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上海市崇明区第三人民医院 上海 20215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颈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等[1]。随着科技的发展,“低头族”或电脑工作者越来越多,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本研究对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了中西医联合疗法,效果显著,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选取150例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各75例,平均年龄(59.95±5.5)岁,女性62例,男性88例,病程十个月到10年,平均病程(5.65±1.5)年,伴头痛者20例,伴颈痛者35例,伴恶心呕吐者48例,伴耳鸣者12例,伴视力模糊者10例,伴眩晕者15例,伴听力减退者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排除有肿瘤病史者、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患有精神疾病者、有严重心脑血管及其他器官系统疾病者,及药物过敏者。
两组患者均给予颈椎牵引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西医治疗,包括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以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一天一次,一次10毫克,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连续给药一个月为一疗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医联合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汤剂(熟地黄15~25份、半夏5~15份、天麻5~15份、泽泻5~10份、僵蚕5~10份、钩藤10~20份、陈皮5~10份、枳壳5份、丹参5~15份、川芎5~15份、白术10~15份,若患者失眠症状严重:添加黄连、黄芪;若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严重:添加生姜,每天一剂,每剂加水浸泡、煎煮两次,取300毫升药液,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加穴位针灸(大椎、风池、大抒、足三里,联合玉枕、丰隆、合谷、颈椎夹脊等),连续给药一个月为一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评分、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基本治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症状(头痛、颈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等)全部或基本消失,可正常工作生活;显著进步:相关症状基本消失,但受生理(如过度劳累)或环境影响,伴有轻度症状,不正常工作生活;进步:相关症状有所改善,但不稳定,时有复发,对正常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无效:相关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P<0.05)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评分对比(±s,分)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5 18.12±1.61 10.37±2.32观察组 75 17.91±1.72 4.09±1.28*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底、右椎、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均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因受机械性或动力性因素影响,椎动脉收到压迫或刺激,导致血管狭窄或曲折,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影响大脑供血,引起供血不足,头晕脑胀[3]。
通过本研究对椎-基底动脉在收缩期与扩张期的平均血流速度来看,在单一的西医治疗与中西医联合治疗后,血流速度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及左椎动脉的在收缩期与扩张期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对比(±s,cm/s)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对比(±s,cm/s)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组别 基底动脉 右椎动脉 左椎动脉收缩期 舒张期 收缩期 舒张期 收缩期 舒张期对照组(n=75) 治疗前 31.12±3.92 15.98±2.54 30.52±2.32 15.24±2.47 31.82±4.32 15.21±2.17治疗后 42.76±4.25 23.01±2.97 41.06±2.25 21.91±2.29 39.96±4.25 20.98±2.99观察组(n=75) 治疗前 31.55±4.02 16.04±2.22 30.65±2.02 15.35±2.12 31.56±4.02 15.64±2.83治疗后 52.95±6.94* 30.01±3.01* 52.05±6.04* 27.96±3.63* 52.01±4.94* 27.9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