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贵大地上播撒少先队的种子
——“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综述

2018-11-08 08:05贵州省少工委
辅导员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少代会基层组织课题组

贵州省少工委

针对贵州省中小学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薄弱的状况,贵州省少工委申报了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重点课题“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实践研究”后,课题组选取了安顺市、威宁县、贵阳市白云区及修文县为样本试验点,以实现“组织建起来”为目标,展开了深入的课题研究。

一、对策研究

严峻现状引深思,课题研究有切口

2016年10月起,贵州省少工委对全省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仁怀市、威宁县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队章,少先队基本礼仪礼节展示”考评。在对少先队基层组织现状进行抽样调研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被抽取的36所学校里,基本按要求建队的学校仅有8所,占比22%;较全面开展队前教育的学校只有1所,占被调查学校的3%。这意味着,建立少先队的学校不足四分之一,而少年儿童在入队前基本没有接受规范的队前教育,入队时也没有举行规范的入队仪式。

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现状调查之建队学校比例图

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现状调查之队前教育情况比例图

这组数据引起了贵州省少工委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少先队是党联系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是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学校。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缺失,将会失去党联系全体少年儿童的组织通道,失去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组织载体。

面对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贵州省少工委积极贯彻落实《少先队改革方案》,成立了“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明确了基本概念:少先队基层组织是指建在中小学内的大队、建在班级内的中队及建在中队内的小队三级组织,红领巾小社团和学校少工委等是具有少先队鲜明特点的组织。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应按《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以下简称《队章》)规定,吸收适龄儿童入队,在中小学或社区建立大、中、小队三级组织,成立大、中队委员会,选举正、副小队长。在此基础上,按《队章》规定,根据《少先队改革方案》和《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课题组提出了“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研究目标,即让贵州省中小学所有6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入队,在中小学建立大、中、小队三级组织;逐步建立红领巾小社团和红领巾假日小队;逐步在中小学召开少代会,成立少工委,健全市(州)、县(区)、乡(镇)总辅导员以及学校大、中队辅导员和红领巾小社团辅导员等队伍,规范聘任各级各类辅导员制度;逐步建立组织阵地。

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组织建起来”基本标准鱼骨图

基于这一研究目标,2017年10月,课题组选取贵州省安顺市、威宁县、贵阳市白云区和修文县为样本试验点进行了调查。这4个样本试验点包含了省会城市、一般市(州)、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及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极不均衡地区,代表了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复杂的样态。在对样本的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了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的严峻现状:课题实施前,样本试验点中小学总数为1355所,已建队学校只有749所,建队率为55.28%;样本试验点中小学生共625108人,而少先队员为330075人,入队率为52.8%。这表明,中小学生入队率和学校建队率刚过半数。

配备辅导员的学校仅有749所,占比55.28%;规范聘任辅导员的学校只有4所,占比0.53%。这表明,辅导员队伍不健全、专业化水平低。

开展队前教育的学校仅有133所,占比11.76%;规范入队流程的学校只有17 所,占比1.5%。而民主产生队委(队长)的学校仅有24所,占比 2.11%。这表明,学校在队前教育、民主产生队委(队长)等方面的比例和规范率非常低。

建立红领巾小社团的学校只有2所,占比0.15%。部分学校只有兴趣班或乡村少年宫、城市少年宫的社团,没有少先队参与建立和管理的红领巾小社团。

召开少代会的学校仅有1所,占比0.07%,而成立少工委的学校数为0。这些学校基本没召开过少代会,也没有成立学校少工委。

建立组织阵地的学校有125所,占比9.23%。少先队的阵地建设严重缺失。

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让课题组成员强烈地意识到,进行“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实践研究的重要性,改善贵州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实现“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迫在眉睫。

二、方法选择

专题探索走在前,化一为五细分工

为在一年的研究周期内实现4个样本试验点“组织建起来”的目标,课题组采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一个专题和五个子课题研究,共同促进整个课题的研究和实施。

(一)专题研究“必须在中小学建立大中小队”

