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领域拓展“非传统社会工作”
——以社会工作推动女性创业为例

2018-11-04 05:12:26孙中伟王宁
社会工作 2018年4期
关键词:非传统创业者

孙中伟 王宁

一、非传统社会工作的兴起

自1980年代末恢复重建以来,我国社会工作沿着“专业化、职业化、行业化”的方向迅速发展(王思斌,2007)。截止2017年,全国社会工作硕士学位授权点累计已经有148个,本科学位授予高校已达339所;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也从无到有,截止2017年全国已经设立7500多家;据民政部网站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持证社会工作师达28.8万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已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可见,作为专业从事社会服务的学科和职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和服务需求依然巨大。

传统社会工作(Traditional Social Work,TSW)的服务领域主要关注贫困、失业、疾病、家庭、儿童、老年等结构性或个体性的社会问题,其基本宗旨是通过助人的服务过程,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实现案主自立,并最终促进社会正义(Helen,Hugh,Su&Allison,2014)。随着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专业技巧和价值理念正逐渐被经济、管理、咨询、医疗、法律等各个领域所认识到。一种旨在将社会工作从传统非营利领域拓展至商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尝试正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即为“非传统社会工作”(Non-Traditional Social Work,NTSW)。①Phyllis Babrove.Job-Seeking Strategies for the Nontraditional Social Work Student.网址:http://www.socialworker.com/feature-articles/career-jobs/job-seeking-strategies-for-the-nontraditional-social-work-student/,2018-3-28.

所谓非传统社会工作是指社工的服务对象不再完全是老、弱、贫、病、残等弱势群体,工作领域不再是传统社会服务领域,而是利用社会工作的技能、知识和理念,服务于非传统环境下的人群和领域(Scholar,McCaughan,McLaughlin,et al.,2012;Lee W.,2016)。社会工作擅长于理解人类行为、动机,处理个人关系以及解决个体心理困扰等,这些技能无论对于非营利部门还是商业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因此,非传统社会工作的领域极其宽泛,包括企业、商业、医院、消防、警局等,尤其以经济商业等领域为主。非传统领域既为社会工作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施展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平台,也有助于向社会传播社会工作的价值和理念,拓展社会工作的生存空间。当前美国已有多所高校开始探索非传统社会工作,如美国南加州大学已经将非传统社会工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学生不仅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等基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内容,专业方向也不只局限在微观的临床层面,更注重中观的组织层面和宏观的政策层面。②参见南加大社会工学院网站,网址:https://sowkweb.usc.edu/career/non-traditional-social-work.

作为国际社会工作最新趋势,非传统社会工作尚未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事实上,在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中,从事专业对口的“社会工作”的比例仅占16.4%,而从事与该专业相关职业的比例占28.4%,55.2%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工作专业毫无关系(吴鹏森、王慧博,2013),这些学生主要是进入政府或商业部门,但是中国社会工作依然集中在传统的社会保障或社会服务领域,缺乏关于非传统领域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所需知识与技巧的教学和实践。本文以社会工作如何促进和服务女性创业为例,展示社会工作在商务领域的作用和价值。

二、当前我国女性创业的现状与困境

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创业队伍。但由于性别歧视、家庭照顾带来的负担,加之缺乏资金、专业引导等问题,女性的创业之路充满坎坷。

(一)当前女性创业的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是创业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创业公司及投资机构生态的企业服务数据库科伦贝斯(Crunchbase),基于54702家创业公司的数据库统计了女性创始人在创投圈的整体占比,发现2009-2017年期间,在全部获得投资的54702家公司中,有8821家公司至少有一位女性创始人,占比约16%。再看女性创始人占比的历年变化,发现2009年拥有女性创始人的公司占比仅为9%;到2012年,这一比例增长了近8个百分点,由9%上升至17%。不过,从2012年开始,这一占比几乎没有继续增长,保持在17%左右。③The Portion Of VC-Backed Startups Founded By Women Stays Stubbornly Stagnant-Crunchbase News,https://news.crunchbase.com/news/portion-vc-backed-startups-founded-women-stays-stubbornly-stagnant/

