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
(1.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 涪陵 408100; 2.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16; 3.天津市生物质类固废资源化技术工程中心,天津 津南 300350; 4.成都市全立达畜牧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养殖畜禽已成为贫困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但受制于畜禽品种、养殖规模和环境保护等因素,贫困地区养殖业处于“慢”发展态势,而且传统养殖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业也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的重要难题之一。针对贫困地区的养殖模式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之所需,本文阐述制约二者的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路。
散户养殖是贫困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的养殖模式,农户分散养殖不仅仅是出于经济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家庭的生活所需,如农村养殖年猪等。分散养殖形式粗放,农副产品可作为部分日粮的替代品,生产效率低下,自家劳动力的人工投入不计作成本。分散养殖的猪等多以圈养为主,也有部分山区将猪拴养,羊、牛多以放养为主。
农户养殖几头(只)至10几头(只)畜禽,养殖户多依靠从业经验处理生物安全问题和养殖中的突发事件。小规模养殖生产效率较低,容易受病疫、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抗风险能力不强。
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资金投入大,实行周批次生产,或者先进的三周批、四周批等。规模化养殖需要科学管理,实现全进全出,需要有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设施养殖环境实现了自动化控制,饲喂也采用了自动料线系统,如图1所示。规模化养殖需要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到农村进行投资,一方面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的渠道能够减少基建和土地租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的农户快速脱贫致富而不返贫。
图1 规模化猪场自动饲喂系统
养殖需要消耗大量日粮,产生大量粪便和污水,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恶臭物质。虽然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效率和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但是使用不当会造成药物残留,而且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粪污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1]、地表及地下水污染[2-3]、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4]。
养殖污水不达标排放将导致周边水源的水质发生变化,进而带来众多负面影响。猪场废水含有大量氮磷等物质,化学需氧量(COD)超标,随意排放可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如图2所示。废水中的氮素通过迁移转化能够形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如果污染了饮用水则会更快、更直接地影响人畜健康。而且,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粪大肠杆菌、寄生虫等,进入水体也容易诱发传染性疾疫。
图2 污水地面径流造成的环境污染
目前已知养殖场恶臭物质中含有硫化物、氨气、吲哚、粪臭素、有机酸类、酚类等230余种,恶臭物质间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畜禽场臭气的产生和作用机理,如图3所示。养殖和粪污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能够刺激动物的神经系统,损伤呼吸中枢,并且能够引起呼吸道损伤。
图3 养殖场恶臭物质的形成
具有净化和降解作用的土壤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不仅承担着本系统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任务,同时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土壤污染一旦产生,会影响到其他与其存在物质和能量传递的部分。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难治理性、累积性等,而且具有不可逆的特性,清华大学钱易院士称土壤污染的自然修复一般需要80年甚至上百年来完成。早期养殖业抗生素、激素、重金属类添加剂的滥用,导致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未被利用而残留下来的这些物质,加上不合理的配施制度,就有可能会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抗生素及激素污染以及微生物污染,因此,从养殖的源头上控制相比于土壤修复更容易一些。
日粮中的添加剂和激素类药物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动物的发病率、提高畜禽产品的产量,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品质的问题。所以,生猪产业上提出了无抗养殖的理念,现阶段即便是做不到完全的无抗养殖,为了能够满足食品安全的问题,养殖企业仍需要按照药品的使用规定,按期进行药物的注射,同时确保满足规定的停药期。
197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得农户养殖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其中养猪业逐渐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禽养殖早期很长一段时间是农户增收的副业,所以在“十二五”之前,生物安全措施和养殖技术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便于养殖和日常种植劳作,早期的养殖场在选址、建设、管理上往往顾此失彼,导致养殖场极易受到疫病的侵扰,这些生物安全措施缺失或不健全的养殖场只要遇到传染性疫病则往往只能坐以待毙。
