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第四范式与科技扶贫

2018-11-08 05:22王仕涛本刊评论员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范式攻坚精准

文/王仕涛 本刊评论员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创新进入第四范式时代,成为科技扶贫和科技创新的一个基本背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科技扶贫需立足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创造的鲜活经验,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进一步走好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科技扶贫之路,为决胜脱贫攻坚战做出新贡献。

创新第四范式时代已经到来

按照范式变革的一般理论和一般逻辑,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过程就是科研范式转换的过程、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也是科技经济互动融合产生的创新范式转换的过程。

近现代以来,各方公认的三次技术和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范式和生活方式。在18世纪及其之前发轫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引领下,人类进入蒸汽动力时代,工业化条件下的生产就业范式相比农业时代发生巨变。在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引领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流水线生产就业范式深刻改变世界产业和经济格局。在20世纪发端的第二次科学革命和信息革命引领下,基于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范式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成为重构未来世界科技经济版图和科技经济范式的关键,人类的科技经济和创新活动进入新范式时代。

科研第四范式日益成为共识。如果说16世纪之前的科技还是“闲人的思维体操”的话,16世纪以来的科技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范式和建制登上历史舞台,并日益走到人类文明的中心地带。当今愈演愈烈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人类进入前所未有的“大科技”时代,基础科学沿着更微观、更宇观、更辨证、更人本等基本方向深度拓展,技术创新在新一代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根”领域群起并进,直接导致科研第四范式的崛起。仅从科研工具或方式的角度看,大数据研究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等之后新的研究范式。

经济第四范式呼之欲出。当今世界经济进入大变革时代,我国经济也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1世纪是新经济范式的世纪。从要素驱动加快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规模加快转向质量效益,我国经济呈现鲜明的范式转型特征。研究表明,与三次技术和产业革命紧密关联,在近现代经济范式和经济学发展史上,也曾产生过三次大的革命与综合,而每一次革命都产生了与之前迥异的范式。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化发展,包括工业4.0、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催生的新农业、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的新零售等在内,经济第四范式的轮廓愈加清晰。

科技经济融合共生的创新第四范式加快成形。创新范式是科研范式与经济范式协同演进的结果,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变革的“演化博弈”,拉开了创新第四范式时代的大幕。这是比之前任何时代的创新范式影响都大都深远的“革命”。因为创新是在科技与经济等的融合中产生的,而当今时代是前所未有的“跨界融合”时代,学科交叉、技术融合、产业跨界、人-机-物三元一体成为显性趋势,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生物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科技经济的融合程度越深,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力量就会越大。

作为创新第四范式,必然有其迥异于以往的鲜明特征,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首先,第四范式的创新必然是“科技型”的创新。“大科技”的时代意味着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意味着科技和人才等因素在生产力中的权重大幅上升、成为主导因素。其次,第四范式的创新必然是“全要素”的创新。新经济的一个关键指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然要求以科技为引领加快全要素的组合创新,强化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高效协同。第三,第四范式的创新必然是“全面向”的创新。我们需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双创”一体、科技转移与成果转化“双转”齐抓、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双向”互动,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第四,第四范式的创新必然是“共同体”的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深刻改变创新的组织形式,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共同体思维,通过构建创新共同体、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的涌现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提出一系列重大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鲜明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提出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等许多根本性创造性新理念。通过学习研究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是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创新理论的大综合大提升,是创新和科技经济新范式新理念的集大成,是中国特色的创新理念在新时代中国的新飞跃,是与时俱进的21世纪创新理念。

深入学习领会科技扶贫新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习近平就扶贫开发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指示,形成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扶贫论述,为科技扶贫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结合学习研究科技部关于科技扶贫的部署安排和要求,感到有四方面尤需重视:

一是科技扶贫“本”在脱贫。以人民为中心、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是贯穿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本质内涵,科技扶贫应始终聚焦脱贫这一根本命题展开。“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科技扶贫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以贫困群众脱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支撑功能。

二是科技扶贫“贵”在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强领导改进作风是贯穿习近平扶贫论述的基本要求,科技扶贫应始终贯彻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应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明确靶向,对症下药,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加强领导、凝聚合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三是科技扶贫“重”在内生。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是贯穿习近平扶贫论述的重要手段,科技扶贫应着力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把贫困群众积极性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定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四是科技扶贫“要”在扶智。

扶贫必扶智、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是贯穿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根本方法,科技扶贫更应在扶智上下功夫。“智”是人才,也是科技。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西部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没有科技支撑,就算一时发展起来了,也难以持续”。科技扶贫应始终坚持人才引育、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进一步走好创新驱动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的路子。

更好发挥科技扶贫重要作用

科技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科技扶贫行动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的十大扶贫行动之一。科技扶贫事业始于1986年,30多年来,紧紧围绕国家扶贫开发大局,着力使贫困地区群众获得可持续致富能力,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地区,引导大批科技成果进入产业一线,创造出广受赞誉的“大别山之路”、“太行山道路”和“陕北合力扶贫”等经验,涌现出以李保国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形成行业扶贫、片区扶贫、定点扶贫协同推进格局,为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提供重要支撑。2017年,科技部26年定点帮扶的江西井冈山在全国592个贫困县中率先脱贫“摘帽”。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现在,这一伟业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难啃的硬骨头越多,科技扶贫各方面力量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确保科技扶贫效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应坚持既定部署并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落实《深入推进科技扶贫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应进一步凝聚合力,着力推进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应始终找准科技扶贫着力点,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向;把引进培育创新人才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建好科技特派员队伍,发挥好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把实施好科技扶贫项目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把建设创新创业载体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把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强化“内生外引”,突出科技“原色”、产业“特色”、融合“底色”、改革“本色”,构建贫困地区依靠科技如期脱贫和持续致富的根基。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科技扶贫一定能在脱贫攻坚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

猜你喜欢
范式攻坚精准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