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机械制图》课程过程化评价方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11-06 09:19孙婉婷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考核职业

孙婉婷

(吉林化工学院 航空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2)

为了改变学生考前临时突击复习,课程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的问题,同时为了更好的将工程职业素养培养融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从2014年开始吉林化工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对高职《机械制图》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尝试,并利用在线平台初步建立了混合教学模式。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特点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被定位为学生接触机械知识、接受工程训练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本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训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遵循行业规范标准,为机件和机械设计合理的表达方案,正确地绘制一张合格的零件图或装配图,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负责严谨的职业素质。这是作为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要求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和技术应用性,实践技能培训多于本科学生;又不同于中职教育,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岗位定位高于中职学生,项目活动难度高于中职学生,需要更深的理论知识。

(二) 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然而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吉发[2014]22号)中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机械制图》课程作为发展较早的课程发展至今课程内容已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多画多练多看被认为是学好《机械制图》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上也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传统方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侧重课程知识化考核,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和考查薄弱[2]。受考试形式的局限,《机械制图》课程试卷考试主要围绕着三面视图识读能力和国家机械图样标准相关规定进行考核,而对于学生能否独立为机件或机械设计合理的表达方案;绘制一张合格的零件图或装配图;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负责严谨的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考核和督促无从下手。

2.试卷形式的考核方式没有对学生学习本课程起到足够的督促作用。在教学中同时面临着学生学习热情难以持续的问题,对于考试课程普遍存在平时得过且过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虽然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例,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成绩等,但效果并不显著。往往成了提高及格率方法,反倒降低了课程培养目标。从考核方式上并没有体现出对学生应用技能的考核。

3.受课程学时的限制,为了保证足够知识理论的输入,实践环节被压缩,导致教师角色单一使职业精神教育无从入手。教师只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对于课后习题和实践作图指导的不够,纠正绘图错误的机会不多,导致学生主观轻视动手实践绘图,只注重知识点的记忆,学习方式没有随着进入职业院校而改变。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职业素质教育和培养,作为一名未来的工程工作者应该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一条线、一个线型、一个标注的错误都会导致整个图纸的错误,会使图样失去技术语言的流通作用,甚至还会造成利润损失。学生的细致、严谨、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和行业规范化标准化意识的职业精神目标,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和评价反馈获得。

二、基于课程过程化评价方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 构建《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被称为SPOC即(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3,4],这种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目前教学课时不足和能力培养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笔者所在的《机械制图》课程组建立的混合教学模式+过程性考核的课程教学模式对学生形成了一种从知识到能力循环性提高的教学效果,表1所示,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了课前利用在线平台自主预习,课上教学被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模块,课上理论教学教师根据课前预习反馈情况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上实践课实在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图样绘制的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对学生做出评价和反馈,这些评价最后按一定比例汇总为期末成绩,形成过程化评价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从作用,详见表1。

表1 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对比

(二) 建立线上《机械制图》课程

通过借鉴相关教学研究[5-7],本课程组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建立课程目录,分享教学计划,定期发布课前学习任务,上传微课视频和课件等自学材料,并利用在线测试功能在每节理论课前进行测试问答等活动,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以便于进一步在课堂上的答疑解惑更加有的放矢的进行。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学的过程[8],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今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很有利,但对于高职的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应注意预留一些学生能够完成的自学内容,难度不宜过大。建立线上课程之初,教师需要录制微课、搜集资料、建立习题库,这对教师来说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是却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经过几轮的试运行后,线上课程会对教学有很大帮助。

(三) 构建《机械制图》过程化考核体系

通过企业调查反馈发现《机械制图》课程不仅要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绘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作风,行业标准化意识等职业素质。从岗位需求出发提出对本院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对每个教学模块提出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根据每个模块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编制实践任务。学生在完成模块知识的学习后,在课内实践课上完成实践任务,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巩固消化课程知识,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而掌握绘图技能。建立并实行阶段式过程化考核评价方式[9],根据课程的每个教学模块和教学目标设置一次实践考核评价,及时作好记录,将每次考核结果按比例记入总评成绩。对每个教学模块进行考核,并对学生评价成绩及时记录,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考核与督促。建立讲授-实践-评价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框架和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是对完成实践任务的结果的评价,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的综合评价,如图1所示为《机械制图》课程的过程化评价框架图。