虽然我国的养殖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现阶段散养户和养殖大户占绝对优势。散养户的生产组织有很大的盲目性,虽然具有体量小、易进易出的优点,但是同样存在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缺点,市场价格高位则一哄而上,一旦遇到养殖低谷期则会全线退出,重创养殖业,所以我国养殖业呈现“波浪式”的发展态势,特别是生猪产业呈现出典型周期性的“蛛网效应”[5],这给国家的监测工作带来难度,导致不能及时全面地给予养殖业资金扶持。
我国早期建设的畜禽场往往由于企业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环保工程建设等不能做到科学合理,而且当时环境保护也并未提升到现有重视程度,所以众多的养殖场虽然成为了重要的肉蛋奶的输出地,但也成为了重要的面源污染源。由于实用型粪污处理技术并不全面以及运行成本的制约,很多养殖企业的粪污处理设施形同虚设,而且部分企业的沼气工程建成了“开机迎领导、关机送领导”的长期闲置基础设施。另外,“十三五”之前我国行政部门重视早期的环评,但是对建设过程中和运行期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新建的大型畜禽养殖场,重视选址、建筑设计、自动化环控系统配套、生物安全、环保达标等各产业环节,虽然不是所有企业能做到完全的种养结合,但是企业也会做到达标排放,所以从整体角度看,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反倒容易成为环保关注的重点。
2004年国家环保局对23个省、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其中90%的养殖场未通过环评[6],80%左右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治理措施。在我国,畜禽粪便很长一段时间被用作农用有机肥,但是随着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大,大量粪便集聚,养殖场周边没有足够的土地消纳过量的粪污,特别是贫困地区耕地更少,环境压力更大。贫困地区养殖业规模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阻碍养殖企业自身的发展。现阶段,随着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群众对于养殖场的投诉越来越多,主要以污水、臭气的投诉为主,所以,企业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需要提高环保意识,以产业和环境双赢为目标。
随着农户对于农业生产卫生条件要求的提高,农村的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即便从事农业生产也不愿继续沿用带有恶臭和致病微生物的粪肥,导致种养进一步分离,可作为有机肥施用的粪便反成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源,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体健康和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种养分离导致农业部推广的“猪-沼-田”“猪-沼-林”等绿色模式不能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环境脆弱,更需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土地的承载力来确定配施制度,从而确保粪肥的资源化利用。
传染病需要传染源、途径和易感动物,其中传染源会产生变异,所以对于传染病的“防”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养殖模式截然不同的是,现代养殖模式以良种化、标准化为前提,选址上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养殖上尽量做到无抗、无添加剂等,从而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现代新型生态模式需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尽可能做到没有死角。而且,新型生态养殖模式依靠配套的自动化系统,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这一疫病传播途径。
我国各省市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等生态模式都注重粪便的资源化管理,遵循产业链中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既护航了养殖业的发展,也提高了种植业的经济收益。养殖场设计上首先需要做到雨污分流,确保污水减量化;尽量采取干清粪模式,从源头上减少水的使用量,对于改建养殖场同样需要做到以上两点,从而降低环保系统的负荷。厌氧发酵后的沼液也需做好储存过程中隔降水设计,确保肥水不增量,肥效无外源水注入而降低。营养物质丰富的干粪可用于食腐昆虫的养殖,如黑水虻[7],一方面能够获取动物蛋白,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粪污的减量化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将生产的有机肥用于林业和果业生产高品质产品,如图4所示。
图4 生态产业链构系图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养殖场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养殖废弃物的管理、确保环境不遭到破坏迫在眉睫。现在国内大型养殖企业已经有很多致力于全产业链的打造,产业发展思路发生巨大转变,渐渐树立了产业链绿色发展的观念,各产业环节从业人员环保意识有所提高。另外,养殖领域需要从基层严控添加剂、兽药的使用,尽量做到无抗养殖,从源头上“控”,确保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
养殖业的工作牵涉到畜牧、环保等多部门,各部门间职能交叉而且标准往往不统一,容易造成工作效率打折扣。相关职能部门之间需要理清职责,建立长效的约束机制,实现齐抓共管,加大对养殖场用地审批,做好环境评价工作,建设过程中及时进行回访和监管,投产后要纳入环保监测范畴,对粪污的资源化和废水的达标排放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管。贫困地区养殖业和环境的健康发展,更需要多部门之间协调好,从而确保绿色协同机制的实现。
养殖业的快速规模化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态势。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不同的养殖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虽然都能增加从业者的经济效益,但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则必定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养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养殖场的废物资源化利用问题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同时还要增加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和检测系统的建立,从而确保养殖业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