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之
2017年11月3日,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北面,山西南路200号,南京饭店二楼,出现了一座新的历史纪念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会址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前厅,就能见到“青记”发起人的大幅照片墙,其上有二十余位当年年轻记者的照片。共有15位记者代表24位发起人出席了当年的会议。2016年底我才知道,我的父亲徐怀沙有幸参加了那次历史性的会议。
1937年11月8日,这一天正是淞沪会战进入后期的紧张阶段,几十万中国军队已从闸北撤往苏州河南岸,进入新的防线,中日两军仍处于激战、恶战状态。“11月7日下午起,敌炮异常猛烈,连续轰发在三千发以上。”沪南地区炮火喧天!而在11月5日那天,又发生日军一部从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大举进窥松江”,企图包抄我军,“敌机六十余架,竟日惨炸松江”。在这样的情势下,晚上七时,15名年轻记者,从各方面汇聚到山西路南京饭店,在范长江的主持下,从容地举行了会议。他们讨论了成立“青记的必要性,通过了纲领、章程等。自此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在抗战的血与火的洗礼中诞生,此会议吹起了爱国青年记者的集结号。又于1938年3月30日,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更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以后简称“青记”),“青记”队伍稳健地壮大,在全国的抗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自从知道纪念馆筹建开始,我在阅读范苏苏(范长江之子)和陆良年(陆诒之子)等编写的文集同时,也密集阅读和追寻“青记”前辈们的光辉史迹,我的面前重现了中华民族那段历尽苦难、浴血奋斗的历史,看到了当年的青年新闻记者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不畏艰难险阻,不惧牺牲,顽强斗争而又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他们的英勇斗争事迹值得我们去回首,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习和继承。
徐怀沙出生在浙江德清县,1928年在上海群治大学社会科学系读书时,受到当时政治形势影响,追求进步,关心国家命运,192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加入上海《大晚报》,任副刊编辑。
1937年8月13日开始,他被派担任《大晚报》的战地记者,专职赴前线采访三个月。他负责采访当时的主力部队国军第九集团军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在他的战地专访中,我们可以看到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和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英勇、镇定指挥作战的身影,在会战后期,王和孙已升任为军长。在这三个月中,他不避艰险冒着敌人炮火,日夜奔波于前线各处和报馆,每天都有他的“本报特讯”报道,中间还写了人物专访等。9月中旬战事从进攻转入防御,我方增调了更多的兵力并步署了右翼、中央、左翼三个作战军团展开全面防御作战。他需要采访和关心的地域更多更宽了。9月11日起,《大晚报》每天在头版头条都有“本报战地记者今日下午一时返馆报告……。”中号字开始的战况报道,概略地叙述右翼、左翼的重点战况,然后即分头详细报道战事,敌人的猛攻,我军的奋勇杀敌,虹口的巷战等。
