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四胜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一切真知都来源于正确的感知,学生审题也不例外。我们时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粗心,审题不过细,其实教师在教学中对感知规律的运用不够,是学生审题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遵循感知的协同性,多法结合理题意
感知的协同性是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对象,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因此,学生审题时要做到动口读、动手画、动脑想,多法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协同“作战”,就可以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题意。
动口读。低年级可以培养学生指题轻声读的习惯,做到不添字与不漏字,读顺句子。中高年级可以默读,指导学生重读关键词语,多读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动手画。在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用下划线、圆点、“△”等符号标出问题和条件,用波浪线标出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如“一本书有200多页。小明每天看10~20页,10天能看完這本书吗?”有不少学生纷纷落入“陷阱”:20×10=200(页),10天能看完。事实上,小明10天是不能看完200“多”页的。这一字之差造成的错误,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十分常见。因此在做题时,可以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画出容易引起歧义的字或句,认真推敲,减少错误的发生。由于图示相对于文字信息来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所以教师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在学生读题时,鼓励学生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示信息。如“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左边有4名同学,右边有5名同学,请问她这一排有多少名同学?”教师不妨鼓励学生把文字转换成图示:□□□□●□□□□□,直观的图示让题意清楚,有效地避免了审题产生的错误。
认清感知的整体性,对比分析辨题意
人在感知时的事物总是由多部分、多属性组成,但我们不是把它们孤立开来,单个地去感知,而是凭借过去的经验把它们连接起来,感知为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在教学中有助于把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或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构成一个系统或整体而被人清晰地感知,但是又容易使人疏忽了相似对象之间的差别。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往往把“一堆煤,用去”与“一堆煤,用去吨”搞错,错误的原因很多,其中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感知整体而忽视了相似对象之间的差别。这时教师要把这些相似的题目进行整合,形成题组,进行对比,并启发学生思考:“在这组题目中,有哪些部分是相同的?哪些部分是不同的?区别在哪里?”在对比深思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而且还消除了负面的感知定势,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读题,细心分析,仔细推敲的审题习惯,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利用感知的选择性,强化关键显题意
感知的选择性是指在许多感知对象中,优先地反映某些对象的特征。小学生在感知事物中常常对一些新奇的、有趣的、反复刺激的强成分的事物先选择,而忽视弱成分。如“小红家一年12个月的用水吨数分别是:20、24、26、18、21、26、27、27、25、26、22、20,求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吨?”不少学生错误地列出算式:(20+24+26+18+21+26+27+27+25+26+22+20)÷12,出现这种错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由于学生的粗心,不认真审题的结果。实际上,这是由于12个月和12个数据的强刺激,而让学生忽视了弱刺激成分“平均每季度”。这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感知的选择性,引导学生从无关刺激的背景中突出关键信息,通过设计好板书,突出话语声调,区分字体和颜色,学生交流讨论,分步骤、有层次、多方面地强化弱成分“平均每季度”的刺激,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平均每季度”这一信息,这样学生就都能列出正确的算式:(20+24+26+18+21+26+27+27+25+26+22+20)÷4,比单纯片面强调不要粗心大意,效果好很多。
(作者单位:汉川市田二河镇田二河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