受建国后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一直位居全球前列,创业率也相对较高。根据全球创业观察项目“2016-2017中国报告”显示,中国女性创业活跃程度约为男性的70%,相对较均衡。①全球创业观察2016/2017中国报告发布:中国创业活动的质量在提高_教育_腾讯网 http://edu.qq.com/a/20180127/013520.html在2017年3月8日,知名国际支付机构——万事达卡首次发布了“全球女性创业者指数”,旨在衡量全球54个国家(地区)中女性创业者取得的进步与成就。该指数显示,中国女性企业家比例高达30.9%,全球排名第8位;中国女性创业者指数分值为61.3,全球排名第31位。同时,该指数研究表明,中国对女性创业者往往有比较高的接受度(67.8,第27名),同时具备了较高的普惠金融水平(89.7,第27名),这些都对中国女性创业者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②大数据显示:中国女性企业家比例超30%全球排名第8位!_央广网 http://www.cnr.cn/gd/gdkx/20170308/t20170308_523643889.shtml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2015年9月)》指出,中国女企业家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女企业家约占企业家总数的1/4;而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占55%。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人民日报》,2015-09-23.“互联网+”作为新经济的主要载体,弱化了工作中的身体条件要求和工作场所的干扰,降低了创业门槛和增加了灵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女性创业者的需求。阿里研究院《互联网+她时代女性创业者报告》显示,2014年在淘宝、天猫交易平台上,活跃网店中女性店主占50.1%的比例,女性店主的交易规模占总体的46%,开网店成为数百万女性创业者的首选。④阿里研究院.《互联网+她时代:女性创业者报告》,2015-05-21.相比实体店创业,网店创业的成本较低,对于相关的技能学习也更容易掌握,这可以为女性创业赋能。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创业之中,我国女性创业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女性创业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女性创业仍面临着许多曲折和障碍,但我国对女性创业者已有较高(全球第27名)的接受度;其次,生存型创业是女性的首选创业方式。创业之初的女性面临着资金短缺和融资的困难,只能选择规模小、成本低、风险小的创业,且生存型创业能够很好地满足其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双重需求。

(二)当前女性创业面临的主要障碍

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创业,但在创业后生存率方面,女性生存型创业率高于男性,但是机会型创业率低于男性。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机会型创业者受到歧视性的影响,而生存型创业反而会受到社会的鼓励(刘鹏程、李磊、王小洁,2013)。在中国特定的传统文化下,女性在创业的道路上仍面临许多阻碍,其中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的影响、性别歧视、缺乏资金的支持、家庭内部的压力等,简言之,可以概括为五点:即父权文化下的性别歧视、性别歧视带来的融资歧视、家庭照顾的沉重负担、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一,父权文化下的性别歧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男女的性别角色分工定义为“男主外,女主内”,这样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形成了关于性别行为标准的刻板印象。大多数人认为,女性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好孩子,做好家务,不必在工作上有太突出的成就。但当下的社会又对女性怀有双重期望:一方面期望女性能够扮演好家庭主妇的角色,照顾好家庭;另一方面又希望女性能够寻找一份工作来增添家庭的收入(王飞绒,2011)。

第二,性别歧视导致融资歧视。据美国Crunchbase公司的统计,自2012年以来,在所有获得种子轮融资的企业中,全部是女性创始人的公司占比仅为4%-5%,而全部为男性创始人的公司占比超过80%。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女性创业公司在获得资金支持方面处于弱势。2012年到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范围内仅有10%的风险资金投向了至少有一位女性创始人的公司,总额约为459亿美元,占全部风投资金的13%,分布在4600次投资中。①The Portion Of VC-Backed Startups Founded By Women Stays Stubbornly Stagnant-Crunchbase News https://news.crunchbase.com/news/portion-vc-backed-startups-founded-women-stays-stubbornly-stagnant/.可见,投资人对男性创始人的青睐,使得女性想要在创业初期获得足够的创业资本变得更加困难。

