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的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研究

2018-11-05 09:50王梦君��
考试周刊 2018年89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绘本

王梦君��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美术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在促进幼儿全面化、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基于幼儿教育教学经验以及相关教学研究发现,将具有趣味性、开放性、生活化的绘本应用到幼儿美术教学中,对丰富幼儿审美经验、激发幼儿审美情感、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实现幼儿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从绘本在幼儿美术主题活动中的应用意义出发,就基于绘本的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绘本;幼儿美术教育;主题活动设计

一、 引言

绘本(Picture book)又被称之为“图画书”是以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故事讲授与故事内在情感表达的儿童书籍。绘本常以其丰富的画面、精彩的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性,将幼儿带入到故事当中,使幼儿感知故事的喜怒哀乐,影响幼儿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基于绘本所具有的特征,组织开展美术主题教育活动,对提升幼儿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具有积极影响作用,是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与要求的重要手段。对此,提升基于绘本的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科学性与有效性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思考的重点。

二、 绘本在幼儿美术主题活动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绘本以其所具有的趣味性、开放性、生活化、内容丰富性等特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对幼儿学习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用。

(一)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就绘本图画而言,绘本图画所具有的夸张艺术性、色彩丰富性可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绘本阅读热情;就绘本故事内容而言,绘本故事常以幼儿喜爱的动物、卡通人物等为故事主人翁,赋予其一定的人物形象,并从幼儿生活实际入手,进行故事的阐述,从而使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能够与故事主人翁迅速建立关系,实现情感交流,从而提升幼儿在相关活动中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基于《快乐的婚礼中》的幼儿美术主题活动,憨态可掬的小猪形象有效引起了幼儿注意力,在绘本故事欣赏过程中,基于教师有效引导,幼儿对不同体态的小猪形象具有了充分了解,同时基于图画本身色彩搭配,以及图画中潜在各种款式服饰搭配,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 有利于提升幼儿创新创造力

由于绘本具有生活化特征,其故事情节、故事角色多源自幼儿生活。对此,在美术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教师让幼儿通过联想与现象对绘本故事情节进行续编、仿编或表演,不仅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感知绘本故事内涵,也有利于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同时,绘本图画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同样有助于培养幼儿发现美、感知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例如,《青蛙费洛格成长的故事》与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幼儿对“简笔画”的认知与理解,使幼儿在实践尝试中进行创造,实现绘画技能的提升。

(三) 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下,幼儿课程教育教学不仅应注重课程知识的传递,更应注重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实现幼儿多元智慧的全面均衡发展。而将绘本应用到幼儿美术教育教学中,则可有效打破课程教育的局限性,丰富课程教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在绘本与美术互补的情况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小熊宝宝》与幼儿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幼儿感知绘本艺术审美性的同时,对规范幼儿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健康卫生行为、人际交往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 基于绘本的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

在幼儿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促进绘本与美术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绘本应用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在进行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时,应注重活动设计原则的有效遵守,明确主题活动设计目标与理念,保证活动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施的可信性。

(一) 注重美术主题活动设计原则的有效遵守

在進行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时,幼儿教师应以相关规范与标准,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为指导,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实践。通常情况下,一方面应注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遵循,即在进行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时,应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视角出发,探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点、幼儿发展的关键点,立足于幼儿现有经验与水平进行主体活动的设计。另一方面,在进行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时,应注重幼儿美术学科特性的有效体现,保证美术主题活动与美术学科性质相协调相统一。例如,研究发现,美术学科的特性在于通过视觉感知,实现事物本质规律、内在情感的理解,并在理解上进行创造。对此,幼儿美术主题活动的设计需注重对幼儿感知、理解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基于此,在应用绘本开展美术教学时,应根据绘本表现实现幼儿对美的感知,结合绘本内涵强化幼儿美的理解与创造。

(二) 明确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目标与理念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目标与设计理念是保证内容科学、行为准确、过程顺利的重要基础。对此,在基于绘本的美术主题活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主题活动设计目标的明确,实现设计理念在目标设计与内容规划中的具体体现。通常情况下,教室在制定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目标时,需注重幼儿主体性的有效体现,从幼儿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入手,提升活动材料的利用率,给予幼儿活动自主选择与参与的空间。与此同时,应保证目标制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保证活动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实现幼儿在活动中自我价值的体现与自我需求的满足,既不过度干扰,也不过于放纵幼儿行为。例如,在《小蜗牛的新房子》幼儿美术主题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发展规律与实际需求,选择幼儿熟悉或喜爱的绘本故事,根据绘本故事内容与美术课程教育特征,设计多层次活动目标:依据绘本故事中动物的各种形态、色彩,通过有效提问与引导,加强幼儿对色彩的认知与理解;根据绘本故事小蜗牛生活习惯、外在特征,丰富幼儿生活知识,激发幼儿美术学习兴趣;根据绘本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联系实际,通过想象进行故事续编,实现对美的创造,强化对故事内涵与情感的理解。

(三) 基于繪本的幼儿美术主题活动设计实践

美术鉴赏与美术创造是美术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活动内容。对此,将绘本与美术鉴赏主题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绘本欣赏活动,进行幼儿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

美术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的目标:在阅读绘本过程中,对绘本中角色外在形象、造型特征、色彩搭配、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段等具有认知与了解;基于绘本故事情景与绘本故事艺术审美特征,激发幼儿审美情趣,实现幼儿感性经验的调动;强化幼儿绘本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主题活动设计内容与实践方法:首先,确定美术教育活动主题,即“绘本角色造型欣赏”。其次,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选择《逃家小兔》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以多媒体设备为载体,结合《逃家小兔》封面,让幼儿进行观察,并以问题“图像中的动物是什么?”“小兔子与兔子妈妈会发生这样的故事?”为引导,提升幼儿兴趣,实现新课导入。与此同时,根据绘本图画内容提出相适宜的问题,如“图画中有几只兔子?”“兔子的颜色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颜色的线条画兔子?”“你是如何知道兔子是在游泳的?”……幼儿通过一次次图画欣赏与问题回答,对画面造型表现、色彩搭配、图画空间表现等具有了一定的认知与了解,其观察能力等到提升,对“线条”“空间”等美术术语具有了认知与理解。

四、 结论

总而言之,绘本以其所具有的特性与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美术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幼儿全面化、个性化发展的环境下,应促进绘本与幼儿美术主题活动的有效融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幼儿在绘本故事欣赏的同时,实现审美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知幸福。

参考文献:

[1]张琳琳.绘本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美妙邂逅——浅谈绘本的教学优势与成效[J].艺术科技,2017,30(12):407.

[2]陈芊宇.儿童绘本在幼儿园启发式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209.

[3]严戈.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7(12):116-117.

作者简介:

王梦君,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北珊湾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教育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关于幼儿美术“卡纸水彩”特色课题研究
探析剪纸艺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