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扬茂,许才军,刘 洋
(1. 武汉大学 测绘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 武汉大学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3.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AR, InSAR)是正在发展中的极具潜力的大地测量技术,它能够全天候、全天时获取高精度、连续覆盖的地面高程、地表形变及其物性变化信息[1]。近30年来,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已在地形测绘、全球环境变化(冰川消融、冻土退化、冰川漂移、极地冰层变化等)、灾害监测评估(地震地壳形变、火山运动、山体滑坡、区域地面沉降等)、能源资源勘查(油气田开采、矿产资源开采、二氧化碳地下存储、地下水抽采等)等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雷达干涉测量作为独特的基于面观测的空间大地测量新技术,可有效补充已有的基于点观测的低空间分辨率大地测量技术,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甚长基线干涉(VLBI)和精密水准等,是一种经济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手段[2]。
随着雷达干涉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和高素质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高校陆续开设了“雷达干涉测量”课程[3-5]。本文以武汉大学开设的“雷达干涉测量”课程为例,详细介绍该课程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武汉大学的“雷达干涉测量”课程是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开设在大学三年级。该课程以雷达干涉测量的新成就和新发展为着眼点,着重阐述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与主要实现算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整体了解雷达干涉测量的发展概况,掌握扎实的雷达干涉测量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在将来的岗位上从事雷达干涉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并为进一步研究相关地球科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雷达干涉测量”是一门具有明显学科交叉特点的课程。雷达干涉测量本质上是一门应用技术,需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体现其价值,其学科交叉性主要体现在:①测绘遥感学科,其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测绘遥感技术,以此来强化信息化测绘的学科内容;②雷达技术学科,包括通讯工程、电子电气工程、雷达工程等专业,它们将雷达干涉测量作为一种外延技术;③地球科学,如地球物理、自然灾害、水文地质、地球环境等学科,雷达干涉测量可为其提供一种经济的空间对地观测新途径。因此,目前开设“雷达干涉测量”课程的学校既包含有传统测绘类院校,如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也包含有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相关院校。
“雷达干涉测量”课程是一门知识迅速发展中的课程[1]。目前,雷达卫星的成像模式呈现多元化态势,如我国高分三号雷达卫星,它不仅包含有传统的条带、扫描成像模式,而且还可在聚束、条带、扫描、波浪、全球观测、高低入射角等多种成像模式下自由切换,这些不同成像模式数据的干涉处理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而且,传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趋于成熟的同时,延伸发展出永久散射体干涉(PSI)、短基线集干涉(SBAS)、层析SAR(TomoSAR)、分布式干涉(SqueeSAR)、方位向干涉(MAI)、偏移量跟踪和极化InSAR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不断拓宽雷达干涉测量的应用领域。此外,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在进一步深入,建立了更为严密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等。掌握这些最新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发展动态将大大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体会到雷达干涉测量应用的巨大前景和价值,从而以更高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雷达干涉测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体现在雷达图像的可见性、雷达干涉测量数据处理过程的现势性、雷达干涉测量处理结果的解译、雷达干涉测量处理软件使用和面向特定领域的应用等方面。“雷达干涉测量”课程无论在基础算法,还是在软件工具运用上都重视技能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6]。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全方位接触雷达干涉测量的各个环节,在大板块的课堂理论教学结束之后,安排有相应的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开设的“雷达干涉测量”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原课程教学大纲安排有45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9学时。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按照“武汉大学2017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课程组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新课程大纲将总学时调整为3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6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
“雷达干涉测量”是一门现势性、发展性很强的课程,为了适应国内外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制定“雷达干涉测量”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时,着重论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雷达干涉测量的关键算法实现和应用为重点,并充分反映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当前发展前沿。测绘工程专业“雷达干涉测量”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见表1。
在课程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案,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转换主体,让学生“从做中学”,构建起新的实践教学模式[7]。根据测绘专业“雷达干涉测量”教学内容的需要,本课程设置有3个实验(见表2)。通过6个学时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雷达干涉测量的关键算法及实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
表1 “雷达干涉测量”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表2 “雷达干涉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作为一门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课程,“雷达干涉测量”在各个学校开设的时间不长,目前还没有一本或者一套完整的适合测绘工程专业的教材。多数院校所使用的“雷达干涉测量”教材[8-10]编写于本世纪初,而雷达干涉测量本身则随着相关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致使教材中的内容明显滞后,许多最新的技术方法和知识,如目前热门的宽幅SAR、子孔径干涉、时序InSAR、极化InSAR等,都未能及时编入教材。
因此,为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学习,当务之急是编写一本或一套,以“复合型、宽口径、高素质”为原则,适合测绘工程专业特点的“雷达干涉测量”教材。新教材应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着重介绍雷达干涉测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真正反映现今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内涵,保持教学内容的现势性,以利于承前启后,加速雷达干涉测量学科的发展。
“雷达干涉测量”课程的基础先导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此外还涉及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高级程序设计等课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对部分相关基础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入,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补讲部分先导课程的内容。例如,在SAR工作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任课教师通常需要补充脉冲压缩技术、合成孔径技术、雷达成像原理和实现算法等微波遥感方面的知识;在SAR影像配准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顺利的编写出影像配准参数求解程序,通常需要补充最小二乘平差和粗差探测等测量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限教学时间内的教学进度安排。因此,对于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应事先对相关先导课程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为课程学习储备足够的背景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任课教师提供的参考书目在课前进行自学、课后进行扩展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此外,部分先导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应有所改变,应更加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随着学校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步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然而,尽管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将课堂上文字叙述不变的内容用幻灯片或动画展示出来,但是如果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仍然会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现象,从而导致师生互动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程组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采取在每个知识点后引入相关文献资料,将以往的习题部分改为文献阅读与专题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将书本知识讲授与文献阅读相结合,既强化了学生动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其表达和演讲能力[11]。
同时,由于“雷达干涉测量”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实际经验,导致对某些内容难以理解,为此,课程在完成理论教学后,安排有相应的实验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启发、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在“雷达干涉测量”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组形成了集“课堂讲授、自主学习、创新性实验”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当前全球雷达干涉卫星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国的雷达干涉卫星的迅速发展,雷达干涉测量在众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雷达干涉测量”课程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给出了测绘工程专业开展该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可为相关院校开设该课程提供有益参考。为了适应现代测绘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高级测绘专业人才,“雷达干涉测量”课程教学仍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紧跟行业和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