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恒阳
(陕西理工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空间适宜性评价是基于某种用途评定某土地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和土地科学规划的基本依据[1]。其原理是在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以土地的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以及生态环境要素为主要鉴定指标,定性和定量评价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程度及限制状况,对其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定级[2]。国外早期的土地空间适宜性评价旨在获取土地税,后来,土地空间适宜性评价的目的转移到土地资源的有效分配及解决土地退化及土地的过度开发等问题[3-4]。我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始于20世纪50年代,评价对象主要是农业用地[5]。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3S技术的发展,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及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国内有关城市用地、农用地、建设用地、旅游用地等土地的适宜性评价的研究日渐增多[6-10]。
移民工程选址适宜性评价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一个实践应用领域,是进行移民安置点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核心是评价安置点选址的空间适宜程度以及找到最适宜或比较适宜建设的区域。在现有的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农业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指标选择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较为完善和系统,但关于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等环节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针对地质环境复杂的移民安置点选址的适宜性评价研究较少。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山体稳定性差,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很高,破坏力极大,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到陕南地区总面积的50%以上,历史上该地区经历了受灾—重建—再受灾—再重建的恶性循环[11]。鉴于此,陕西省政府制定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计划2011—2020年搬迁240万居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移民。自2011年陕南移民工程实施以来,已经历时7年多。陕南各县区依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移民搬迁工作,截至2017年底,陕南三市累计建设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约4000个。根据现场调查,目前陕南移民工程选址仍然存在部分安置点建在隐蔽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安置点的农耕、取水等配套生活要素不便利等问题。急需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已建安置点进行空间适宜性评价。因此,本论文以陕南汉中市佛坪县为例,通过建立一套方便、适用、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已建安置点进行空间适宜性评价,为佛坪县后续安置点选址工作奠定基础,并为陕南移民安置点科学选址提供一定的借鉴。
佛坪县地处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的秦岭南坡,地理坐标为北纬33°16′~33°45′之间,东经107°41′~108°10′之间。县域内山体险峻陡峭,河流纵横。地形可以划分为不同的4个自然区,即低山河谷、低山丘陵、中山沟谷、中山陡坡,总体上西北高、东南略低。全县平均海拔高度1407 m,国土资源多分布在800 m以上。佛坪县南北长约54.05 km,东西宽约50.25 km,总面积1279 km2,全县总人口3.5万人,可耕地4 455.73 hm2,人均0.127 hm2。全县辖6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佛坪县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是陕南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陕南移民工程重点县之一。
2011年以来,佛坪县政府按照《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易地移民搬迁工作,截止到2017年12月,全县已经建成移民集中安置点26处(表1),实现移民搬迁3000余户。
表1 佛坪县已建移民集中安置点名称及地理位置(2011—2017年)
从地理空间数据云中获取佛坪县数字高程数据(DEM)、TM遥感影像数据。生态敏感区数据来源于佛坪县环保局,地质灾害分布、人均耕地面积、已建安置点数据来源于佛坪县国土资源局。坡度、高程、河流、道路等矢量数据从全国1∶4 000 000地图数据中提取。利用ENVI对TM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结合佛坪县国土局提供的《佛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图,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重新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城镇、农村居民点、撂荒地、规划居民用地、水域共8类。在对TM影像经过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后,利用ENVI计算植被覆盖度。对收集到的纸质图件扫描成数字栅格图像,利用GIS工具对扫描图像进行配准和校正,并对各要素矢量化。所有数据均采用同一坐标系和投影,空间分辨率统一为30 m×30 m。