第三,家庭照顾的沉重负担。女性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调查表明,14.29%的女企业家认为,家庭比事业更重要,但仅有5.71%的男企业家认为家庭比事业重要(彭捷,2009)。虽然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女权运动,但女性在照顾他人方面仍是主要责任承担者,她们被家务劳动紧紧束缚着。在时间与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女性背负着来自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往往要加“第二轮班”,她们像三明治一样,被工作和家庭紧紧地夹在中间(Froma Walsh,2013:39)。

第四,女性的人力资本相对较低。有研究发现,女性较低的创业技能水平和人力资本降低了其创业率。虽然生存性创业的回报率较低,但风险也较低。由于女性风险规避程度较高,加之女性缺乏创业教育和相关工作经验,使得女性具有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单一的人力资本结构,她们更多地选择从事维持生存的创业活动,因此降低了机会型创业率(刘鹏程、李磊、王小洁,2013)。

第五,女性创业缺乏社会支持网络。机会型创业对社会资本也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女性创业者来说,社会资本的来源一般有3种形式:由配偶、家人和亲戚形成的家庭关系网络,由朋友、老同事和生意伙伴等形成的家庭外关系网络和由私营企业协会、工商联、妇联等形成的社团关系网络(费涓洪,2005)。女性创业的初始资金大多来自家庭存款或亲戚借款,但传统家庭结构对女性照料家务的定位使女性在机会型创业中处于不利地位,她们往往具有较低的家庭财富决策权和支配权,而且不能获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因此很难从家庭关系网络中获得初始创业资金,这是导致性女性机会型创业低比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刘鹏程、李磊、王小洁,2013)。相比机会型创业,生存型创业能让女性获得更多的家庭经济支持,也更能满足其兼顾事业和家庭生活的需求。

三、分析框架:基于社会工作的创业模型

创业是指行动者在一定的商业环境中如何识别机会并利用机会、动员资源、创建新组织和开展新业务的活动(Low,MacMillan,1988;MacMillan,1993;朱仁宏,2004)。创业模型主要包括要素均衡模型和要素主导模型。在要素聚均衡模型中,Timmons(1999)认为,成功的创业活动必须对机会、创业团队和资源三者进行适当的匹配,并且会随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动态平衡。Gartner(1985)则认为,创建新企业就是组建新的组织,因此,他用创业者(创立新企业的个人)、组织(创建新企业的类型)、新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创立新企业的过程四个变量来构建创业模型。Sahlman(1999)认为,创业者应从人、机会、外部环境和其自身的交易行为四个关键要素更好地开发商业机会和创建新企业。在要素主导模型中,Wickham(2006)提出创业活动通常由创业者、机会、组织和资源等四种要素构成,而创业者的任务就是有效处理机会、资源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实现要素间的动态协调和匹配。Christian&Julien(2000)指出,创业管理的核心是创业者与新事业之间的互动关系。Zahra-George模型则将国际创业作为模型的核心,并将国际创业分为程度、速度和广度(范围)三个维度。国际创业受到环境、组织和战略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国际创业的全过程(Zahra&Bogner,2000)。

要素均衡模型强调各创业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关系,要素主导模型则反映一种要素的主导作用及其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影响关系。虽然二者有所差异,但这两类模型都揭示了影响创业过程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揭示了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创业者通过学习来不断改变要素间的关系,实现要素间的动态平衡,最终成功完成创业(Philip,1998)。女性创业受到内部和外部双重因素的限制,导致女性在创业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缺陷:女性受传统文化的限制,社会环境未能提供给女性相对多的受教育的机会,导致女性创业者学历不高,专业技术知识相对薄弱(李琳琳,2008)。再者,女性在创业方面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对于宏观经济社会问题接触较少,视野相对男性较为狭窄,缺乏战略性思考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张继宏,2011)。长期的家庭照顾负担以及性别歧视,使得女性社会网络的多样性、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等方面都弱于男性创业者,对社会网络的建构、发展和运用也弱于男性。

社会工作知识具有普遍的情境适用性,在教学和实务中,经常采用个案、小组、社区的专业工作方法,特别注重评估案主需求、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精准服务,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正义(王思斌,2006:26-27)。这些方法和技巧,在弥补女性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帮助女性创业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基于社会工作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模型(详见图1),该模型将“创业女性”置于创业过程核心位置,然后重点从引导女性创业取向、提升女性创业能力、挖掘女性创业优势、发现创业机会、整合创业资源,以及促进性别平等等多个方面呈现社会工作对女性创业的推动作用。