课题组针对贵州省少先队建队率低的实际情况,根据《队章》及《少先队改革方案》中“巩固中小学少先队组织基础”的要求,在样本试验点开展了“必须在中小学建立大中小队”的专题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开发了建队工作流程及规范的建队仪式。针对无少工委、无辅导员、无少先队大中小队三级组织、无少先队员的“四无”学校,设计了《建队准备工作流程一》,并配套了《少先队建队仪式一》;针对有队员、无少工委、无大中队辅导员、无大中小队三级组织的“三无”学校,设计了《建队准备工作流程二》,并配套了《少先队建队仪式二》;针对已建队学校一年级新队员入队、建一年级中队、聘请一年级辅导员的需要,设计了《少先队建队仪式三》;针对初中七年级建队需要,设计了《少先队建队仪式四》;针对每学年常规的少先队编队改选,设计了《队委(队长)轮换(就职)仪式》。

这些针对性极强的专题研究和操作设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让4个样本区域的少先队基层组织覆盖面迅速扩大,中小学建队率明显提升。

课题组还开发了有关建立少先队大、中、小队的两种建队准备工作流程和五种建队组织仪式,并制作成了完整的资源包,为非样本试验区及国内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地区提供参考。这一专题研究,更为子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子课题“队前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实践研究”

经过调研,子课题组发现,样本所在地小学一年级队前教育基本缺失,没有举行过入队仪式或入队仪式不规范的状态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辅导员对队前教育不够重视,对开展队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知晓、不会操作。

子课题组依据《队章》《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在总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新队员入队前教育计划行动表》,将队前教育内容融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游戏和讲故事、读绘本等活动中,使教育内容与学习形式有机融合。同时,子课题组在探索研究中提供了11个《新队员入队前教育计划行动表》中的实景活动,在尊重儿童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进一步感悟党、团、队一脉相承的政治和组织关系,理解红领巾、队旗、队礼的含义。这些实景活动不仅成为广大辅导员可尝试的活动范本,也成为他们参与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课题组还组织开展了关于队前教育的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使更多人熟知《贵州省新队员入队前教育计划行动表》的内容,掌握操作方法。

子课题组对部分辅导员和队员进行了访谈,以下为受访人员的信息:

?

受访者L-T1说:“没有开展队前教育时,有一个孩子不讲卫生,开展队前教育后爱干净了。”G-T5说:“孩子们原来连排队都不会,现在不仅会排队,游戏中只要拍手念起童谣,他们的圆圈就拉起来了,现在队伍排得可整齐了。”A-T15说:“队前教育太神奇!孩子们原来在课堂上坐姿不端正,不会按要求写字。我们把课堂学习常规细化到入队教育要求中,并编成儿歌放到游戏中去实施,让孩子们知道做得好才能入队。结果,他们认真遵守课堂纪律,学习也进步了。老师轻松了许多。”W-T3说:“没有经过队前教育的孩子,兴奋了两天就不戴红领巾了。经过队前教育的孩子,天天佩戴红领巾,更喜欢少先队。”队前教育有效激发了孩子们争取加入少先队的意愿。

子课题研究实施后,样本实验点开展队前教育的学校数有了显著提升,并且都在2018年“六一”期间举行了规范的入队仪式或集体入队仪式。

此外,子课题组还开发了队前教育调研工具,将队前教育的敬队礼、佩戴红领巾等实操方式录制成视频,并开发了工具资源包,建立了队前教育评价机制,让队前教育与红领巾奖章、《少先队活动》课程中的队前教育奖章相结合。这些都成为有借鉴性的队前教育研究成果。

(三)子课题“民主产生队委(队长)方法的实践研究”

由于民主产生队委(队长)要在规范的少先队建制基础上开展,子课题组在进行这一子课题研究之前,先进行了“必须在中小学建立大中小队”专题研究。子课题组编写了《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制及队委(队长)任职相关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为研究的实施提供指导,还组织辅导员和队员学习《要求》的有关内容,指导他们按照《要求》实践民主产生队委(队长)的程序与方法。