有关移民选址影响要素方面,不同学者选址评价指标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彭洁等[12]认为陕南安置点选址要考虑自然、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有地理、安全、水源、交通、土地等,经济因素主要有生活条件、产业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等,文化因素主要有风俗习惯、娱乐设施等。黎小东等[13]认为地质灾害移民选址应考虑地质灾害、断裂构造、道路、地形坡度、高程等指标;李双[14]认为坡度、断裂带、交通线、水系等指标是地质灾害移民选址的重要指标。邹成毅[15]认为外迁移民安置点应选取人均耕地面积、耕地质量、道路交通、离镇距离、自然灾害等因子;倪九派等[10]认为移民安置点选址应选取土地资源、经济条件、交通条件3个主要影响指标。连海波[16]认为移民搬迁安置点选址应选取地质环境、土地资源、水资源、交通条件、区位条件5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因素。
鉴于以上研究,项目组首先在陕南三市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移民安置点进行调查访问,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选了一些影响因子,然后从汉中、商洛、安康的政府机关和高校中邀请了10位移民问题研究专家,对初选指标进行取舍和修正。专家组根据陕南自身特点,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相关要求,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可量化性,经过反复研讨和修订,最后选取了5个自然指标(高程、坡度、距河流距离、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距断裂带距离)、5个社会经济指标(距交通主干道距离、人均可耕地面积、距建成区距离、土地利用类型、经济发展潜力)、2个生态指标(距生态敏感区距离、植被覆盖率),共12个因子构建佛坪县移民安置点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1)高程
高程决定了移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基于佛坪县的自然地理条件,低海拔区域农作物耕种条件和居住适宜性优于高海拔地区,所以移民安置点建设应以低海拔区域为宜。结合佛坪县实际地形状况,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2)坡度
移民搬迁后需要相对平坦的土地进行生活和耕作,而陡坡的地区不适宜生产、生活,且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也高,故移民安置点选址应选择相对平坦的土地。依据《CJJ83—199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规定要求,结合实地调研,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表2 佛坪县移民安置点选址适宜性评价(目标层)指标体系
续表
(3)距河流的距离
佛坪县山高水急,易发洪涝灾害,为防止洪水威胁,安置点要与河流保持一定距离。同时离河流太近也可能由于生活废水的排放造成河流水质污染,并有可能对附近水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基于防洪及水质保护的要求,把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4)地质灾害发育程度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是陕南移民安置点选址的一个重要指标,避免当地居民遭受地质灾害威胁是移民搬迁的一个最主要宗旨。结合《佛坪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图》,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5)距断裂带的距离
根据我国《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建设工程应避开主断裂带。依据此标准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6)距交通主干道距离
交通便利,不仅有利于居民生产生活,也有利于居民与外界沟通,增加其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基于安置点选址距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县道等交通主干线的距离,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7)人均耕地面积
拥有土地资源是移民的基本生活保证,也是提高移民心理安全的基本条件[17]。佛坪县大多数移民更多依赖传统农业为生,相对丰富的可耕地可以保证移民搬迁后尽快恢复生产。根据佛坪县目前人均耕地0.127 hm2的具体情况,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8)距县、镇建成区的距离
县、镇建成区是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心。安置点离县、镇建成区距离越近,越易受到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18],越有利于安置点的经济发展。基于距县、镇建成区的直线距离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9)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土地用途规定和国家建设用地划分标准,结合佛坪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和佛坪县土地利用规划图(2016—2020年),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10)经济发展潜力
这里主要指工业及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安置点附近的工厂及旅游景点是吸纳移民再就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移民快速脱贫致富的有力保障。根据地方工业及旅游资源的丰富度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11)距生态敏感区的距离
生态敏感区是指对区域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起决定作用,生态环境变化最激烈和最易出现生态问题的地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极易受到人为的不当开发活动影响而产生生态负面效应,是空间开发中应该避让的区域[19]。根据距生态敏感区的距离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12)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反映了一个区域的植被丰富度和绿化程度,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更适宜人居住。基于佛坪县实际状况,将该指标分级并赋值(见表2)。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将指标体系分为3层,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要素层,邀请上述10位专家依据经验判断,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打分,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和数值,建立判断矩阵。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来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经过反复的调整检验,得到CR=0.055,满足CR≤0.1,符合一致性要求,最后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见表2)。
