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蓉,杨森,余文兴,唐梓轩,马莹,张静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病症之一,好发于中年人,其中以更年期女性多见,具有治愈率低,疗效差,复发率高的特点。更年期女性伴有难治性咽炎者多表现出程度不等的情绪焦虑,精神紧张等状态。这部分患者反复就诊于我科,占用大量医疗资源,但疗效较差,导致医疗资源浪费。为了有效改善这部分患者的病情,提高门诊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科对更年期女性伴有难治性咽炎的部分病例进行了研究。
1.1 临床资料 患者均来自于2014年7月~2017年5月就诊于遂宁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患者。纳入标准:①45~55岁女性;②因咽异感、咽部不适反复于耳鼻咽喉科治疗1月以上无效且病程3月以上;③咽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黏膜增生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④并排除慢性扁桃体炎、胃食管返流者、鼻窦炎等疾病;⑤在此之前均未进行更年期综合症的相关治疗。排除标准:已进行更年期综合症的相关治疗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者,其他疾病所致的慢性咽炎表现者。剔除标准:因故中断治疗,无法评定疗效者。
1.2 方法
1.2.1 分组与治疗 符合本实验标准的患者126例,将以上标准获得的病例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给予清咽利嗓的中成药物蓝芩口服液,治疗组在给予蓝芩口服液的同时给予艾司唑仑(1.5 mg,睡前服)及谷维素(30 mg,口服,tid),疗程4周。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同时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1.2.2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用药2周症状缓解,3周后咽部不适症状消失,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消失,黏膜色泽逐渐红润;有效:慢性咽炎患者在用药4周后,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好转,咽部黏膜色泽趋于正常,咽部不适症状减轻;无效:慢性咽炎患者用药4周后症状及咽部体征均无缓解。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可发现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Table 1 Total effective rat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及症状多样,均表现为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中的慢性炎症,是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慢性咽炎的病因复杂,包括咽部局部炎症,临近组织器官炎症蔓延影响所致及精神心理因素等[1]。慢性咽炎的治疗方法较多,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慢性咽炎治疗效果欠佳。发生于更年期女性的慢性咽炎多有治愈率低,治疗效果差,反复发作的特点。研究发现[2]更年期咽异感症占门诊难治性咽炎的9.5%。
更年期又叫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最终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因人体内性激素分泌减少,将出现一系列躯体及神经症状如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耳鸣,潮热盗汗,心慌心悸,情绪异常等,统称为更年期综合症。研究表明约4/5的更年期女性表现出程度不一的更年期综合症[3],病情较重者需加以药物控制症状。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更年期女性因慢性咽炎的就诊率越来越高,但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早在1996年已经有研究表明更年期女性伴有慢性咽炎的患者通过心理及更年期药物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4]。周伯荣等[5]发现更年期女性焦虑抑郁患者约25.4%被诊断为慢性咽炎,而忽略了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导致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本实验通过对就诊于本科的更年期女性,且通过单独清咽利嗓治疗效果欠佳的126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实验组在对照组仅给予咽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谷维素及艾司唑仑。两组治疗效果表面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通过该实验我们发现用药物控制更年期综合症后,患者慢性咽炎的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改善,由此,我们推断更年期综合征是导致慢性咽炎反复发作且不易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年期发生慢性咽炎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柳庆君等[6]认为,更年期慢性咽炎,咽异感症的原因并不是局部炎症,而是神经功能快速退行性变所致的局部感觉异常。所以治疗更年期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处理神经功能退行性变。艾司唑仑具有镇静和帮助睡眠的作用,谷维素有镇静及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其中谷维素更是更年期综合症的一线用药。本实验中实验组加用谷维素及艾司唑仑,改善神经功能后,患者慢性咽炎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应证了更年期慢性咽炎是植物神经功能减退的所致。但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即使给予了更年期综合症的相应药物治疗,仍有44.45%的患者无效,说明除了植物神经功能退化,可能仍有其他机制参与发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明确,以便更好的对此部分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