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静到动,“品尝”《獾的美餐》
——《獾的美餐》活动案例实录与解析

2018-11-07 11:05
幼儿100 2018年30期
关键词:鼹鼠老鼠兔子

一、案例背景

爱吃是孩子的天性,然而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许多孩子对“好吃”的东西的奢望淡了,就像《獾的美餐》中的獾一样。《獾的美餐》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獾对苹果、萝卜、土豆、虫子等自己的家常饮食腻味透顶,急迫地想换换口味,享受一顿真正的美餐。于是它爬出洞,寻找美餐。它先后看到鼹鼠、老鼠和兔子,想象着美味:加香料的热沙拉做的鼹鼠卷、用奶酪酱汁做的老鼠汉堡、用热乳酪做的兔子香蕉冰激凌。但它每一次都失手了,饥肠辘辘的獾大叫:“我饿得可以吃下一匹马!”当它被一匹马一脚踢回洞穴,并庆幸还有“许多好东西吃”时,却发现原来的家常饮食不见了,只有一地的残渣和一张由鼹鼠、老鼠、兔子留下的留言条。原来鼹鼠、老鼠和兔子先后从獾的手中逃脱,又先后躲到了被他们视为“好地方”的獾的洞穴。

无疑,《獾的美餐》是一本既有“趣味”又有“意味”的优秀绘本。阅读过这个故事的每个人,在为獾的异想天开而哭笑不得,为獾失去原有食物而深感遗憾时,似乎又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并领悟其中的“意味”——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能等到失去了才认识到它的珍贵。除了情节,《獾的美餐》的画面也富有“意趣”,并充满舞台戏剧感。獾在捕猎小动物前和捕猎行动失败后,画面只有一条线索。在捕猎过程中,同一画页呈现主、辅两条线索,主画面讲述獾的行动,书角“掀起的画页”下的小画面讲述逃生的小动物的行踪,这种双轨叙事的模式,能使幼儿在翻页过程中得到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新体验。

如何让当今“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福娃”们领略绘本情节和画面的“意趣”,我和大班幼儿共同设计并开展了绘本教学活动,和幼儿共同烹制了一道绘本教学的“美餐”,幼儿通过由静到动的系列活动,感受了绘本《獾的美餐》的独特“美味”。

二、活动实录与解析

在本次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我打破原来一味集体静读的形式,而以小组形式开展区域阅读活动,在由“静”到“动”的探究过程中,让幼儿自主品尝《獾的美餐》散发的“美味”,并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活动。

活动一:自主阅读,了解绘本的表面意义

我把绘本《獾的美餐》放在阅读区,很多小朋友不知道獾是什么样的动物。

“这是什么动物?是猪吗?”

思雨说:“是獾,我看过《獾的礼物》,獾后来死了,它的朋友都很想它。”

除了思雨,其他小朋友不认识獾及其习性,看来有必要提供与獾有关的资料。我提醒道:“怎样知道獾是什么样的动物?”

“到电脑上查一查。”子祥提议说。

“手机也能查,我妈就会用手机查,对着手机说话,手机就能查出来。”欣宇也突然想起来。

在我的帮助下,幼儿通过手机查阅了獾的特征和习性。接着,几个小朋友开始了自主阅读和交流。

“獾不想吃这些东西了。”

“它想吃鼹鼠、老鼠和小兔子,可是一个都没吃到。”

“它自己的好吃的东西都被鼹鼠它们吃光了。”

……

看来,幼儿读懂了绘本的表面意义。

“看,这是一封信,鼹鼠写的。”绘本最后的留言引起思雨的兴趣。

“不,是三个人写的,下面有三个脚印。”紫怡有不同意见。

“上面写什么?”

