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旋律

2018-11-07 11:42邹文秀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小学生

【摘要】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阅读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日常学习中,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技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生 培养兴趣 注重方法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95-02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特级语文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要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在《朗读者》节目爆红的当下,作为教师,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为什么读书?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如何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旋律?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就此,谈谈我在日常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教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学习了《嫦娥奔月》后,我让学生收集《开天辟地》、《女蜗补天》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这样,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阅读氛围的重要形式。班級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在读书会上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进行自由讨论,可以交流一些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复述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它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起到了深化作用,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有意识地把学生带进图书馆和阅览室参观,任他们随意翻看,让他们感受课外书的吸引力,感染书迷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感受那浓浓的读书氛围,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促使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想象。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有的喜欢高声朗读,有的喜欢低声咏读,有的喜欢边读边画。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这样,学生才会读得高兴,读得投入。给他们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而学生的阅读量也自然会提高。成为了朗读者,学生会深深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课外阅读应是自主、自愿的阅读,该读什么或不该读什么,应由学生兴趣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这样,读起来就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也很愉快。对刚接触书籍的孩子来说,激发其兴趣,“放任自读”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教师的这种“放任”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度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享受阅读乐趣。

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在教学中,老师们总是不肯给充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读书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学生还没有弄懂文章的内容,教师就要他们汇报自学情况。这样做,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利,学生自然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只有让学生更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才能发掘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读书用眼的习惯,减少眼动次数,逐步扩大阅读视野,缩短注视字词时间,减少回视,这样既能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又能提高读速,形成默读习惯。要训练学生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们开设大阅读课。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阅读时有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提高阅读的效率。要训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并养成“摘记”的习惯。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增强阅读的自觉性和持续性。

四、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不可或缺,它是垫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好读书、读书好、多读书,但很少予以指导,学生读书处于盲从,难以成“型”,所以教师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好摘录、记好笔记,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从本质意义上讲,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思维的过程。这样以来,学生读书积累就有目的,写作实践就会得到历练,思维感悟就能得到提升。

多鼓励学生阅读后“说来听听”,这样能加强孩子的沟通,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孩子们只有畅所欲言地谈论自己所阅读的书,在互相讨论中形成自己的理解,阅读才是有价值的。学生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自主思考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指导学生做读书记录,让学生将读书成长经历记录下来,对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帮助。最简单的记录是记下每个阶段自己读过的书,更为细致的记录还可以包含阅读的方法和自己的阅读反应,如对某些书的好恶,读某些书时提到的有趣问题,对某些书的评语,读完后的感想等等。通过翻阅自己的读书记录,分析自己的阅读发展情况,从而进一步重复阅读或进行延伸阅读。

开展形式多样,趣味化的课外阅读活动。单凭平时的讲故事、猜谜语、读儿歌等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枯燥。故此开展形式多样的,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是学生增强兴趣的催化剂。我要求我班每一个学生都制作课外阅读资料袋,让学生把这段时间所阅读的课外书,写的小记录,以及在读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字、词、优美的句段等都放进课外阅读资料袋。每一周抽一节课作为阅读交流时间,通过这种形式深化课外阅读。

将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苏霍姆林斯说:“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谈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

同时,将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交流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阅读主动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就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激发乐于提问的兴趣,变要我提问为我要提问。在阅读探究中,如果学生能有一点点独特体验,哪怕是肤浅的,但如果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都应给予鼓励。

五、搭建阅读展示的平台

搭建阅读展示的平台,凸现阅读的个性化和人文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教师可以把开展的各项丰富的活动作为学生阅读的“激活点”,让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比如,每学期定期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诗文朗读会、猜谜语、读书征文等活动。运用“一人一条新闻”、“一人一个故事”、“一人一篇演讲”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小新闻、奇闻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当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到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或知识时,如能及时让他们交流表现展示,他们就会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从而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形成習惯。其次,每学期不定期地开展书面交流活动,比如优美片断摘录汇展、读书笔记结集、相声、小品、童话表演、成语接龙游戏等,这些做法都会大大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学校定期开展一些阅读评比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如读书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阅读知识竞赛、“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童谣朗诵会、等。开展评比竞赛,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一是有利学生课外阅读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二是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通过故事赛、朗诵赛、知识竞赛等形式评出先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不仅让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甘甜,同时这一次次的阅读实践活动又转化成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

阅读带给学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进入阅读,学生便进入了一扇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他们与书本为友,与伟人交流。久而久之,人类的思想精华便积淀成了学生的精神底子。更重要的是,阅读是生长梦想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会不断地产生梦想。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开发活动,是一种自我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文的情感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靠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只有激发了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了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方法,养成了课内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才会自觉地投身于课内外阅读的洪流中去,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邀游。

作者简介:

邹文秀,女,小教高级,副校长。

猜你喜欢
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小学生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