图1 基于社会工作的创业模型

四、社会工作推动女性创业的主要策略

根据本文提出“基于社会工作的创业模型”,社会工作可以在社会创业、商业机会、创业优势、创业能力和创业资源,以及为女性创业者消除性别歧视这六个方面促进女性创业。

(一)公平正义理念下引领女性投身社会创业

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组织或个人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命的驱动下,借助商业和市场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或满足某种社会需求的行动(Mair、Marti,2006)。社会创业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目标,其价值主张、行动指向与社会工作极其接近(Berzin,2012)。而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加注重平等、正义与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这些领域正是与社会创业的热门领域高度重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创业的主要推动力量,理应引导、帮助女性投身于社会创业。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站在汶川地震后开展“映秀母亲”项目就是社会工作者参与女性社会创业及能力建设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该项目最初的参与者是映秀镇张家坪村在5.12地震中痛失孩子的母亲们,社工在看到映秀母亲善于刺绣的技能和优势后,组织起100位“映秀母亲”(尤其是丧亲母亲)组成刺绣小组,通过刺绣寄托哀思,生产自救。如今“映秀母亲”已经成为汶川妇女自力更生、重拾信心的品牌。通过该项目中社工与“映秀母亲”同行的过程,可以发现社工作为协助者和中介者的角色定位(张和清,2010)。

(二)优势视角下挖掘女性创业的优势

“优势视角”是一种与问题视角相对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优势视角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丹尼斯(2004:4)提出,它不同于以往的问题视角,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多可能性,相信案主所具备的能力和资源足以支持他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从中发现希望的种子,并通过自己的力量达成目标和愿望。所以,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应关注案主的内在力量、优势以及案主所处环境的资源。通过优势视角挖掘女性创业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女性与生俱来的特质,让她们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男性所缺乏的细腻、耐心、能吃苦、有恒心、有责任心、有爱心,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有优秀品质;其次,通过“巾帼圆梦”计划和“双创”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国家、企业对女性创业都十分重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给予女性在创业资金、政策以及学习培训等方面的支持,这也是女性创业的一个优势。在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女性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增强对自己的认可,重拾对创业的信心。因此,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推动女性创业的润滑剂,应借助优势视角来增强女性创业的自信。

(三)赋权视角下提升女性创业的能力

罗伯特·亚当斯将赋权界定为个体、团体和社群掌管其境况、行使其权力并达成其自身目的的能力,以及个别和集体地,能够借此帮助自己和他人将生命的品质提高到最大限度的过程(孙中伟,2013)。在该定义中包含了三个重要的要素:人们的能力,人们行使权力的过程,以及人们的成就(Robert Adams,2013:20)。对女性增权主要从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这三个方面入手。社会工作者帮助女性创业者赋权的过程,也是让她们主动参与创业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唤醒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让女性自主争取创业机会和创业贷款,实现自我赋权。2017年,在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女性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主办,上海海蕴女性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承办,携程旅行网作为平台支持的上海市妇联公益创变客“妈妈佳游”计划举办了《语言形象与传播力》和《形象与礼仪》的公益培训,为女性教授商务礼仪,提升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孟加拉国和印度早就出现了由民间女性自发成立的女性自助组织,她们面向社会争取贷款、培训机会并发展商业人脉关系,组织内部成员也会出资形成贷款基金满足组织内部成员的借款需求,所有成员共同担保贷款的偿还(李翠文,2016)。鉴于以上经验,社会工作机构应加强和妇女组织、商业协会的合作,积极倡导并扶持女性创业自助组织的建设,通过组织赋权来实现自我赋权,这是体现女性独立意识的一个重要举措。只有当女性真正感受到赋权带给她们的力量和影响,她们才能在今后的创业和生活中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益。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借助赋权视角来提升女性创业的能力。