《大晚报》在1932年第一次淞沪战争(一·二八)发生前一周创刊,当时报馆总经理、总主笔曾虚白成功地领导和组织了《大晚报》的各项主要工作,并使其战地报道正确、迅速,发挥了晚报最大的功能,深得上海百姓欢迎。创办不久,其销数每日达五万份,至1936年达到八万份以上,赶上了《申报》《新闻报》等上海老报的发行水平。经过那场战争,《大晚报》学到了那次战役我方军力配备的全貌,也学到了如何紧跟军队采访及时新闻,甚至对国军一些将领也有了一定的熟悉,这些都成为徐怀沙作好这次战局报道、战地专访等可以借鉴的经验。
查阅1937年淞沪抗战时的《大晚报》,可引领读者进入到当年的战争烽火中。并了解到我英勇的八十七、八十八师始终坚守闸北和虹口等地,虽然有很多战士牺牲了,但仍在不断补充兵力,他们没有被打败过。除报道每天的战况、战讯外,徐怀沙还在战地访问英勇的官兵,写了很多专题报导、特写、专访等,比较值得一提的,这里列出一些标题:
1、8月22日 孙元良伤感追述 黄梅兴壮烈之死
2、8月24日 敌机轰炸追击 大场脱险归来
3、8月23-24日 王敬久将军指挥高射炮 民族英雄负伤作战 一声呐喊碎胆(一)(二)
4、8月28日 蕴藻浜血战经过(专访)
5、8月29日 亲身肉搏的营长谈罗店壮烈之战(特写)
6、9月4日 保安队团长岳岑详述吴淞十日血战(特写)
自8月13日开战以来,《大晚报》每日四版,战局新闻和战地报道总在第一版,该报战地记者由徐怀沙和曹聚仁两位担任,曹聚仁是老报人,曾任中央社记者,这次由《大晚报》特聘,他的文章都署名。徐怀沙的文章不署名,开始时都以“本报特讯”标记,但以上所列特写都署名为“本报战地记者”。
《大晚报》会不定期的在第二版发表社评,该社评大多由曾虚白或其他资深编辑执笔。
由于徐连续一月的战地报道做得好,自9月10日起,《大晚报》“战地记者”的报道已占据《大晚报》的头版头条,说明已得到读者和曾虚白的认可。(曾虚白当时已在着手国民党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的工作,10月28日正式辞别《大晚报》去南京。)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徐怀沙的连续报导,可看报载的以下标题:
10月28日 留闸北我孤军奋勇抗战中
10月29日 我孤军八百 决死守不退
10月30日 谢团长呈孙师长之亲笔函
记者的这些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全上海的百姓,纷纷去四行仓库附近,隔着苏州河给勇士们鼓励和慰问支持。
徐怀沙在四行仓库被日军包围的情况下,潜入大楼内取得了谢晋元团长呈孙师长的亲笔信函公之于众,他作为记者的机智勇敢,值得后人称颂!
整理徐怀沙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的文章计有90篇,15万字左右,这将是一集完整的会战历史记录(虽然有些当时的机密内容,不能见报),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当年的具体情况,看到那些熟悉的上海地名,如虹口、四川北路、江湾、闸北等,都曾经是中华儿女在此流血战斗的地方,特别是宝山、罗店等地真是曾经发生过“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激烈战斗。当时上海的战地记者为我们留下了这些宝贵记录,值得我们珍惜!
1937年11月15日-1941年12月8日,约有4年时间,为上海的“孤岛”时期。其时,因为日军尚未占领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上海仍有不少报馆、通讯社进行着抗日宣传工作。这时期徐怀沙曾担任了更多的工作,在日伪、汪伪特务的迫害威胁下坚持了对敌斗争。
他先后担任过挂英商牌子的《大晚报》编辑、总编辑,挂美商牌子的《华美晨报》编辑和《神州日报》编辑,还兼任过上海法政大学新闻专修科教授等职。
1938年1月5日,日本要求公共租界内取缔反日文字,外国报纸也包括在内,并规定要接受检查。上海原有大小报刊数十种,孤岛时期各报纷纷停刊,为坚持独立办报和抗日立场,有的报纸迁至香港、广州、重庆等。但是,有几家主要报纸,如《新闻报》《大晚报》《大美晚报》继续出版。《申报》1937年12月15日起停刊,1938年10月10日起,利用外商名义又复刊。在1937年底至1938年上半年,更有《译报》《每日译报》《导报》《文汇报》《华美晚报》《华美晨报》等创刊,高举抗日的大旗。这些报刊几乎都是“青记”成员或中共地下组织办的,主要撰稿人有:夏衍、恽逸群、梅益等,但这些抗日报刊创刊后不久就因遭特务奸徒破坏而先后停刊。