在要素层单因子分析基础上,运用加权求和综合指数模型计算佛坪县移民安置点选址空间适宜性的综合总分值,公式如下:
×Pi,
(1)
式中,Suit是佛坪县移民安置点选址适宜性综合评价值,m为因子总数,Wi为单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Pi为某单元第i个因子的适宜性分值。
基于公式(1),根据表2中各因子的分级、赋值情况,以单个因子为评价单元,借助GIS平台,对研究区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生成各因子在县域内的栅格分布图,根据相关影响因子的权重,利用GIS的图层叠加分析功能,将各因子的栅格分布图进行加权叠加,然后利用重分类中的自然断点法将佛坪县分为最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表3。依据分区阈值对评价结果进行重分类,得到佛坪县移民安置点选址适宜性分区结果。根据已建26个安置点的地理坐标,通过GIS平台获取了已建安置点在适宜性空间分区图上的表现(见图1和表4)。
表3 佛坪县移民安置点空间适宜性等级体系
图1 佛坪县已建移民安置点适宜性空间分布
由图1可知,最适宜区面积主要分布在椒溪河、蒲河周围的冲积平原上,集中连片于西岔河镇、大河坝镇北部、石墩河镇、陈家坝镇东部、袁家庄镇、长角坝镇北部;一般适宜区多分布在最适宜区的外围,属于坡度较小的丘陵区或山麓地区;较不适宜区零散分布于县域内的中低山区,以西部和北部居多;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岳坝镇、大河坝镇中部、袁家庄镇的东部、长角坝镇的西部和东部。
由图1和表4可知,已建成的26个集中安置点中有10个处于最适宜区,9个处于一般适宜区,4个处于较不适宜区,3个处于不适宜区。实地调查发现,处于最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的已建安置点自然条件较好,地势低平,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断裂带,耕地资源丰富,经济条件较好,生态环境优越;4个处于较不适宜区的安置点虽靠近中心村或乡镇建成区,但其他一些适宜条件不充分,尤其是耕地资源较少,且个别位于生态敏感区;处于不适宜区的3个安置点在选址初期主要考虑了离原居住地较近及地势较为平坦,方便移民回原责任田从事农业生产,但从自然、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指标看,这些安置点选址并不合理,且有较隐蔽的地质灾害风险。
表4 佛坪县已建移民安置点的空间适宜性
移民安置点空间适宜性评价对安置点建设用地的规划与布局具有基础性作用。通过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以提高安置点选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有利于实现安置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研究以陕南佛坪县为例,通过构建适用于陕南移民安置点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得到了空间适宜性评价分区结果,并对已建安置点的空间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1)最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主要沿108国道、G5高速、椒溪河和蒲河展布,且集中于西岔河镇、大河坝镇、石墩河镇、陈家坝镇、袁家庄镇和长角坝镇,其他镇虽有分布,但多呈点状,面积小且分布零散。
(2)已建成的26个集中安置点中有10个处于最适宜区,9个处于一般适宜区,4个处于较不适宜区,3个处于不适宜区。说明大多数已建安置点选址空间适宜性较好,部分安置点空间适宜性较差。
(1)陕南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照“安全便利、有利避灾和脱贫”原则,充分利用最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耕地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布局与结构调整,提高集中安置率;二是做细安置点的选址论证和评价工作,严格限制在地质环境差和生态环境脆弱的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实施移民工程开发,并及早动员这些区域的原有居民早日搬迁;三是做好原有搬迁地的生态恢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尽快恢复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四是充分利用非搬迁区村庄的空置宅基地和闲散地,统筹基层村内部改造以及撤村并点改造,把移民搬迁有机融入到乡村振兴体系之中,挖掘城乡建设用地潜力,有效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水平。
(2)针对佛坪县已建安置点的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建议处于最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的已建安置点,应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区域内产业空间格局,并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对处于较不适宜区的已建安置点,应加强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种不利条件,弥补短板,实现移民的安居乐业;对处于不适宜区的已建安置点建议重新选址,避免移民的二次搬迁。
当然,评价指标只是一个相对的量度,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具有现势性,现今不适宜区可能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在未来则有可能成为适宜区。另外,在构建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时,虽然力求全面反映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限制因子,囿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所选因子还不够系统,因此,移民安置点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有待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