(四)需求视角下帮助女性发现商业机会

社会工作者在为女性创业者提供服务之前必须先对她们进行需求调查,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预估分析,提出合理适当的计划方案,以利于帮助她们找准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商业机会。比如,社会工作者长期扎根社区,能够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社区商业“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备受推崇,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也能帮助女性在社区商业创业中获得更多资源,结合女性创业者的特质,可以在家政、洗衣、生鲜和生活品配送、社区电商这四个方向来发展开拓社区商业“O2O”。社区商业“O2O”既能满足女性创业的需求,又能实现人与社区、服务相连接的目标,打造智慧和谐社区。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借助需求视角来发现女性创业的机会。

(五)资源整合视角下凝聚女性创业的资源

社会工作服务的购买单位是政府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为使所购买的服务项目取得良好的绩效,购买单位在一定情况下会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整合国家政策、社会资金、学术机构、企业、非盈利组织、家庭资源和女性自身优势等有利资源和便利条件,按需提供给女性创业者,开展对女性的创业帮扶。在美国华盛顿有一家名为社区自助联盟(C.A.S.H.)的非营利机构,该联盟提供了一个多层次扶持系统,为女性提供教育培训、小额贷款等形式的微型金融服务,向女性创业敞开扶持的大门,帮助她们从社区中走出来创办小微企业。还有,加拿大妇女基金会为妇女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WRED)提供500美元到5000美元的小企业贷款(Guiler-Delahunt、Bennett.,1996)。此外,社工可以通过建构“企业+学术机构+非盈利组织”的模式,帮助女性获得更多关于管理教育的学习机会、人脉以及创业资金支持,“巾帼圆梦”计划就是高盛集团与90多家学术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的项目。因此,资源整合视角是社会工作推动女性创业的指挥棒,可以借助资源整合视角来提高女性创业的成功率。

(六)通过社会倡导为女性创业带来公平环境

实现两性平等也是社会工作的主要追求之一。社会工作可以通过社会倡导为女性创业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Kiboro、Gakuru、Misaro,2014)。前文已经指出,当前制约女性创业的障碍之一便是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包括对女性能力的质疑、对家庭分工的偏见,将女性的角色限制在家庭和服务性工作中(俞钰凡、余建年,2004)。这导致女性在创业过程中,缺乏自信、缺乏抱负,难以获得投资人的认可,导致融资困难。因此,促进女性创业首先需要为其创造一个平等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在社会层面,社会工作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宣传性别平等,反对职场性别歧视;在家庭方面,社会工作可以发挥专业技术,通过直接为遭受严重性别歧视的女性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使其从家庭桎梏中解放出来(Pivoriene、Bardauskiene,2016)。

五、结语与建议

随着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作用被社会广泛认可,社会工作进入商业等非传统领域已是必然趋势。创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却是一次艰辛的旅程,女性创业尤其如此,而社会工作所致力于改变社群生态,促进两性平等和个体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帮助女性创业过程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根据以往创业理论对女性创业的分析和社会工作理论参与女性创业的优势,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社会工作的创业模型”,分析了女性创业者的优势、不足和困境,然后从六个方面阐释了社会工作如何促进女性创业。具体做法是,在公平正义理念下引领女性投身社会创业;在需求视角下帮助女性发现商业机会;在优势视角下挖掘女性创业的优势;在赋权视角下提升女性创业的能力;资源整合视角下帮助女性链接创业资源,以及通过社会倡导为女性创业带来公平的两性环境。

推动女性创业,只是社会工作进入非传统领域的一个尝试。此外,社会工作还可以进入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援助等工作,这已经发展成为相对成熟分支学科——企业社会工作。社工在企业中主要把社会工作知识、方法与管理学、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学等管理类知识相结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开展工作,弥补传统管理学忽视人的心理、精神层面需求的不足,从而加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黎斌、张福东、邹强,2010)。由于社会工作善于捕捉服务对象的需求,社会工作还被雇佣至市场部门,从事推动用户关系和用户研究的工作;由于社会工作注重平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非常适合从事公共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在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社会工作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的追求,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