子课题实施后,样本试点校在民主产生队委(队长)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

规范了选举程序。子课题组在队员中开展民主意识的教育后,引导队员们采用推荐、自荐或两者结合的方式,推选或竞选产生正副小队长和中队委员会委员,并报大队委员会批准。各中队推荐出大队委候选人,提交给学校少代会选举。对于少代会暂时不能召开的学校,由全体少先队员进行表决。

创新了表决方式。子课题组首先指导队员们设计了有象征意义的特色选票,并通过这一过程对队员们进行思想引导。比如,贵安新区机场小学的队员们使用家乡特产——花溪辣椒作为特色选票,用火辣辣的辣椒表明队委(队长)要用火辣辣的热情为小伙伴们服务。其次,采取“真人秀”面对面的投票形式,创新了队干部选举的方式和少先队作风教育的方法。在学校少代会选举大队委员会委员时,每一个候选人的面前都有各中队为本中队推荐的候选人设计的票箱,有花篮、票板、选票树、选票盘等多种样式。选举过程公开透明地进行,在选举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选举意愿后,候选人以坦然的心态直面自己得票与失票的结果。

规范了队委(队长)轮换(就职)仪式。

队委(队长)任职期满须举行轮换(就职)仪式,并以此引导队委(队长)和队员们更加明确队委(队长)的责任,更好地开展工作,对工作更有光荣感。

这些民主产生队委(队长)的实践,提高了学校领导、少先队辅导员和队员民主拟选队委(队长)的认识和能力,增强了少先队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四)子课题“红领巾小社团组织特征的实践研究”

针对贵州省红领巾小社团的现状,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子课题组充分挖掘红领巾小社团组织特征的教育功能,研究出红领巾小社团的7个组织特征。

①红领巾小社团是由少先队建立并管理的,或是由学校建立、少先队参与管理的。

②红领巾小社团章程要有少先队组织元素,比如,性质、目的、组织和活动内容、方式以及须遵守的规则等。

③红领巾小社团是用“红领巾+社团内容名称”命名的。比如,“××学校红领巾小足球社团”。还可以将地区、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社团名称。比如,“剑河某小学红领巾苗岭飞歌合唱社团”。

④红领巾小社团要选出正副小队长,实现在社团队委会、队长领导下的少先队自主、自动管理。

⑤由少先队大队聘请红领巾小社团指导老师为“红领巾××社团专业辅导员”。

⑥红领巾小社团有自己的文化标识。

⑦红领巾小社团章程要坚持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教育,丰富少先队社团活动理论。

子课题组还研究了红领巾小社团在管理运行中的组织教育作用,并规范了红领巾小社团建设流程,编制了红领巾小社团章程模板,形成了红领巾小社团建设可操作的工作框架。如今,4个样本试验点的1327所中小学,由课题实施前建红领巾小社团的2所学校,发展到课题实施后的243所。辅导员与队员们对小社团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五)子课题“规范聘任辅导员的实践研究”

为探索少先队辅导员配备及聘任(聘请)的规范性,子课题组依据总课题组提供的国家相关部委联合下文及贵州省关于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结合4个样本试验点的具体情况,在落实文件精神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帮助各样本试验点推动团教两家联合下文;对规范聘任辅导员做出专门部署,还就辅导员的任职条件、规范聘任的机构、聘任流程、管理规定等进行了实践研究,形成了《贵州省规范聘任(聘请)少先队辅导员的相关要求》,为上级部门制定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在一年的时间里,子课题组从聘任机构、条件、期限、程序4个方面,规范了样本所在区域聘任少先队辅导员的要求,加强了少先队辅导员的管理和培训,实现了4个样本试验点各级总辅导员、中小学大中队辅导员、红领巾小社团专业辅导员配备及规范聘任(聘请)的全覆盖。

(六)子课题“中小学召开少代会的实践研究”