“不知道,我不认识字。”

……

解析:虽然在我看来,《獾的美餐》是一本对幼儿当下发展极有价值的绘本,但是这个价值要由幼儿自己去发现,而不能由成人说教。当我把绘本投放在阅读区并引起孩子关注时,我让他们自己去了解獾的习性,自己去读图,事实上,幼儿是读图高手,他们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了绘本的表面意义。在小组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线者,如《钱理群教育讲演录》中的描述:“牵着孩子们的手,把他们引导到这些大师、巨人的身边,互作介绍以后,就悄悄地离开,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在一起心贴心地谈话,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活动二:仿写留言,尝试前书写活动

原打算和幼儿讨论绘本的潜在意义,不曾想,绘本最后一页的留言上的几个脚印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疑问,我暂时搁置我的预设。接下来的活动,我和幼儿讨论了留言的内容。因为不认识字,思雨拿着绘本从阅读区到科学区来问我:

“老师,这上面写的什么字?”

“我认识字。”没等我回答,一旁的晨晨一把把绘本拿过去,“亲爱的主人……”

“等等!”我打住晨晨的认读,“晨晨等等再念,让大家猜一猜。”

我带着晨晨来到阅读区:“有小朋友问,书最后一页上的小纸片写着什么。这个纸片写的内容叫留言,就是有事要告诉别人或通知别人,这个人不在,你又没有时间等,你就可以把要说的事儿写在纸片上留给别人。刚才晨晨已经念出开头了,‘亲爱的主人’指谁?这个留言是谁写给谁的?”

“洞的主人。”

“就是獾。”

“是鼹鼠、老鼠和兔子写给獾的。”

我接道:“留言第一行是收留言的人,最后一行的脚印是写留言人的签名,中间是留言内容。猜猜鼹鼠、老鼠和兔子给獾的留言会写什么呢?”

“对不起,我们把你的东西吃光了。”

“谁让你抓我们的?所以我们才把你的东西吃光的。”

“你的苹果、土豆、虫子很好吃哦。”

……

“现在请晨晨给我们念留言。”我让一直跃跃欲试的晨晨念留言,其他小朋友投给晨晨羡慕的眼光。当晨晨念完,我趁机说:“鼹鼠、老鼠和兔子给獾的留言,你猜对了吗?如果你是鼹鼠、老鼠或者兔子,你想对獾说什么呢?你能给獾写个留言吗?”

幼儿尝试在纸上用图画、符号、文字仿写留言,互相念留言内容。很长时间,幼儿都不愿停下来,一直写……

解析:到了大班,幼儿对识字和书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绘本最后一页的留言之所以吸引他们的原因。我及时带领幼儿探究并提供机会,让幼儿以涂鸦、图画、像字非字的符号、接近正确的字等形式进行书写,积累书写行为习惯、创意书写表达等前书面的核心经验。活动中,我抓住幼儿的探究兴趣,先让幼儿猜猜留言内容,让幼儿保持阅读期待,使教学活动保持一种张力;猜测后再让有能力的同伴念出留言,打破阅读期待,获得阅读乐趣;最后满足大家仿写留言的兴趣,这样追随幼儿兴趣、借力同伴经验的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活动三:小组共读,读懂绘本的潜在意义

第二天,我经过阅读区,听到两个小朋友的对话。欣宇说:“獾真可怜,没抓到鼹鼠、老鼠和兔子,原来的美餐也没有了。”在晨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家已经知道绘本的名字叫《獾的美餐》。

“活该,谁让它贪吃小动物的。”紫怡接着说道。

我想,是揭秘绘本潜在意义的时候了。我走进阅读区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共读绘本。首先共读封面:

“书的封面上这些东西是獾的美餐吗?”

“是。”“不是。”“原来不是,后来又是了。”……

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我接着道:“我们一起来看书,看看獾的美餐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小朋友看画面,我读文字,读到第27页“我这儿就有许多好东西吃”,我问:“獾说的许多好东西是什么?”

“是苹果、虫子、萝卜、土豆。”几个小朋友同时回答。

“苹果、虫子、萝卜、土豆怎么又变成好东西了呢?”我乘势追问。

“它费了很大力气抓小动物,没抓到,一定很饿。”

“没有吃的了,只能吃那个了。”

“它太饿了,饿的时候就觉得是好东西了。”

……

我趁机小结并链接幼儿的经验:“是的,失去了才觉得珍贵,就像绘本封底的一句话,‘直到失去了,你才会知道曾经拥有过。’你有过这种事吗?”

