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芳
【摘 要】
目的:就社区高血压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方法与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护理中,可有效控制血压,让患者的不良兴趣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社区高血压;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127-01
高血压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患者需接受长时间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则病情就会快速发展,进而引发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1]。本研究对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3:17;年龄43~74岁,平均(55.23±6.24)岁;平均病程(4.13±1.25)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42~76岁,平均(58.71±5.51)岁;平均病程(4.26±1.4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包括高血压知识的宣教,将药物、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等。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具体包括:
1.2.1 评估患者,将存在的问题找出。选择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对各患者的特点进行总结,将不同患者的护理重点和护理方式确定;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把患者的护理问题详细列出来,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结合调查结果总结出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服药过程中漏服、多服现象,患者具有各种心理问题,且在并发症预防中也有诸多问题存在。
1.2.2 以循证护理支持存在的问题。(1)用药护理:为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建立服药监督卡制度,对患者服药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并将记录做好,如此便可使患者漏服或多服的情况得到有效避免。(2)心理支持:组织高血压患者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选取固定时间开展有关高血压疾病的主题活动,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传递给患者,并利用多种多种方法对患者的不良心理予以改善,包括团队激励法、角色扮演法以及音乐疗法等。(3)预防护理:开展并发症的预防知识讲座,主讲人为主治医师与护理,对象对患者及其家属,使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进一步增强,并利用通俗的语言对疾病预防措施进行介绍,进而促进患者预后水平的提高。(4)随访和指导:同患者、家属建立密切联系,展开有效互动,互动可选择电话随访或微信平台的方式,以对患者平时生活情况与疾病恢复情况予以了解,将复诊建议给予患者。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SDS、SAS自评的分值进行比较。评定主要参照舒张压的降低情况,若舒张压降低超过20mmHg则视为良好,若舒张压降低介于10-20mmHg之间则为尚可,无效则是舒张压变化不明。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用SPSS17.0这一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信息予以处理分析,统计结果采用(x-±s)进行表示,检验时运用χ2;如果所得数据P<0.05,这便证实了数据之间统计意义较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SAS和SDS自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8.54±4.13)分、SDS评分为(29.41±4.26)分,对照组患者SAS拼为(40.23±4.13)分、SDS评分为(38.41±5.24)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的一种,近年来,社区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且还需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而一旦缺乏科学合理的护理那么就会引发其他疾病,让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过去的护理未充分了解患者,患者自身也没有充分认识疾病,而医护人员也未将重点抓住,因而患者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情绪波动,未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时,结合科研结论、临床经验与患者愿望。相关资料显示,在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的相关疾病情况予以明确,帮助并督促患者把一个比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建立起来,以对吸烟喝酒、缺乏锻炼、体重超标等不良行为和方式予以有效遏制[2]。同时,在实施循证护理时,还应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密切观察,同患者展开积极沟通,对其想法予以了解,进而促进护理效果的提高,将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降低。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护理中,可有效控制血压,让患者的不良兴趣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邓亦超.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6):74-76.
[2] 白凤兰.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0):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