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玲
(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 朔州 036006)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高血压的一种,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为头晕、失眠、乏力等[1]。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造成的,但其具体的病因无法明确,导致其治疗困难。同时,原发性高血压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等,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当患者发生原发性高血压时,其动脉舒张压与收缩压均高于正常水平,出现多种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2]。临床上,常使用药物治疗手段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本文对我院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探究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98例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47例与51例。其中对照组的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与22例;年龄在4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85±3.61)岁。实验组的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与29例;年龄在47~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6±4.08)岁。所有患者均具有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且熟知本次调研,并表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治疗,治疗方法为: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每天服用1次,每次20mg。
1.2.2 实验组 给予实验组患者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治疗方法为: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每天服用1次,每次20mg。并且服用厄贝沙坦片每日一次,每次0.15g[3]。
对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进行分析。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有效、无效,当患者的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在20mmhg以上或者恢复正常,则为显效;若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幅度为10mmhg~19mmhg以内,则为有效;若患者的收缩压无变化,或者下降幅度小于10mmhg,则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运用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6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生活质量对比(±s)
收缩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7 106.56±8.76 91.55±3.39 170.52±11.79 141.69±11.62实验组 51 106.78±9.07 80.98±4.56 170.61±11.08 120.73±10.82 χ2值 / 0.1219 12.9334 0.0389 9.2467 P值 / 0.9032 0.0 0.9690 0.0组别 n 舒张压(mmhg)
原发性高血压表现为动脉舒张压与收缩压的升高,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无法治愈,并且容易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4-5],临床上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是以控制血压至正常水平为目的,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居住环境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的增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硝苯地平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药,具有对Ca2+内流的抑制作用,增加冠脉的血流量,并且扩张周围的小动脉,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预防了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6-7]。厄贝沙坦片是一种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作用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II与血浆醛固酮,分别使其水平升高与降低,当与其他降压药共同使用时,有效的增强了降压药的治疗效果。
本次的研究表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6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动脉舒张压、收缩压,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