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绵云
(定安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海南 定安 571200)
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性的外耳疾病。该病是由于胚胎期形成耳廓的第一腮弓和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耳前瘘管的瘘口多位于耳轮脚前,挤压瘘口附近的皮肤,会有少量白色粘稠性或皮脂样分泌物从瘘口处溢出。该病患者的瘘管在未受到感染的情况下,其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其瘘管一旦受到感染,其瘘管口周围的皮肤将出现红肿、疼痛等临床症状。有研究表明,耳前瘘管反复发炎、化脓、破溃后,可形成瘢痕,从而加大治疗的难度[1]。本文主要探讨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耳前瘘管的临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定安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接受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的70例耳前瘘管患者。这70例患者均处于感染期。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7例;其年龄为18~46岁,平均年龄为(33.91±4.32)岁;其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6.02±2.21)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6例;其年龄为27~47岁,平均年龄为(35.76±4.99)岁;其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为(6.11±2.3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消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2]。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手术的方法是:1)在患者瘘口或瘢痕的周围做一个菱形切口,然后,逐层切开其皮肤和皮下组织,直达颞筋膜浅层,并由颞筋膜浅层向其耳轮脚方向进行钝性分离。2)使用耳用自持拉钩将患者耳轮脚处的切口撑开,使其耳轮脚与耳轮软骨充分分离,避免对其耳轮软骨造成损伤[3]。3)切开患者耳轮软骨和瘘管根部之间的连接组织,然后,使用耳用自持拉钩将耳轮软骨拉开,并向耳轮软骨后下方进行钝性分离至颅耳沟皮下,直达颞筋膜浅层及腮腺。手术操作过程中,施术者应保护患者的颞肌及颞浅动脉,避免伤及其正常的耳部组织[4]。4)切除分离出来的软组织。5)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缝合。6)术后,为患者使用抗感染及消炎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防止其发生感染。
根据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判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1)显效: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炎症完全消退,其各项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2)有效: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局部炎症有所缓解,其患处分泌物有所减少。3)无效: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局部炎症依旧存在,其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改善,其病情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该病是由于胚胎在发育期形成耳廓的组织发育不全所致。该病患者受耳廓结构特殊性的影响,较易发生耳前瘘管感染。耳前瘘管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反复发作,从而形成炎症类病灶,并伴有流脓、疼痛及红肿等临床症状[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消炎、抗感染等药物对耳前瘘管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寻求一种能彻底治愈耳前瘘管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旨在通过切除患者整块的耳前组织,从而达到彻底切除其瘘管病灶的目的[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耳前瘘管的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