在中小学召开少代会是少先队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总课题组经调查发现,课题实施前,4个样本试验点的1355所学校仅1所学校召开过少代会,且内容和程序均不规范,学校普遍对召开少代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知道怎么召开少代会。

总课题组通过对全国、省、市少代会召开流程、方法等的研究,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及少先队员年龄特点,对中小学召开少代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根据《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实践研究组织建起来操作手册(试行)》中的相关要求,设计了《中小学召开少代会的操作范本(初稿)》,提供给子课题组进行研究实践,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小学召开少代会的操作范本(试行)》(以下简称《范本》)。

鉴于召开少代会工作的复杂性,总课题组还先后在贵阳市白云区第一小学、贵阳市尚义路小学、贵安新区机场小学等推出召开少代会实景观摩观察活动,探索解决召开少代会时实践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如今,4个样本试验点的1327所中小学,由课题实施前仅有1所召开了少代会,发展到有262所学校能按照《范本》规范召开少代会,占比从0.09%增长到了19.7%。同时,课题实施后成立少工委的学校也从0发展到434所学校,占比32.7%。

召开少代会是一个工作面广、程序复杂的系统工作。开发操作范本,对中小学召开少代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更有利于学校实现利用少代会培养队员民主意识、主人翁精神、参政议政能力的组织教育目标。

通过以上5个子课题研究和一个专题研究,如今,课题组选择的4个样本试验点的少先队组织阵地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在贵州省名列前茅,队员对队组织的光荣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辅导员专业水平有所提高。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研究实践,不仅得到团教两方面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还得到了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

样本试验点组织阵地建设对比图

三、创新举措

理论实践齐步走,课题研究重创新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探索出一系列新模式,开发了一些可供借鉴使用的研究工具。

1.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研究模式

课题组制定了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组织建起来”“组织活起来”“组织强起来”三步走的五年中期发展目标,并把“组织建起来”作为课题一年内的研究目标。为达到预期目标,课题组开发了少先队“组织建起来”的标准、依据、具体内容、工作流程、组织仪式、支持工具等一系列高度结构化的研究系统,努力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依据,为辅导员培训提供课程内容,为教育督导提供评估标准。

2.建立多元化团队,层级分解任务

课题组建立了多元化的层级科研团队,并分别发挥不同作用。

顶层设计决策团队。由贵州省少工委主任担任课题负责人,贵州省少工委副主任担任秘书长,贵州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的同志和贵州省少先队总辅导员共同组成决策团队,为课题研究提供顶层设计、政策制定、条件创造等保障。

课题开题筹备会

指导专家团队。由少先队教育专家、教育科研及教师培训专家、高校课题研究专家组成专家团队,负责课题研究设计、课题组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指导等工作。

具体执行团队。由各样本试验点团教负责人、大中队辅导员代表、校长代表、子课题负责人、周晓群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成员、各市(州)少先队总辅导员为主体组成,负责具体实施课题研究。

这一多元化团队的建立,从政策导向、科研方法、专业指导,到工具运用、实践操作等不同层面,发挥着不同作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

3.创建研究共同体,在研究中促进专业发展

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课题组成员专业成长的过程。课题组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采用合作参与的教育引导法,建立了“建成健全规范、充满活力的少先队基层组织”的团队目标。在这一团队目标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始终将课题研究与自己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在研究过程中以体验式学习实践为载体,开展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因此,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很高。

课题组坚持指导专家与成员互为资源的研究原则,鼓励每个成员发挥经验、挖掘潜能,做到“五会”:会学习、会做事、会说事、会写事、会成全他人。在每次重要的研修活动中,课题组都会设计真体验、找理论、搞活动、促反思四个层次的内容,引导课题组成员进行规范的研究。同时,这种科学的教育研究和培训方式,也为他们开展二次培训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为他们设计以少先队员为主体的体验式少先队活动提供了新的路径,从而实现了辅导员专业能力的提升。