“青记”发起人之一王文彬在1984年的文章中,曾追忆当年的情况:“日本侵略军侵占上海后,最初,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尚能维持原状,租界内的英美等外商报纸仍照常出版,同情中国抗战;同时,利用外商招牌的中国抗日报纸继续创刊,都不接受日本侵略军的新闻检查。因此,日伪组织除阴谋用金钱收买抗日报纸外,特派奸徒袭击抗日报社,曾多次写恐吓信,投掷手榴弹,送人手、人头,送毒汁水果,埋藏硫磺弹、定时炸弹,等等,妄图迫使《文汇报》《译报》《导报》《中美日报》《大美晚报》《大美报》《华美晚报》《大晚报》《大英夜报》等报改变抗日立场。但是这些袭击、破坏罪行,更激起抗日报纸的严正痛斥。”
《大晚报》不理会日军的无理要求,一如既往地报道我军的抗战情况,请看以下《大晚报》报道标题:
1月8日 李宗仁统率十万 遏止日军犯徐州
1月14日 我集四十万大军 作第一次主力战
1月21日 本报二十日香港电:桂再调五十万人北上参加大决战
查看当时报纸,可看到南京会战,南京失守,徐州会战、台儿庄大胜等重要消息都有报道,也可看到“项英兵袭湖州城”、“访叶挺、项英”、“八路军游击队奇兵进围原平”等报道。为保护自己,《大晚报》在1938年下半年,也挂上了英商的牌照。
斯诺前夫人韦尔斯所著,宣传八路军英勇抗日的长篇通讯《西行访问记》,即由徐怀沙通过党组织向作者取得原稿后,连续译载于《大晚报》上。
《华美晨报》是当时“八办”(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主任刘少文同志直接领导下的报纸,报社社论大部由恽逸群执笔,副刊曾先后由梅益和林淡秋主编,经理为金学成。
1938年5月上旬,《华美晨报》上还连载过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文章:《中国红军行进》之一章《井岗山上》。
由于坚持登载抗日救国的新闻,被汪伪特务机关视为眼中钉,自1938年下半年起,徐怀沙就受到日伪特务的攻击和威胁。(例如:汪伪沪西“76号”机关刊物上,曾连续三期对徐怀沙猛施攻击和陷害)。1939年7月22日,一帮枪手冲进《大晚报》社,打伤十多名工人,并射杀了一名外国人。
▲1938年4月22日《华美晨报》第一版
1940年7月2日,南京汪伪政权在汉奸报《中华日报》上发布“通缉令”,列入黑名单的共八十三人,其中近半数为新闻界人,其中就有《大晚报》徐怀沙。这时,沪西“76号”特务机关加紧了恐怖活动,《大晚报》的排字房遭到了武装特务分子的袭击,并有工友牺牲,报社为此采取了安全措施,徐接受了唐纳和其他友人劝告,辞去了外面的兼职,完全回到了《大晚报》(当时挂英商牌),并把眷属也迁进了报社内部特别开辟的房间。这以后,徐怀沙足不出户逾年半,此期间《大晚报》照常出版。
1941年12月8日黎明前,太平洋战争发生,日军进占租界,上午八时《大晚报》即遭日寇封闭,徐怀沙越墙逃出后,曾在唐纳家里躲避半个月,但在动乱中,和上海地下党失去了联系。
1942年8月,迫于恶劣的政治环境和家庭经济压力,徐怀沙带着家眷回到家乡浙江德清城关老家。离开上海不久,徐怀沙上海的“家”就被日寇查抄了,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许多心爱的书籍都被没收了,这等于切断了他的归路。(以上内容来自徐怀沙的遗作:《怀念唐纳》)
另有三位“青记”发起人被列入南京汪伪“通缉令”,他们是:金摩云(《大晚报》)、刘祖澄(《大美晚报》)、戴湘云(《华美晚报》),戴湘云又名戴述人。
孤岛时期,上海进步新闻工作者坚持了抗日报道,他们在日伪特务的死亡威胁下,顽强战斗;他们报道中国军队的英勇斗争,揭露汪精卫、汉奸、特务的投降真面目;他们使沦陷区的人民对国家前途增加了信心;他们受到了汪伪特务的疯狂追杀,约有15位报人牺牲在上海街头。具体事迹可看有关回忆文章,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值得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