业的指导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青海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还有较多的工作要做。同时,青海高校的藏族大学毕业生的自我调适能力较弱,有待提高。

(四)向往的就业地区调查。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市场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使人力资源能随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流动。一般情形下,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多倾向于发达地区就业,这是人力资源流动的规律之一。作为西部偏远地区,青海经济落后,但该区域的藏族大学生在就业时的流动性较低,选择本区域之外的学生屈指可数,具体结果调查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如上所述,人力资源的流动多是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多数大学生均愿意去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然而,藏族大学生的选择却并不符合人才的流动规律。与天津大学相比,愿意去发达地区就业的藏族大学生仅为5%,而天津大学则为57%;选择家乡就业的藏族大学生为67%,天津大学学生的则为14%。一直以来,国家倡导大学生向西部偏远地区就业,显然,藏族大学生选择家乡就业有利于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然而,事实上藏族大学生的选择并非是对国家号召的响应,而是其自身的保守所致。他们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显得较为保守,对节奏快、竞争强的发达地区刻意疏远和回避,这说明藏族毕业生的自信心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依旧对国家的优惠就业政策有着一定的依赖性。[2]

(五)跳槽的不同因素调查。跳槽是职场上常见的一种择业方式。跳槽的原因有多种,如兴趣爱好、地域因素、经验积累、薪酬条件等均是跳槽的因素。在实践中,许多求职者会将薪酬作为自己跳槽的因素,追求高薪水,也有一些求职者将地域因素作为自己跳槽的条件,对于选择跳槽的不同原因,笔者的调查结果如下。

在实践中,职场人士多热衷于向薪酬高的职业集中。但事实上,薪酬高的职位具有诸多的挑战性,多数学生的自身条件并不适合此类职位,仅以物质利益为前提的跳槽是非理性的。学生跳槽的薪酬标准实际上是“是否能够承担职业风险”的具象化。调查显示,藏族大学生选择薪酬因素作为跳槽的比例较天津大学多19%,而天津大学选择知识积累因素的学生则较藏族学生多13%,这说明发达地区毕业生的择业较为理性,而知识经验的积累也说明创业的比例逐步增加。一般情形下,薪水越高,对求职者的综合要求也越高,其风险也越大。藏族大学生的选择表明其就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对自己对职业风险的评估认知不足,另一方面也表明学校职业风险评估的教育也显得有些羸弱。[3]

此外,我们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体也进行了调查。在就业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生会受到不同主体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时欠缺理性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学校应当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调查结果显示,在天津大学,影响学生就业的家长和老师的比例分别为13%、26%,但在青海师范大学,该比例则为41%、30%,可见,青海高校及家长的影响则相对较强,在家长的影响方面,家长“压制”或“包办”的工作既不利于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不利于他们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我国藏族大学生就业观缺陷之解读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应当从多方面综合考量就业的各种因素。在西部地区乃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由于该地区经济落后,藏族大学生不仅是这一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且承担着学习先进文化与经验、促进藏族文化交流的重大任务,没有理性且辐射全国的就业观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然而,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的就业观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如下:

图4 (最向往的就业地区调查)

图5 (跳槽的不同因素调查)

(一)自卑心理

在调查中,许多藏族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其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基础教育薄弱所导致的差距。国家针对藏族学生具有升学的政策优待,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与无优待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课外活动中的差距逐渐显现。许多藏族大学生未能正视这种差距,最终导致其自卑心理。二是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差异较大,藏族学生多与本民族或同一地区的学生交往,缺乏对外的交流和学习,交际范围的限定制约了对外界的认知,不利于知识的拓展,由于缺乏这些基础条件,因而导致其自信心的不足。[4]

自卑心理对于就业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在潜意识里将自己定位为“能力的弱势群体”,无法正视压力,无法建立起积极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这种自卑心理较易显现。在求职的过程中,他们会对既定目标产生质疑,当看到其他同学的优势以后,这种自卑心理就愈加突出,进而在择业中放弃一些本能够达到的目标,由此,便制约了其理性就业。[5]

(二)对自主择业理解的滞后性

自主择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自主择业提高了大学生的择业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外企等工作岗位逐渐成为就业的重要领域。[6]在上述调研结果中,许多藏族大学生依旧青睐于分配制,认为分配制代表着“铁饭碗”,相对于自主择业的不确定性,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未来交由国家来安排。[7]这表明相当多的大学生依然未能正确认识自主择业和国家取消就业分配制度的重大意义。

上个世纪以来,国家之所以取消分配制度,倡导自主择业,其目的是将竞争引入高校,解决人才堆积和无法做到人尽其才的矛盾,从而打破国家对人才的束缚和垄断。同时,国家实行自主择业可以彻底打破“大锅饭”制度,这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藏族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待提升,自主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8]显然,该问题并非完全因为学生自身原因所致,学校教育也存在一定缺失。相关学校在就业工作方面应进行调查研究,强化教育与引导。

