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芮
研学旅行,“研学”是核心,“旅行”是载体。然而,综观当前研学旅行的组织情况,很多组织者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项活动的含义,往往将其办成了“夏令营”“春秋游”“游学”,甚至仅仅是“旅行”。组织者认识模糊会对课程的开展造成极大阻碍,因此,武汉市在试点之初便鼓励学校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定位、实施、评价进行探索。
一、课程定位
“研学”是研究性学习的简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钟启泉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旨在打破分科主义课程的束缚,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转型为“对话中心”的一种课程形式(《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通常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研学是目的,旅行是手段,组织者通常通过旅行中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质是研究性学习,而要通过旅行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课程定位至少要符合三个要求。
1.研学旅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和应用知识
研学旅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教育,旅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研学旅行课程,无论校方、基地还是服务方,都应该把教育放在首位。旅行只是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研学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的一种方法,二者不能本末倒置。学校在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时,其目的地、路线、行程设计都应带有教育性。具体说,设计时要注重“三个必须”:旅行目的地必须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调研路线必须能满足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的需要,行程安排必须留有足够的讨论时间。
2.研学旅行的线路要能创设研究的情境和条件
研学旅行是系统课程,它可以运用文化、经济、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以专题形式呈现,供学生选择。
在创设科研情境方面,一些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大型企业、大型农场、科研院所等更具优势,适合开发针对性研学旅行课程。学校应将旅行线路是否具备创设科研情境和条件作为首选,而不必拘泥于成熟的景区或名胜古迹。比如农耕文化、人工智能等,只要能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选题,能为学生实际观察、动手实践提供机会及工具,能为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课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纳入研学旅行路线。学校也应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生情的研学路线,框定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或弥补学生在校学习不足的选题,如城市学校可选择农耕文化研究路线,农村学校可选择人工智能研究路线,以增长学生见闻,丰富学生知识,为他们动手实践提供机会。
3.研学旅行的教学要凸显“双主”
“双主”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学旅行的教学过程中,导师应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研讨方法,把握研讨中心和主题。在指导学生讨论前,导师应鼓励学生开放性思考问题,而不拘泥于已有经验的束缚;指导学生讨论中,要以倾听代替评价,不预设答案,不评价对错,留足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主求证;讨论后,要认真总结学生存在的知识壁垒或思维误区,并认真查阅资料,在适当的时间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指正和点拨。
学生可以6人一组,出发前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预想研学中可能观察到的事物、结果以及应当选择的研究方法,并预设不同结果出现时的解决途径;旅行途中,要根据实地考察调研情况,尽可能按预设进度完成研学任务,对暂时未完成的任务,要小组讨论确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尤其要探讨意外问题的解决途径;旅行返程后,要收集、整理所有资料,分工合作完成研究报告或其他研究成果,在完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要主动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二、课程实施与评价
1.课程实施的要求
作为一门课程,研学旅行必须利用正常的教学时间开展,这是其与“夏令营”“春秋游”的最大区别。
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胡兴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的操作问题》一文中指出,研究性学习实施途径有三种:单独设置活动课,综合学科课程主题模块,单科性学科课程综合专题(《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5期)。作为一门集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为一体的课程,实施研学旅行时,学校更适宜采用综合学科主题模块,如以科技为特色的学校,可以选择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科技与社会变迁、科技与红色革命等主题课程;而研学基地更适宜采用单科性学科课程综合专题,如自然景观类基地以生态研学为方向,可设置诸如生物描述、生存、遗传、迁徙、变异、栽培等层次的专题。
2.课程实施的程序
一般而言,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七个阶段:知识背景准备;选题立项;组织小组,制订研究方案;实施方案;分析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展示成果;总结反思。
将这七个阶段进一步细化,可以拟出开展研学旅行课程的基本程序:第一,由与学校对接的研学基地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研学课题方向;第二,学校将选题下发至班级,学生根据研究方向或兴趣分组,小组讨论并提交研学选题申请,正式立项;第三,每个小组配备专门的导师对选题进行指导,导师针对学生提交的选题提出建议;第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选题前期资料的收集,并形成本次研学旅行方案;第五,小组导师根据经验,也可联系基地導学人员,指导学生将研学旅行方案做得更具体,更利于实践;第六,行前准备时,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和导师指导下,对本次研学旅行选题的背景、目的、研究假设、步骤等了然于胸,并准备研学旅行所需工具,如观察记录设备等;第七,有条件的学校,在学生出行前,可以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做讲座,与学生交流并提供需要学生自主调查的相关问题;第八,在校方、服务方、基地方的共同配合下,安全出行;第九,在研学旅行途中,每天进行小组讨论,合理规划第二天观察或实践的内容;第十,返校后,小组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或研究性学习作品,提交给导师,并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第十一,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为代表,组间展示,共享收获。在此基础上,对某方面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围绕某一个主题深入地开展持续性研究。
事实上,研学旅行并非我国首创,日本早在几十年前就开设了“修学旅行”课程。我们今天倡导的研学旅行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修学旅行课程的借鉴。笔者倡导的七个阶段十一步程序,正是在反复研读日本第16届修学旅行大赛获奖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课程的科学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应重视过程、体验、应用和全员参与。研学旅行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发展性评价,评价手段应具有多样性。
学生评价应将旅行感受与研学理性相结合。感性方面,以组织分享为主,可采用答辩会、口头演说、展示交流等方法,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了研学主题,能否将研学旅行的体验和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理性方面,可以将学生撰写的研究报告以小组形式向全年级或全班汇报。学校在展示、分享学生成果时,可采取一定的激励方法,如班级内评选优秀成果参与年级展出,学校择优出版学生的优秀作品等。这样既能鼓励学生认真研学,又有利于形成学生成长档案,为综合评价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