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书
今年5月26日,湖南诗友、著名新田园诗人伍锡学准备出版《伍锡学之散曲》,委托我给他点评。我与先生素不相识,但老先生对中华国粹的传承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加之,先生是《东坡赤壁诗词》早期推出的田园诗人,我不得不应允。
读伍锡学先生的散曲,我认为在思想与艺术上有四个方面做到了散曲神不散。
一、雅俗相融
这是散曲体的特征。因散曲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伍先生的散曲,可谓雅俗相融,让人看到了他四十年来一直对中华国粹的敬畏、坚守和传承。如:《[中吕·满庭芳]即事》:“肩扛铁锄,光头赤脚,走出低矮茅庐。随社员涌向田间去,割稻收菽。砌江墈、学习田父,插秧苗、追赶村姑。收工暮,傍蓬窗看书,小女撒娇哭。”题为即事,扛锄光头、赤脚,出茅庐、割稻收菽,这显然是记田园俗事。可伍先生“砌江墈、学习田父”就生雅趣了。因田父是《史记·项羽本纪》中一个种田的老头。当项羽渡过淮河到达阴陵(今安徽省定远县)时,迷失了前行的方向,便向田父問路。行人问路,本是常事,可田父欺骗了他,汉军因此才追上了他们。最终,项羽自刎而死。为什么田父要欺骗项羽?伍先生那时当然知道,因为项羽不得民心,所以才遭人们欺骗。后来插秧赶姑、小女撒娇,就使“俗”而不俗,曲子见炉火,暗藏影射,增添更多熏烤袭人的纯青雅趣。你看他在《[仙吕·一半儿]新娘摸螺蛳》中写道:“新衣新裤一新娘,端个胶盆摸水塘。辫子湿来脸蛋脏。笑声扬,一半儿螺蛳一半儿蚌。”,让人在乡俗中生雅趣,让人在笑声中有雅俗的欢乐。这正是当下诗人何鹤先生说的:“能把自己在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到的趣味表现到作品中,那就是一种创造。”此可谓创造生雅趣。
二、家国情怀
诗人,应有家国情怀。这种情怀的释放,往往通过诗人的言志而表现出来。诗言志。言志不是诗的专利,曲也言志,并在形象思维中超然脱俗。伍先生的散曲趣味生情怀,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如:《[中吕·卖花声]志感》:“年糕当做糠粑咬,瓦罐当成钟磬敲,沉香当做烂柴烧。把凤凰赶跑,让老鹰嚎叫。世情如此,守清贫,绝不卖身投靠。”曲,把年糕、糠粑,瓦罐、钟磬,沉香、烂柴,凤凰、老鹰连串对比起来,映衬“守清贫,绝不卖身投靠”,使“志”在不可想象中、不可理喻中,升华到一种全新的、超凡的、高大的境界。他当过社员、保管员、会计、文化辅导员、文学干事,后任县文化局副主任科员。他始终抱持着一种忧国忧民的担当情怀,对多年来官场中滋生的贪腐现象,深恶痛绝,时常以其犀利之笔,予以辛辣的贬斥与嘲讽。且看《[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局长被盗》:“平时冠冕堂皇,今日狐狸,被剥乔装。快取金条,赎回证据,局长仍当。”这是荒唐对荒唐。再看《[正宫·塞鸿秋]主任被骗》:“心虚贼哪能受得他人吓。颤巍巍银行磁卡交,贪赃款全被乖乖刷。被双规方知自己被骗心惊诧。”这是肮脏对肮脏。这样的曲子,令贪官看了也会有几分惶恐,令老百姓看了也觉嘲讽得过瘾!
三、幽默机智
读曲似读人。从伍先生的散曲中,我们感触到他是一位富有趣味美、幽默深邃、同情感强烈的诗人。他幽默得让人合掌。你看《[正宫·柳梢青]初春》:“花千树,莺声吐。山泉初响,摆尾银鱼。春游小车,男欢女呼。悠然我向田畴去。心愉,手中铁镐袋中书。”让人读后不恋花、不羡莺、不听叮冬响、不为鱼妞身、不慕小车男女,而为他“悠然我向田畴去”“手中铁镐袋中书”,而让人喝彩鼓掌。他幽默得机智而深邃,你再看《[正宫·小梁州]访女友不遇》:“谁知人去锁柴门”,竟然“温和婉丽多风韵”“如伴君,诗歌论”“含笑别知音”。笔锋巧妙,转到论诗遇知音。他幽默得富有同情感。你看2010年10月15日、17日,他一连写了三首曲。一方面鞭挞弊政:既有《[双调·折桂令]拜河神》:一队农民为讨薪,“正寒风漫卷”“多方叩门”无果,却无奈“长跪河滨”“焚香燃炮,祭拜河神”,诉求为证;又有《[越调·凭阑人]凭阑》:“夫到华南帮小工,小雪分离今立冬。祈求除夜逢,手机拨不通”,思念为证。另一方面鞭挞时弊,《[越调·凭阑人]闺怨》:“夫去江东三四年,不见人还不见钱。偶闻同伴言,已遭师妹缠。”同情留守妹的丈夫“已遭师妹缠”伤痛。他还在[仙吕·一半儿]中同情女歌手:“近日于归大富人。抱金银,一半儿聪明一半儿蠢。”在[仙吕·一半儿]艳舞中同情“青春舞女”在“一半儿举拳一半儿吼”中,为“脱个精光不害羞”而心酸。
四、生花妙境
伍先生的散曲确有妙笔生花之意境。且看他的《[正宫·塞鸿秋]一支笔》:把“春鸟林中跃”,“荷夏月塘边”同“一本书秋雨窗前坐,一首诗冬雪炉边和”,使“平生笔一支,创作寻欢乐”形成优美意象。再看他的《[仙吕·一半儿]作诗》:“一生最美作诗人,一首诗成四海闻。琢肾雕肝备苦辛。那时辰,一半儿清醒一半昏。”此时此刻,它把人带进了读书三境界,即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山有路勤为径,腹有诗书气自华。伍先生曾为自己“手中铁镐袋中书”而“心愉”。如今他饱读诗书,学有所成,吟诗作曲,才华横溢,我们仿佛看到他那“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的高雅光彩。当然,如要说伍先生的散曲有不足之处,我们认为稍嫌过于迁就物体的搭配组合,使其曲,难免在重客观意象中生出些许累赘感。也顺祝伍先生的《寄生草》早日问世,启迪后人!
(作者系东坡赤壁诗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