图1 《机械制图》课程的过程化评价框架图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通过线上预习有效的解决了课时紧张问题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本次课程改革增加了实践课时比例,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课时有一定冲击,增加实践课程比例不能单纯地以压缩理论教学课时为代价,这样势必导致理论知识讲授的缩水。为了保证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实践课顺利进行同时缓解教学课时压力,在经过一轮过程化课程考核改革实践之后,课程组对每节课的知识点难度进行分析,利用线上平台在课前分享给学生课件视频等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部分课程知识,布置学习任务,为课上教学提供铺垫,这样课上只需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课上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达到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循环促进和螺旋提升的效果。

(二) 加大实践教学和评价机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改革后加强了实践过程的评价和反馈过程,使教师在课程进行中的职责不再仅注重传授知识点,更多的是实践的指导者,学习的监督者,效果的评价者,还需要及时进行问题反馈。教师根据课程的每个教学模块和教学目标设置一次实践考核评价,及时作好记录,将每次考核结果按比例记入总评成绩。做到一模块一考核,并对学生评价成绩及时记录,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考核与督促。通过课程改革增加了课内实践的课时比例,教师指导实践的责任加重了,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首先,教师要肯花时间与精力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小到每条线型绘制的是否正确,细到尺寸标注是否合理等等都要耐心及时纠正。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并形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养成遵守行业规范标准的行为习惯,这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就在于,这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体现在每一节实践课和评价反馈中。其次,教师具有系统地把握本门课程知识点的能力,能够摆脱传统教材的框架根据工程实际问题指导实践,灵活地组织实施目标教学并指导实践,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

(三) 应注意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

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反馈作为学习的必要环节很多时候做的不充分,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交流问题,教师答疑解惑的机会并不多,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提示,从而深化知识理解提高运用能力。而大多数学生在课后都不能有充分的进行复习和练习,课程改革通过改变教学模式,设置实践任务,提高绘图实践课时的比例,增加了实践任务评价环节,在实践的指导中和在实践任务的评价中完成了对学生的答疑解惑过程,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效果反馈,从而帮助学生在下一个教学章节中总结提高。教学评价和反馈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提高教学效果。

(四) 实践评价应建立适当惩罚制度

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客观、公正、公开,应以学生的诚信为底线,学生的个人参与为基本条件,这关系到评价机制是否起作用,是否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风的建设[10]。如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如实的反映学生的水平,出现浑水摸鱼的学生没有给予相应的扣分惩罚,那将会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另外每阶段的教学评价应做到及时记录、及时反馈,使学生能在评价后有所提高。教师应坚守原则,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本课程作为进入高职学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评价机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后续专业课学习时的态度。

四、结 语

课程组通过学生反馈、学生座谈会和用人企业反馈等多渠道进行了效果调查,反馈的结果显示这种基于过程化考核方式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解决了很多教学问题:首先,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更加牢固了,绘制机械图样的规范性也有显著提高,整个课程学生通过绘图实践-指导反馈-评价总结几个阶段下来对《国家制图标准》已经很熟悉,对于很多学生分不清的各种线型的应用都非常清楚。其次,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一步一台阶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对机件的表达有自己的想法,不再人云亦云,基本建立了合理表达具有一定难度的机件的能力。最后职业素质的培养整体上得到了加强和提高,职业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本课程从平面图形的绘制到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每一个实践环节都需要学生亲手绘制,每一幅图样都必须遵守国家规范标准并伴有考核评价。潜移默化培养行业标准化意识,训练细致、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这对于一名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高职学生,教师需要积极帮助鼓励学生,引导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学习观念。如果线上学习不够课程将无法进行下去,直接反应在实践课学生问题增多,无法画出图样。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很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考核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内部考核
UG软件在机械制图相贯线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职业写作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我爱的职业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