(三)风险认知不足

从上述调研结果中不难看出,藏族大学生对于职业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为弱。一方面,相对于东部的教育发达地区,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理念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同时,上述差距也会表现在大学生的风险承受能力上。另一方面,由于许多藏族大学生对于风险的评估不足,在既定的教育条件下,收入和职业风险便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就职业风险而言,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9]第一,系统性风险。这类风险通常是很难避免或是消除的,其往往伴随着专业的选择而产生,各专业在未来的就业环境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些不确定性导致了系统性风险的无法规避性,但跨专业就业可适当弱化系统性风险。第二,可交易的劳动收入风险。根据Raven Sakes和Stephen.H.Shore所提出的职业价值函数理论,“绝对风险规避”在家庭拥有财富值普遍较高的地区是可行的,但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藏族大学生而言,只着眼于风险规避的选择无疑是缺乏理性的。[10]

(四)安于现状

中国高校联盟对2016应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有44.41%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表示不满意。而在跳槽率调查中,有62.50%的大学生表示想要跳槽,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当代大学生中的问题,而这也是当前的就业环境所致,因为在实践中,先就业后择业是就业过程中的策略之一。

此外,在有关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仅有21.7%的学生表示希望跳槽,而有77.1%的学生表示安于现状。诸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并不满意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但即便如此,想要改变的藏族大学生并不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广大藏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大部分学生及其家庭在拿到稳定的薪酬后易于满足现状;另一方面则源于藏族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认知与规划的非理性所致。职业生涯规划是包含目标、创造力以及长期发展的计划,然而,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藏族大学生较少,这既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也难以发挥其个人的最大潜力与价值。[11]

(五)对外就业能力弱。对外就业是指在当地以外的区域就业,其主要指跨省区就业。对于藏族大学生对外就业能力弱的问题,其中既有适应性弱的因素,又有缺乏独立性的因素。由于其过于依赖于当地的社会环境,缺乏对外界的信任与了解,致使其对外的就业拓展能力弱。[12]上述调查显示,在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当中,基于自身的民族情结和依赖而在当地就业固然有利于当地的发展,但也表明了对外的就业能力弱的事实,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下,这种过于偏重于家乡的选择对其就业无疑是不利的。相比之下,跨省区就业不仅可以以自己的能力和长处找到合适的岗位,尤为重要的是,藏族大学生对外就业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其对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的作用不容小觑。对其自身而言,其亦可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使其各项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基于当前藏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可见,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被其自身所束缚,从而使得其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压力增加,其能力还有待提升。

此外,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体上,尽管许多大学生会受到不同主体的影响,但家长和学校老师依然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在就业的选择上,由于父母和老师的立场不尽相同,二者的建议和结果也存在差异,学校老师多是一种就业指导,其所提供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较为理性。父母多是反对子女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藏族大学生的家长意志对其子女的强加,过多的干涉或者意志的强加对他们的理性就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我国当代藏族大学生就业观之改进

(一)培养藏族大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图1的调查,我们发现许多藏族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藏族大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虽有待提高,但这并非表明其在就业竞争中一定处于劣势。基础教育在工作中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在不同的职业当中的表现尤为明显。然而,自卑心理对其参与竞争和就业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消除藏族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其自信心是尤为重要的。

对此,笔者认为以下路径不失为应对之策。(1)鼓励和引导学生扩大交际范围。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的前提是培养具有外部倾向性的性格特征。[13]对此,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校内活动,从而将藏族学生的交流范围从本民族拓展到外省的学生,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了解;(2)鼓励和引导其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类团体,如涉及文化、体育、商业、公益事业的组织等,这些团体组织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鼓励和引导藏族大学生参加各类赛事。比赛不仅可以展现自我,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因此,积极参与各类赛事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4)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长处是拉开或缩小自己与他人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消除就业过程当中自卑心理的有效方法,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既是有助于培养自信心,又有利于提高竞争力。

(二)提高职业发展的研判能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藏族大学生对于职业发展的认知较为片面,多数调查者认为考虑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职业性质和薪资水平,缺乏对职业发展的综合研判能力,这种片面的认知必然会导致他们在择业中遭遇挫折。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其职业发展的判断能力。

(1)分析职业发展潜力。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和研究自己所选职业的发展潜力,但仅从职业性质去探讨发展的潜力是不够的,因为同样的职业在不同的地区会有较大的差异。与此同时,目标的实现往往无法一蹴而就,有不少藏族大学生正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而失去了择业的热情。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将目标予以分化,通过分解目标,分阶段地实现最终目的。[14]