因此,拓展非传统社会工作,无论对于社会工作毕业生的就业,还是专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第一,通过进入非传统领域,可以极大地扩展社工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虽然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在商业领域,但是他们的这种就业是被动的,专业技能和理念也被抑制,无处施展。在非传统社会工作的推动下,社会工作毕业生可以主动寻求专业价值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增加就业机会和职业匹配性。第二,通过进入非传统领域,可以极大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资源空间。当前社会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三部门,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均非常有限,而且高度依赖政府资源或社会捐赠,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社会工作的发展。而在非传统领域,拥有大量的机会、资源,社会工作的介入,为获取这些资源提供了可能。第三,通过进入非传统领域,为社会工作带来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为社会工作教学和理论研究提供了素材。传统社会工作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非营利领域,而对商业领域涉入甚少,因走出“舒适区”,跨界开展社会工作,将为社会工作带来新的理论机遇。

当然,我国社会工作教学和培养,远远不能胜任非传统领域的需要。虽然社会工作学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一直局限在非营利和社会服务领域,现有的教学体系也是根据社会服务的需要而设计的,理论素材和教学案例相对单一,不利于培养综合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因此,社会工作如果要迈进非传统领域,首先要在教学环节进行革新以面对非传统工作环境带来的挑战。具体建议主要有五点:

第一,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根据市场需求做调整,同时可以尝试与本校的特色专业合理嫁接。人才培养成功与否最终要靠用人单位来检验,通过经常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本专业人才的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及培养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要。人才的供给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才能顺利地实现就业。社会工作专业针对目前就业形势不好、专业机构和岗位缺失的现况,可以有意识地调整毕业生就业方向。比如说将目光投向非传统领域,学生通过学习管理、营销等课程,增加自身的知识贮备和技能。此外,在社会工作的起步期,也可以考虑与本校的特色学科专业嫁接。例如大连某高校在计算机软件方面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增加一年学制和一定课时量,在专业调整中形成了“社会工作+软件技术”五年制本科双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拥有两个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在新兴专业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与传统专业人才相比又添加了新的元素,十分符合当今市场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在就业竞争中将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刘玺明,2011)。

第二,在专业课程中,增加企业管理、创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更加接近市场的内容。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社会工作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人力资源或行政工作,但是他们在本科或硕士阶段,从来没有修过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这使得他们在求职时处于劣势,而在工作中,还要花很多时间进行理论和操作的学习。

第三,在专业实习的环节,鼓励社会工作的学生进入非传统领域完成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培养的标志,但是现有实习规定要求他们只能选择有资质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进行实习,但是大部分学生实习之后,也不会从事类似的工作,这就造成了经验和技能的损失。因此,应该鼓励社会工作学生进入企业或政府部门进行实习,但需要其报告如何在该领域应用或施展了社会工作的方法。

第四,在学术研究上,应该更加注重宏观分析和对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整体性把握,避免陷入琐碎的细枝末节。社会工作服务的前提是需求评估,这决定了社会工作实践通常是以关注个体需求的微观方式呈现的,但是过于关注个体,会使得社工的宏观关怀不足,在解决结构性问题和推动社会变迁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第五,避免陷入狭隘的专业主义。总体上看,中国社会工作正在不断地专业化和职业化,这虽然有助于提高社会工作的规范性,以及与国际社会工作的接轨,但是过于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就会束缚社会工作在其他领域探索的脚步,妨碍社会工作知识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迁移,非常不利于社会工作在非传统领域的拓展。因此,在非传统社会工作的探索时期,尤其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社会工作与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避免陷入狭隘的专业主义。

就全球来看,非传统社会工作依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几乎没有。作为国内首篇介绍非传统社会工作的论文,本文只是从理论上阐明了社会工作“介入女性创业”的优势,但是社会工作在非传统领域究竟表现如何,能否赢得市场和社会的认可,依然有赖于社会工作同仁的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非传统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4
趋近化理论对于非传统安全话语的阐释:一个案例研究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43
互联网创业者
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2
依托国际组织 保障我国非传统安全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1:50
给可穿戴设备创业者提个醒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7
从职场高管到创业者的一年
创业家(2015年3期)2015-02-27 07: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