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2018-11-06 08:10周平方雪琴曾敏
当代医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毒副造口直肠癌

周平,方雪琴,曾敏

结直肠癌是目前胃肠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仅次于肺癌和胃癌[1]。依据肿瘤距离肛门的距离不同,临床上将直肠癌分成高位、中位和低位直肠癌,其中低位直肠癌在我国最为常见,Miles术是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但是由于肿瘤位置较低,因而术后需要建立人工腹壁造口,代替肛门的功能,而造口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2-3]。加上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还需接受化疗等综合治疗,化疗又会导致一些毒副反应发生,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不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生活质量提高[4-5]。为改善直肠癌造口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本院对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6年2月~2017年7月来本院肿瘤科就诊的直肠癌造口患者中选出230例,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化疗治疗,排除出现严重并发症、无生活自理能力、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15例,男78例,女37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1.7±5.4)岁;文化背景:大专及以上55例,高中及中专34例,初中及以下26例。观察组115例,男81例,女34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1.4±5.1)岁;文化背景:大专及以上56例,高中及中专31例,初中及以下2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针对性的造口自我护理、生活饮食管理、化疗期间个人卫生管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护理:①化疗前的心理护理。传统观念里对恶性肿瘤存在错误认知,多数人认为恶性肿瘤是治不好的,这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后就一直伴有各种不良情绪,极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恐惧、抗拒等情绪,甚至不少患者在不良情绪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下而放弃治疗。针对患者化疗前的心理状态,开展一对一的心理指导。对于尚不知实情的患者:护士与家属协调沟通后暂时不告知患者实情,同时,护理人员叮嘱家属如何应对患者的各种追问,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对于已知道实情的患者:护士和家属通过患者的表情、行为模式、语言等观察其心理状态,耐心给患者讲解病情、化疗方案等,给患者列举大量的成功病例、介绍主治医生等,消除错误认知,提高自信心[6];同时,请恢复良好的患者到病房现身说法,告知患者化疗对于肿瘤控制的积极意义,告知化疗期间的自我保健等,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增强自信心。家属在日常照护中多多关爱患者,进一步舒缓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分析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挖掘出患者对医疗费用担忧、对化疗毒副反应担忧等原因,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化疗期间的心理指导。化疗是直肠癌的一个主要治疗方法,而化疗的毒副反应导致患者易出现烦躁、抗拒等情绪,护士微笑耐心的给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中渗透心理护理,通过暗示性、鼓励性语言、支持性动作等鼓舞患者。对于出现化疗不良反应的患者,护理人员耐心给其说明这些不良反应的对症处理方法,从患者的日常饮食、作息以及病房环境护理方面着手,给患者讲解更多舒缓不良反应、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③化疗间歇期的心理护理。在化疗间歇期,护理人员通过示范指导、视频观看等方式给患者介绍多种行为训练方法,如:应对技巧训练、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等,告知更多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鼓励家属在照护患者的过程中监督指导患者自行做放松训练,调节情绪。定期通过口头健康指导、生活方式管理、用药指导等帮助患者形成对直肠癌造口的正确认知,认识化疗对于延长生存期的积极意义。鼓励患者自行开展联谊会活动或是参与社区的集体活动,将家庭关爱、朋友关心、病友理解支持、社交活动与医护人员的服务连成整体,在联谊会中认识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多直肠癌造口的相关知识,有更多舒缓情绪的途径等,减轻孤独感,增强生活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入院时、化疗后第1天、化疗后第3天后、化疗2个周期后的心理状态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观察两组化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使用QLQ-C30量表评测,分成5个功能量表、3个症状量表、6个单项测量项目,采用百分制计分法,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入院时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第1天、化疗后第3天、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x±s)Table 1 Mental stat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x±s)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化疗后6个月的QLQ-C30量表评分为(72.8±8.5)分,对照组(65.4±10.4)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国内外的许多报道指出,心理问题困扰着癌症患者的治疗,大约有20%~40%的癌症患者深受心理问题困扰,但是能接受专业的心理问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人还不足10%。在我国,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还十分匮乏,这不仅是来自医院方面原因,还有来自患者方面的原因。例如:许多患者认为心理问题属于个人隐私,并不属于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范围,不愿意向医护人员坦露自己的心理想法等;而医护人员则很难深刻的体会到癌症患者的复杂心理体验、对化疗的担忧、对生存的渴望等,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换位思考,这也就导致医护患沟通中经常忽略了心理问题[7-8]。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护理模式的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医护人员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9]。为舒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化疗的顺利开展,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本院总结过去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分析本院收治患者的心理特点,特对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以时间为区分点,在不同的化疗阶段开展有侧重点的心理护理,强化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强化家属和病友的作用,从各个方面着手纾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如:在化疗前,护理人员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生活行为干预纠正患者对化疗的错误认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缓解不良情绪,为化疗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条件,减轻化疗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化疗,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化疗毒副反应的减轻。结果显示观察组化疗后第1天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化疗期间以及化疗间歇期开展心理护理,如:化疗期间患者因毒副反应发生而产生焦躁、绝望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以积极的语言支持、病友的支持、家属的关爱纾解不良情绪[10];在化疗间歇期,开展针对性心理指导,协助患者学会调适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乐观。结果显示:化疗后第3天、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更低,且化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性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直肠癌造口患者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在化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毒副造口直肠癌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预防化疗毒副反应中的作用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