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洪建
“梅老师,我们班上很多孩子已经开始自暴自弃了,该怎么办?”这是最近一位教师问我的问题。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朱永新老师的一句名言:“你不放弃,孩子不会自弃。”
他的眼神里有些失望,因为朱老师的这句话对他来说意味着批评。我无意批评这位教师,或许他也没有放弃,只是在做了很多工作例如谈心之后,依然没有效果,他才有了“孩子已经开始自暴自弃”的判断。
我想起蒙台梭利的“成长圆环”。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处于成长圆环的蓝色区域,这个区域如蓝天般纯净。蓝色区域内部是红色区域,这是一个承载美好与理想的境界,真善美俱存。蓝色区域的孩子,会自发地趋向红色区域,也就是说,一个孩子是具有自发趋向美好的因子的。
一个自发趋向美好的孩子,怎么会自暴自弃呢?不会!
可是,被视为自暴自弃的孩子真的出现了。那么,我们有必要去追问:什么导致了他的自暴自弃?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他一定是看不到什么抑或遭遇了什么。
那他看不到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赛跑时,如果我们还可以“望其项背”,那么就有追赶的信心;一旦“难以望其项背”,就会彻底放弃追逐。在学业竞争激烈的当下,每次的考试排名,总会有孩子看不到别人的“背影”,长此以往,就可能产生自弃的心理。正如三毛所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当一个人根本看不到梦想的时候,只好任心灵去流浪。
接下来,我们分析他可能遭遇了什么。永遠忘不了一个孩子,他高一高二成绩一直不好,举止行为让人看起来很奇怪。当我把他父母叫到学校了解情况的时候,没等我开口,他的爸爸脱口而出:“这孩子早该看心理医生了,心理问题十分严重!”之后的交流,妈妈告诉我说试图通过鞭策让孩子奋起直追,没想到孩子不但没有奋起直追,反而愈加下滑。于是夫妻二人逐渐对孩子失望起来,孩子自然也就表现更差。格拉斯认为,人最需要的是归属感和存在感。其实,归属感和存在感有共通性,那就是“在别人心目中有位置”。如果一个孩子能时刻感觉到自己在家长、老师、同学和其他朋友心中有位置,他的心灵就会有支点,他就会获得归属感和存在感。一个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的孩子,就具有了人生最稳定的根基。他会“自发地趋向美好”。
自暴自弃的孩子,他遭遇的一定是在别人心目中,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心目中的“位置”缺失。
当我们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自然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师要满怀希望地给孩子希望
朱永新老师说:“教师的胸怀有多大,他的教室就有多大,孩子们的世界就有多大。”我特别想说,教师的信念有多坚定,他的教育图景就有多美,孩子的成长就有多好。一个教师要对孩子满怀希望,要相信每个灵魂都渴望美好,每个孩子都是由纯净的“蓝”自发趋向真善美的“红”。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又该如何演绎教育的美好?
诚然,接下来就是要给孩子希望。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孩子“自暴自弃”是因为看不到希望,教师要在孩子现状的此岸与理想的彼岸之间架一座桥,让孩子可以通过桥看到希望。
我接手过一个班级,接手时是高二,数学平均分26.5分。满分150分,26.5分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分数。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绝望。为此,我和数学张老师一起商定方案,直接放弃了高二教材的教学,而是从初一内容教起。因为高中的孩子回头学习初中的知识就简单多了,这样速度也快。慢慢地就为孩子们搭建了一座桥,他们的成绩逐渐提升。
所以,对那些有些“自弃”的孩子,应该为他们搭建起一座座桥梁的,这就是“面向个体学生的教育”的要义吧。大道理,孩子从来不缺,缺的是这座桥。
二、家校沟通要给予孩子“位置”感
现在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当的家校沟通。教师只负责“反映问题”而不去“发现亮光”,一番沟通后,家长面对孩子时往往会怒火中烧。家校如此“联合”时,孩子往往无路可逃;无路可逃,心就没有栖息的地方;心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灵魂的流浪,是人生最大的苍凉。他们是孩子,能不自暴自弃吗?
明白了这点之后,教师要懂得:第一点是反映问题的同时要告诉家长如何和孩子说。反映问题是你对家长的责任,而引导家长如何做是你的育人责任。例如你给家长反映问题说“孩子最近有不交作业的行为”,那么同时你可以告诉家长要这样对孩子说——今天老师来电话说,原来你有很多次不交作业,现在交作业的频率比原来高多了,还让我表扬你呢!这样的表述一定比让家长批评孩子要好得多。第二点是教师要发现孩子的亮点,家校合作,让家长也赏识孩子的亮点,让“亮点”点亮孩子的心灯,感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三、要构建有效的教育支点
不可否认,让教师细心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构建有效的教育支点,让一个个支点分担直接教育的重任。例如你可以在班级构建起有效的互助组,让互助组的存在构建孩子在他人心目中的存在感;你可以构建有灵魂、有温度的班级文化,让孩子感受到班级就像一个家;你可以通过家委会组织起班级集体生日会等活动,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别人对自己的美好祝福;你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让每个孩子凭借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美好的可能,作为教师你永远不要认为某个孩子自暴自弃了,只要你不放弃,孩子不会自弃。
如果你认为孩子有自弃行为,不妨试试上述策略。
(责 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