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

2018-11-07 09:40李丽
医药前沿 2018年32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李丽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000)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即AMI[1],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溶解血栓,提升病变血管的再通功能[2],促进缺血心肌的灌注功能,经过临床实践经验,尿激酶溶栓能够起到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3]。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提升患者护理的依从性,促进并发症法的降低,本文对于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运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了综合性护理与常规性护理的不同方式,以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分析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部的实验对象都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电图检查的综合运用下得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确诊,并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充分地考察。实验过程中的排除标准有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收缩压大于170mmHg以及舒张压大于110mmHg的现象;患者具有脑出血以及活动性出血的现象;因为肝肾功能的影响而不能进行静脉溶栓的现象。溶栓的标准是持续胸痛胸闷超过30min,且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有至少2个导联ST段抬高,肢导>0.Im2,胸导>02mV。对全部的实验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把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有60例。试验组中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29例,年龄分布在56.3±8.9,患者体重是57.9±11.3,前壁46例,下壁11例,后壁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55.6±9.2,患者体重是56.7±12.6,前壁44例,下壁12例,后壁4例。在年龄、体重分布、前壁、下壁与后壁例数等指标上两组数据满足P>0.05的条件,具有可比性。对于此次研究目的应当向患者家属及时告知,签署一份实验知情同意书,这是实验研究的重要条件。

1.2 治疗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过程中对两组患者都进行了尿激酶的注射,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药物选用的规格是一支一万单位,产自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药品的国药准字是H44020647,同时进行肠溶阿司匹林片的口服,药量是300mg,加上150mg的氯吡格雷片,之后对患者进行静脉药物滴注150万单位的尿激酶,包括100ml单位0.9%的氧化钠注射液。滴注的时间控制在45~90分钟。十二个小时之后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5000U的低分子肝素钠,每十二个小时注射一次,如此进行五天至七天。依据患者具体病情的不同,选择性地对其使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不同的药物。

1.3 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常规性的护理措施有对于患者溶栓前的体温、血压、呼吸与脉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记录工作。对患者的血常规、凝血酶原的时间、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的情况进行静脉血的抽取检查,建立患者的静脉通路。对于治疗之后的注意事项积极向患者进行告知,对患者进行一定要卧床休息的理念的灌输,护理过程中准备的仪器有心电图机、除颤仪、血压计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时间进行18导联心电图的检查工作。在进行溶栓治疗之后的胸闷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观察治疗,当患者出现胸闷状况的缓解包括减少的情况就说明其冠状动脉已经做到了再通。加强患者尿激酶配制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对于治疗的意义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包含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对并发症监护的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的宣传等。心理干预指的是对和谐医护关系的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强烈的疼痛感与濒死感,这时如果患者不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就容易产生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因此应当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把疾病的有关知识充分地告知患者,同时对于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测试,按照SAS标准分进行评估。

认知干预指的是对于溶栓流程进行有效规范,包括血管再通的标准,对患者的心电图情况与除颤仪进行全程监护,在溶栓治疗前后对于药物的指导与运用及时地告知患者家属 。

对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监护主要体现在对于皮下出血点、皮肤瘀斑、黑便等发生情况的及时关注,一旦发生就相应延长注射穿刺点的压迫时间。在溶栓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头痛以及呕吐等现象,应进行头颅CT检查。一旦发现头颅出血就进行颅脑减压治疗。显示AMI患者溶栓有效的重要方式指标之一是部分症状在好转之后出现心率失常的现象。当患者发生比较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现象时应当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一些止痛镇静剂、利多卡因以及阿托品或山莨菪碱的使用,当患者收缩压在80 mm Hg以下的时候,逐渐降低尿激酶滴注的速度,同时充分补充血容量并进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溶栓之后再瘫痪的现象,在肌力恢复之后的两个小时之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同侧肢体下降的情况,应进行及时救治。

健康教育的宣传护理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于疾病知识的讲解,以及溶栓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以及卒中等现象进行充分宣传,促进家庭干预行为的发生。

溶栓后的介入护理(1)观察溶栓再通的指标: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输人溶栓剂后ST段内内迅速回降>50%;胸痛自输人溶栓剂后2h基本缓解或完全消失;尽量减少注射的机会,注意观察神志、皮肤载膜变化及大小便的颜色,在静脉或肌肉注射及抽血穿刺的部位,适当延长压迫时间,防止出血。注意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前壁心梗容易出现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室颤;下壁、后壁的心梗常发生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合律失常。②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严密注意患者口腔载膜、牙龈、皮肤、大小便等。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出血程度;复查血红蛋白、出凝血时间,发现皮肤淤斑、牙龋出血、鼻蛆、便血及注射部位出血等,护理人员要及时向医师汇报并遵医嘱及时处理。

1.4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血管再通的判断标准有胸闷消失的时间小于两个小时;溶栓两个小时之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现象;CK-MB酶峰值或者是cTnI在十二个小时与十四个小时内出现提前现象。

1.5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在血管再通方面对照组患者中具有38例,占比为63.33%,在进行溶栓治疗两个小时之内试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具有49例,占比为81.67%,有了明显地提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试验组患者有了显著地降低,P<0.05,具体的分析数据见表。

表 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 [ 例(%),n=60]

3.讨论

静脉溶栓的运用能够利用溶解血栓促进闭塞脑血管的再通的进行[4],使得心肌供血处于正常状态,能够充分促进缺血心肌组织坏死的预防工作[5]。在临床上采用静脉进行尿激酶溶栓的滴注工作能够有效挽救缺血的心肌细胞,降低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对于患者预后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空间。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不同护理方式的运用,在血管再通率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数据是63.33%,具有38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的两个小时之内试验组的血管再通率达到了81.67%,具有49例。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同时在并发症的统计上试验组的发生例数也得到了明显地降低。

综上所述,把综合性护理运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血管再通率的提升以及尿激酶溶栓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