“我不饿时,爸爸妈妈叫我吃饭我不吃,他们就不给我别的东西吃,饿的时候就吃了。”

显然,幼儿链接自身经验的表达,表明幼儿读出了作者隐含在绘本中的潜在意义。

解析:优秀的绘本除了表面的意义,大多有潜在的意义。《獾的美餐》就是一本有着潜在意义的优秀绘本。表面上《獾的美餐》讲述一只獾外出寻找食物的前后经过,背后的潜在意义是——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能等到失去了才认识到它的珍贵。和幼儿共读绘本,重要的是要读出潜在意义。这一潜在意义,需要幼儿自己去领悟,成人强求不得,但需要成人抓住时机搭建鹰架。当幼儿在阅读区和同伴讨论对獾的评价时,我适时介入,为幼儿朗读,并以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书的封面上这些东西是獾的美餐吗?”“獾说的许多好东西是什么?”“苹果、虫子、萝卜、土豆怎么又变成好东西了呢?”引发幼儿互动讨论,让幼儿自悟“饿的时候就觉得是好东西了”,接着,以问题“你有过这种事吗?”打通幼儿已有经验和绘本经验,让幼儿在小组讨论和有同伴启发的合作阅读中自己发现绘本的潜在意义,避免了说教。

活动四:由“静”到“动”,多元表达绘本

这之后一周,《獾的美餐》一直是幼儿翻阅、谈论的话题,班上多数小朋友都来过阅读区、读过《獾的美餐》后,我在表演区、美工区、生活区等区域也投放了绘本《獾的美餐》,因为有了阅读区的“预热”, “动态”阅读活动的“大幕”就此全面拉开,几个区域同时“上演”了《獾的美餐》。

1.阅读区,效果线引起关注。

“看,兔子从前面跳到旁边,又跳到獾的身上逃走了,这儿有线。”郭洋翻到第16至17页说。

“这里也有线,鼹鼠逃掉的线。”

“这里也有,小老鼠的这一页。”

“看,獾翻跟头的线。”

……

一时,绘本中表示动物行踪的动作线成了小朋友讨论的话题。我赶紧给他们提供纸笔:“这些线是什么意思?”“你会画这样的逃跑线、抓捕线、翻跟头线吗?”有的小朋友在阅读区画起来,有的带着绘本到美工区画了……

2.美工区,发现风格相似的绘本。

美工区,有小朋友在照着绘本画画,李鑫已经画好了前面的五页,他说要做一本自己画的《獾的美餐》,也有小朋友几个人合作绘画,准备共同做一本书。

“这本书和《小老鼠和大老虎》一样。”李鑫正画着,突然说。

“哪里一样?”我很纳闷。

“不知道,反正就是一样。”李鑫一只手托着腮百思不得其解似的,边上的小朋友都探过头来看《獾的美餐》,还翻页寻找什么。

《小老鼠和大老虎》是小朋友中班时读过的绘本,我赶紧从班级的书箱里找来一本,惊喜地发现,两本绘本的作者、译者完全相同,原来这是两本画风相同的绘本,即用墨线勾勒出角色造型再用水彩着色。我欣喜李鑫对画风的敏感之余,赶紧请他和几个小朋友找相同:“看看哪里一样?”

“他们是一个人画的!看这里,字一样。”终于李鑫发现了这个秘密。因为每次给小朋友读绘本,我都会读作者、译者,一方面是对作者、译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为幼儿感知书面语言提供机会。

“这种画法是用我们经常用的,先用黑色笔画出外轮廓,再涂色,这两本书都是用水彩涂色的。你们也可以用水彩试试这种画法。”我赶紧给敏感于画风的李鑫几个人介绍水彩画,在我的提议下,他们走向橱柜找水彩颜料等……

