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资源勘查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8-11-02 01:00胡秋媛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技术型勘查理念

胡秋媛,李 军

(1.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油气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61; 2.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 山东 东营 257061)

近年来,现代高等教育正向着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迈进。伴随其快速发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研究热点[1-2]。资源勘查工程是我国传统的石油类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具备石油、天然气地质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地质人才。但是,在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劲势头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需求标准,高校-企业-政府间的合作发展遇到瓶颈,不能形成校企政深度融合、互补反馈的协同育人发展态势,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稳定、持续性提高。因此,不断探索与实践资源勘查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当前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与任务。

本文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系统分析当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借着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契机,积极探索与实践OBE工程教育的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围绕课程设置优化、三维能力提升、产教融合发展、双师型师资培养、评价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和改革;面向黄河三角洲黄蓝战略与东营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依托行业特色与地域优势,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一、应用OBE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国内人才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教育亟待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以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从而向生产服务一线输出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推动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实现办学思路的根本转变,要将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从而实现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和创新驱动能力的全面提升[3-4]。而在此转型发展中,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然的人才培养定位。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又称为“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其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反向设计教学实施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预期目标[5]。OBE理念代表了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清晰涵盖与聚焦了工程教育的全过程。20世纪80~90年代早期,OBE教育理念在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美国、澳大利亚等,他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基于产出分析反向设计学生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评价体系,从而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6]。基于OBE理念,教师应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以提升技能为主要目的,以教育产出为驱动力,在对学生学习效果构建清晰架构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和保证学生达到教育目的,从而提升其学习的有效性。显然,这与传统的以教学内容和教育投入为驱动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OBE理念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关键意义。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拥有资源勘查工程等石油特色专业,地处“黄”“蓝”两大战略在黄河入海口的交汇城市——东营,近年来一直积极融入黄蓝经济区建设,为区域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但是,2014年以来,伴随东营市转型发展的强劲势头,区域经济对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旺盛,目前本地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技能水平、专业教育不能与行业发展无缝对接,培养规格、培养质量仍不能有效满足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因此,面向黄蓝战略与区域发展,将先进的OBE教育理念引入教学,以技能提升为目的,以教育产出为驱动,围绕课程设置优化、三维能力提升、产教融合发展、双师型师资培养、评价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与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性的研究与教改探索也变得十分紧迫而且特别重要。

二、构建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基于OBE教育理念,以技能提升为目的,以教育产出为驱动,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和能力创新的过程,针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拟构建一种师生、校企良性互动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成果为导向,优化设置课程体系

“3+1”模式曾是国内高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举措,随着社会对高校应用型技术人才标准不断提高,该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次研究中,对该模式充分扬弃,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主线,完善“选人、育人、用人”的培养系统,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就业质量,达成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多方共赢。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要突出“应用导向”,理论学习与能力锻炼要强调“实用”“好用”“够用”。因此,笔者提出“6*1*1*1+1+1”模式,即:前6个学期的在校学习要充分整合行业、企业、职业的需求,第7个学期由企业进行工程实训,第8个学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图1)。在该模式中,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学习”—“专业技术实践”—“综合创新实践”4个阶段的阶梯式课程体系。其中,在专业基础知识阶段,第1学期分别安排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为学生做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导论,使学生对行业动态及大学生涯有一个宏观架构,激发其学习兴趣,第2学期为学生开设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与地史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并在假期安排2周的地质认识实习,反馈指导本阶段的学习。在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依据企业岗位需求,为学生设置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课程,同时开始涉及不同专业方向的少量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此外,充分依托地域优势,第4学期与周边企业合作开展2周的油气勘探实习,考查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成果。在专业技术实践阶段,为使人才培养质量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发展的需求,第5学期主要设置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核心专业课程,第6学期则动态设置一系列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也可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适当进行学分置换,此外,暑期安排了为期6周的综合地质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成果,树立专业信心。在综合创新实践阶段,主要设置毕业设计、油田地质实习(6周)、顶岗实习(6周)3个环节,其中,毕业设计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大量引入企业导师和生产实践选题,渗透贯穿第7和第8学期,在此基础上通过过程把控持续改进教学效果。“6*1*1*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本质上是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体系,以实际问题与现实需要为引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将与行业相关、企业相关、职业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入日常专业教学与常规学生活动中,使专业学习与行业、企业、职业要求无缝对接。

图1 “6*1*1*1+1+1”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技能提升为目的,打造三维能力模型

基于OBE理念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应以技能提升为目的,打造包含专业能力、过程能力和行为能力3个维度在内的综合能力模型,即“三维能力模型”。模型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上述3种能力的共同提升,均衡发展,培养基础扎实、能力过硬、技能卓越的地质工程师。专业能力培养实行“强核心、宽基础、重技术”的基本思路:一方面保证学生基本专业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即学生需具备油气地质相关的基本专业素养,同时要具备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另一方面强化专业能力的核心地位,并通过实践应用不断适应岗位技能需求,能够让学生进入企业后直接适应各类油气地质与资源勘探相关的工作岗位。过程能力则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学生自我认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为能力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政”协同育人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高校需要进一步开放办学,将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导向转向社会行业需求的成果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建立高校主导的“校-企-政”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最佳选择之一。在此种育人机制的探索中,应突出学校-企业-政府“三主体”的合作模式,使教育与产业一体化管理,学校与相关企业(或行业)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开展教学建设、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规律、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发挥理论教学研究优势、企业(行业)提供实践教学训练,政府则提供配套政策支持,使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学校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标准高度契合,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从而实现“人才共育、校-企-政共赢”的良性互动局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已逐步探索建立了“油-地-校三方共建”的合作办学模式。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探索,实现校-企-政三方的深度融合,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与共赢;另一方面,依据行业、企业自身的标准,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要求,专业教育、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有机融合,让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更接地气,从而更加有效地缩短学生毕业与学生就业间的距离。

(四)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配备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这便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OBE工程教育理念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多个维度的核心能力。笔者将“双师型”高校教师的核心能力界定为基础性、发展性和服务性3个维度,其中,基础性核心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自主发展与反思能力,发展性核心能力包括创新教育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而服务性核心能力包括实践指导能力、职业指导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目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分别与日照四维地理信息公司、山东天元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合作方式。基于此,本文提出“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创新探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一方面,高校可定期选派部分中、青年教师进入合作单位进行短期实践,使教师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快速成长,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宏观掌握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及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方法,并将实践所学及时反馈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反过来,高校也可聘请企业骨干与技术精英来校任教,将行业与企业的先进理念、技术方法等引入高校日常教学,培养更符合行业发展、企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从而与区域经济发展顺利接轨。

图2 基于OBE的专业内部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

三、结 语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伴随国际教育认证工作的持续、稳步推进,OBE理念已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将OBE理念引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二者有机融合,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行业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为载体,优化课程设置,强化能力提升,打造双师型队伍,创新评价机制,高效发挥校-企-政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进一步助推与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技术型勘查理念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