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年,胡涛,马晓玲,于亚乐,席亿,韩菲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1-4],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阻碍畜牧业发展。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羊、牛等家畜,通过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染给人。新疆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1954年新疆发现首例布病患者,到20世纪50~70年代流行至高峰期,80~90年代的基本控制期,90年代中期疫情开始回升,到21世纪疫情回升趋势愈加严重,年新发病人数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部分地、州、县、市呈爆发和流行之势;新疆属于疫情高发地,是以羊种布鲁杆菌和牛种布鲁杆菌在农、牧区和城市流行[5-8]。兵团辖区师、团、连队与新疆自治区地、州、县、乡镇紧密相连,布病疫情也随之上升,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兵团除建工师外其他13个师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已报告布病病例数2 589例,布病疫情形势严竣。
1.1 监测范围 2011~2015年兵团共9个师开展人间布病防治监测工作,其中包括5个中央转移支付布病防治项目师和4个国家级监测点。
1.2 方法 对兵团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疫情报告资料和各监测点上报的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监测内容与人血清学检验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69-2007)布病诊断标准方法以及《兵团人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进行。所用诊断试剂、阴阳性血清对照等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布氏菌病预防控制基地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检验水准α=0.05。
2.1 疫情概况 兵团人间布病2011年开始逐渐上升,尤其是2012~2015年疫情快速上升。2011~2015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72、308、572、795和742例,5年间共报告病例数为2 58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6.37/10万、11.41/10万、21.19/10万、29.44/10万和27.48/10万,人间布病整体呈成倍增长趋势(χ2=23.842,P<0.001)。2014年发病数和发病率均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2015年疫情有一定程度下降,2014年报告病例数是2011年的6倍多,见图1。
2.2 2011~2015年兵团人间布病报告情况
2.2.1 地区分布 人间布病报告病例数居前4位主要分布在北疆地区,依次为第八师(522例)、第四师(357例)、第九师(341例)和第十师(287例),报告总数占全兵团报告病例总数的58.21%。年平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为第九师(93.94/10万)、第十师(68.92/10万)、第四师(31.25/10万)和第二师(24.40/10万)。报告团场数从2011年的57的增加至2015年130个,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发病率10/10万以上的地区数由2011年的46个增至2015年的117个,高发地区逐年扩大。
图1 兵团2004~2015年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Figure 1 Incidence and Incidence reported by the corps from 2014 to 2015
2.2.2 时间分布 2011~2015年各月均有布病病例发生,2月份开始上升,5月达到顶峰,10月降到最低,4~8报告病例数较多,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5.35%,见图2。
图2 兵团2011~2015年按月报告病例数Figure 2 Number of reported illness in the corps from 2011 to 2015
2.2.3 人群分布 2011~2015年,男性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5.33%(1 951/2 589),男女性别比为3.05∶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4岁组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9.89%(2 328/2 589),0~14岁组儿童病例数逐年增加,由2011年的4例增加至2015年的18例,2012和2013年均有婴幼儿布病病例报告。
2011~2015年,不同性别报告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031,P<0.001),将人群分为0~14岁、15~64岁和65岁以上3个年龄组,不同年龄组间布病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4,P=0.280)。但不同年龄组中,15~64岁组(χ2=544.013,P<0.001)和65岁以上组(χ2=23 777,P<0.001)。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4岁组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2),见表1。
表1 2011~2015年兵团布病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发病情况Table 1 Incidence of corps cloth diseas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from 2011 to 2015
2.2.4 职业分布 2011~2015年布病病例主要以农民和牧民为主,农民占65.60%(1 699/2 589),牧民占12.74%,学生占3.01%,其他职业人群占18.65%,见表2。
表2 2011~2015年兵团布病职业分布Table 2 Occupational distribution of corps disease from 2011 to 2015
2.5 人间布病监测 2011~2015年兵团9个师人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41 016人,检测数(血检数)25 846份,阳性数678份、阳性率2.62%,患病数606例,患病率1.48%,新发病人553例,年平均发病率4.10/10万,发病率逐年上升。2015年新发病数175例,与2011年相比上升3.02倍,见表3。
表3 2011~2015年兵团人间布病监测情况Table 3 Monitoring of human cloth disease in the corps from 2011 to 2015
兵团全年均有布病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8月牛羊等家畜集中分娩期,在牲畜分娩及照顾幼羔过程中增加了与致病危险因素相接触的机会[9],这与其他布病高发区时间分布基本一致。布病病例中男性较多,男女性别比为3.5∶1,与男性在放牧或养殖、接羔、屠宰等接触机会的增加有关,这与全国和部分省份情况一致[9-11]。
从2011~2015年报告布病病例年龄组来看,0~14岁儿童布病病例不断增加,原因可能是与病畜玩耍等接触机会的增加有关,布病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人与人互相不会传播[12-13],但是1岁以下婴幼儿从2012年开始有病例报告,传播途径及接触机会其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兵团各师(市)、团、连与新疆各市、县、乡紧密相连或穿插在内,布病疫情随着新疆自治区疫情的上升而上升,畜间布病疫情仍然比较活跃,是直接影响人间布病疫情回升的原因。畜间布病传染源得不到有效控制,兵团部分牧业连队引进种养等输入时检疫工作跟不上,捕杀病畜补助经费的严重短缺,病畜直接流入到活禽市场,导致人间布病疫情的快速上升。近年随着兵团布病疫情的调查、监测工作力度和范围的不断增加,大量患者被发现随着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提高了群众对布病的认知水平,以往的被动检测变为主动就医者增多,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布病防治知识培训,使得发现和鉴别布病病例的能力得到提高。建议建立兵团与新疆自治区布病联防联控机制,卫生和畜牧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工作,落实以检疫、免疫和淘汰牲畜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等,以有效控制布病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