4.创新培训模式,形成支持服务体系

由于贵州省少先队辅导员的总体专业素养不高,而课题研究周期较短,涉及的少先队专业领域又比较宽泛,课题组创建了内训营的培训模式。这一培训模式是基于课题项目的学习,对课题研究相关人员的培训;是以团队的合作研究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课程设计为内容,以成人学习自愿、自主等为特点,以研究者为中心的生成性学习。课题组在课程设计方面,还开发了课题内涵的解读、课题的规划与实施策略、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相关理论、工作流程及组织仪式实操演练与评价等培训内容。参与课题内训营的成员以各样本试验点团教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及成员、周晓群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成员、各地市(州)总辅导员、大中队辅导员代表、校长代表为主。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承担后续各样本试验点及各市(州)、县(区)、校级的分层培训。由此,课题组逐渐构建起省、市(州)、县(区)、校的四级专业支持服务体系。

“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实践研究”辅导员四级培训统计表

5.开发研究工具,突破研究难点

在实地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对少先队在学校“立德树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严重缺失,是导致贵州省县(区)级团教组织和中小学校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五不知”(不知道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起来的依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流程是什么、方法是什么)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课题组依据《队章》《少先队改革方案》《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研发了《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实践研究组织建起来操作手册(试行)》和《贵州省中小学召开少代会操作范本(试行)》,帮助基层学校规范地开展少先队组织建设。这不仅突破了本土研究的难点,还对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做了填补空白的研究。

6.制定评估标准,展开过程督导

针对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自主研发了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组织建起来”的标准,其具体内容包括工作流程、组织仪式种类、使用少先队标志基本礼节的操作方法、队员入队前教育计划、少先队基层组织建制及队委(队长)任职相关要求以及召开少代会的内容、操作流程、评估标准等。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将这一标准作为课题研究的依据和自评、他评的标准,对4个样本试验点的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展开督导评估。这也为有相同情况的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应用范本。

7.实施跟踪指导,线上线下答疑

基于各样本试验点参研人员的研究能力不均衡、实践研究过程有困难的情况,课题组还成立了以专家、骨干成员为主的课题实施跟踪指导小组,对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及研究的策略和方法进行现场指导。针对研究中参研人员的疑问,指导小组成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多层级少先队微信矩阵及时进行线上解答,以确保研究的质量。

8.案例示范观察,突破研究重点

面对贵州省内少先队辅导员专业能力较低、研究能力较弱,课题实地指导难以在短期内覆盖所有中、小学的实际情况,课题组采用了案例示范观察的方法,由各样本试验点根据重点研究内容,为其他样本试验点提供现场观察研究的展示。事实证明,这一方法非常有效。它不仅对该样本试验点研究成果进行了检验,也为所有参研学校提供了操作范式,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更有效地突破了研究中的重点问题。

课题组在修文县实验小学进行集体建队活动实景观摩观察

四、现实意义

主责主业来聚焦,课题研究育人才

“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实践研究”回应了党对新时代少先队组织要聚焦思想引领、政治启蒙这一主责主业的重要要求,具有提高新时代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能力,巩固少先队组织政治性、时代性的研究意义。其推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填补性实践研究成果,为今后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支持。

这一课题研究过程还培养了一支少先队辅导员骨干队伍。5名课题组成员参加“2017年全国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均获一等奖。20名参加课题研究的骨干辅导员都就“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的相关内容做过专题培训。课题组成员撰写的《传承红色基因 做新时代好队员》等12篇案例或活动策划文章先后发表于《辅导员》杂志或在“中国辅导员”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这些为贵州省少先队工作的发展奠定了专业人才基础。

这一课题研究更对贵州省少先队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课题推进中的一系列组织建设教育活动,尤其是新队员入队仪式、学校少先队大队及少工委的挂牌仪式、学校少代会召开等,让少先队组织吸引、感染了更多少年儿童,赢得了学校领导的重视,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猜你喜欢
少代会基层组织课题组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科协基层组织优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求同存异”
党团队三旗传递活动“收官”
四川省非重点贫困县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以夹江县“插花式”精准扶贫为例
以“绿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以乐山市为例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相约美丽少代会 小小提案诉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