(2)评估职业风险。一般情形下,就业者的家庭财富值的偏低会使他们对职业风险更加敏感,但是单纯地规避风险也会大幅降低职业发展的预期,因而应当运用综合知识合理判定职业风险,结合自身情况设置自己的承受区间,在此区间内作出理性的选择,而非单纯选择风险最小的岗位,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职业生涯中得到发挥。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倾向于风险低的岗位,但此类岗位的发展潜力是有限。这反映了藏族大学生对职业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因此,藏族大学生应当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勇于接受挑战。[15]

(三)充分认识外阜就业的重大意义

藏族大学生因民族情结而选择当地就业是值得肯定的,即使是选择外阜就业,也仅限于藏区,极少有人选择非藏区以外的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上述调查显示,这是大多数毕业生的共同选择,表现出他们对外阜就业的排斥。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引导者,学校应当使他们充分了解外阜就业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引导和调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外阜就业。

作为广大藏区建设的中坚力量,藏区大学生的就业应当着眼于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这样不仅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学习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管理经验,从而探索适合广大藏区发展路径。进而言之,还有利于推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一直以来,对于如何促使外部了解广大藏区,争取地区发展的外部条件备受党和政府关注,中央采取了文化宣传、旅游资源开发、干部交流等多种措施,但并未大力倡导和鼓励藏族大学生到发达地区就业,倘若这一创新性实践能得以实施,其必将有利于推进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发展。基于此,藏族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对外就业的重大意义,积极调整就业观。同时,政府也应给予政策支持,为其对外就业创造条件。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持续化

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建立正确择业观的重要助手,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践中,该课程课时少,学分低,通过门槛低,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忽视了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教育。[16]

职业生涯规划应当从大学阶段开始,每学年开设一次相关教育或培训。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引导学生更改他们的职业规划。因此,学校应每学年开设一次职业生涯规划课,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调整或确立未来的规划。[17]在此情形下,对于职业规划变动较大的学生,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学生的就业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系统的档案,并将最终统计结果发放给学生,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看到自己大学四年里的职业变化,从而激励认识不足、欠缺规划学生建立起职业规划的信心与理想;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通过档案分析近些年来的就业观、就业指导及其结果,从而形成对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教育的基础依据。

(五)纠正优待思想

少数民族学生在升学时往往都有政策优待,但对他们就业的优待政策会相应的减少,因为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才能促进平等就业。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正是由于未能正视这种公平竞争,才导致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自暴自弃的心理。[18]事实上,对于此类问题相关部门已有所察觉,但大学生的这一认知,直接干预往往难以取得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应当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分步推进。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现状。鼓励藏族大学生客观认知自己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的差距,认识到差距的主观与客观的原因,不进行非理性地比较,不过分高估自己也不过分贬低自己,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差距。其次,要正确看待优待政策,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升学上的政策优待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但在进入大学以后的就业则需要自己的努力,国家不能采取包分配的方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19]因此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往分配制的改革的必然性,引导其在自主择业和创业的基础上,建立自信,迈出就业的第一步。再次,在上述认知的前提下进行激励与就业观教育,帮助藏族大学生完成职业规划,引导其在择业中展现自己,拓宽他们的就业范围。

(六)设立就业帮扶制

就业帮扶制,即组织和引导藏族大学生到发达地区就业,以促进人才的交流。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回到家乡就业,而在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正如内陆许多大学鼓励学生选择西部地区进行就业,期待他们有更好的发展一样,国家也应当通过渠道联合、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促进藏族大学生在外阜的就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还应与内陆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以学习技能、培养人才为目标,将优秀学生输送出去,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适时的指导,发挥他们的才能。[20]对于适应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学校的培养计划无疑是他改变人生的重要条件。而对于适应能力弱的学生而言,即使是最终选择回归家乡,通过在发达地区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亦可拓展其眼界,进而在回乡的工作中,通过对比查找家乡的不足,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通过摒弃自己属于“弱势群体”的非理性认知,进而在实践中使他们的各项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此外,在父母干涉子女的就业上,应当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倘若就业岗位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悖,则可以采取与父母沟通的方式予以协调,倾听其建议的合理之处。同时,还应当向老师请教,听取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并作出理性的选择,从而避免父母的非理性干涉和自己的盲从。

五、结语

藏族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教育资源薄弱等因素制约了其科学就业观的形成,其较为保守的观念与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发展理念尚有较大差距,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如何塑造适应时代要求的就业观值得我们思考,对此,除了藏族学生应当正视社会的发展趋势外,学校也应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改进。通过就业指导、就业教育以及政策扶持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藏族大学生既是广大藏区的建设者,又是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就业观的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广大藏区的发展,又关系到全局发展与平衡。在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①在实现中国梦的山东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的讲话.2013-5-4.因此,藏族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更正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知,积极转变观念,以开放、创新的精神理性应对就业,放眼全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就业观藏族职业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职业写作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