3.表演区,绘本剧正在上演。

我在表演区投放了鼹鼠、獾、老鼠、兔子等头饰,很快被小朋友发现,就有小朋友召集同伴表演绘本了。

“你演小老鼠,你演兔子,我演獾。”紫怡从来都喜欢担任指挥,这次又担任“导演”了。

“我不想当鼹鼠,我想演大马。”被分配了鼹鼠角色的郭洋提出想演大马,可是没有大马的头饰,他转身去了美工区,他要去画一个大马的头饰。

“鼹鼠逃掉,蹲在洞里吃东西呀。”紫怡做完抓鼹鼠的动作,又导演起当鼹鼠的子祥。

“洞在哪儿?”子祥有点儿蒙。

“到边上,洞里有好吃的,你假装吃……你找点东西当好吃的,你说‘真好吃’呀!”紫怡真是个好导演,我只好“看戏”了,适当时帮他们提示一下“台词”。

接下来,大家为晨晨扮演的大马,是趴着演还是站着演争论起来,最后达成协议——站着演。

后来有小朋友到美工区用彩泥、纸杯、吸管等制作了故事里的动物、食物、森林里的花草树木等,在桌面、在沙盘里表演棒偶剧、杯偶剧等。偶剧、舞台剧表演持续近两周,甚至在多功能活动室为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演了多场。

期间,有的小朋友对绘本中的加香料的热沙拉做的鼹鼠卷、用奶酪酱汁做的老鼠汉堡、用热乳酪做的兔子香蕉冰激凌兴趣盎然,在生活区乐此不彼地做了一周的各式汉堡、冰激凌等。

持续近一个月的阅读教学活动《獾的美餐》随着面向家长的一场公演落幕,“美味”才渐渐淡去。

解析:当幼儿对故事熟悉后,就会进入对绘本的深加工过程,开始由外部语言输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输出,这时需要成人为幼儿提供表征材料,帮助幼儿进行各种形式的表征。在经历了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共读后,幼儿根据意愿仿写留言,绘画动作线,利用头饰进行故事表演,利用彩泥、纸杯、吸管、水彩颜料等材料进行各种表征活动,甚至探究画风相同的绘本,不同个性特点的幼儿均满足了发展的需要。尤其表演活动,满足了幼儿的阅读想象,实现幼儿与绘本人物的精神融合。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提高辨别细微差别的能力,才能有灵敏的感觉和很高的鉴赏力。只有具有灵敏感觉的人才能欣赏艺术品。”当幼儿从画面读到动作线这样的细节时,无疑证明幼儿是具有灵敏感觉的“艺术家”,而绘本是能够给幼儿提供欣赏机会的艺术品,老师能做的就是提供材料让他们记录思维,进行创造性表达。

三、自我反思

1.教育理念:幼儿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对于本次活动的设计,我坚持建构主义的观点:即幼儿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幼儿是在与同伴合作、与已有经验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新经验,获得新发展的。这就决定了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幼儿在前,幼儿的已有经验在前,教师要做的和能做的就是观察幼儿各不相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提供适宜的支持,使每个幼儿获得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2.设计思路:让幼儿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符合《指南》精神,能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在区域中,通过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讲一讲等多种途径进行操作,在操作和体验中获取多种经验、获得多元发展。

3.存在问题:对幼儿个体和小组均要评价。

本次的实施过程中,虽然通过收集作品、实录言行等方式对幼儿个体进行了观察和评价,但对于小组合作情况的记录和评价待加强,如不能及时肯定和激励个别幼儿在小组同伴学习过程中的贡献,虽收集、记录了小组成员的共同完成的舞台剧、自制绘本等作品,但不能让幼儿作为评价主体评价各自在合作活动中的表现。本次活动是由绘本《獾的美餐》为资源的系列主题活动,活动组织不是一位教师能完成的,对活动的评价也不是一位教师能完成的,需要教师进行分工,分别负责面上的整体观察评价和点上的聚焦观察评价,以确保对个体和群体的同步观察评价。

猜你喜欢
鼹鼠老鼠兔子
鼹鼠的家
抓老鼠
兔子
笨猫种老鼠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我想做穿越的“小鼹鼠”
可爱的兔子
老鼠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