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毅梅
【内容摘要】文章是情感的表达,一篇好的作文的标准在于能够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在于能够打动读者。朱自清的《背影》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散文杰作,本文借其朴实的写作手法,情与景的完美结合,以及化平实为神奇的语言出发,浅谈中学生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背影 初中作文 真情实感
文章是情感的表达,中学生作文的要求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作文大多出现空谈或者老调重弹的情况。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真情实感可以让你在写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流露,行文如流水般顺畅。《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主要要求学生写作不要空谈,不能虚情假意,表达真情实感要从事出发,以情作为结尾,情景交融去达到真情实感的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呢?
一、精选细节,力求真实
在初中作文中,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要求能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充分体现自身情况与个性,不过度夸张,也不胡编滥造。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细节能够引起自身的内心世界的共鸣或者引发思考的。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真实的,感动的细节。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为自己买橘子这样一件小事来体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文章中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抒发,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爱与被爱的真情实感,从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在《背影》中,朱自清选取了父亲买橘的背影这一个细小的情节来作为突破点,用背影去贯穿全文。开头的难忘父亲的背影到望父买橘的背影再到父亲离别的背影以及在回忆过程中再现父亲的背影。四次的背影来体现我对父亲的细致观察,来体现父子情深。这一连贯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的含蓄而深沉,但这份深情的背后还需要大量的细节去加以深化。从开头祖母去世、父亲卸职的情况下还安慰我天无绝人之路;到父亲本不打算送我最后还是送我的细节来体现父亲对于上大学的我还放心不下;到到车厢里,父亲把紫毛皮大衣铺在位置上;再到离别时父亲不断回头看我等细节都刻画出父亲对我的那种不表达的深情。这些细节的刻画很好地将情感进一步深化。
二、巧用动作,深化情感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望父买橘的情节里有这样几個动作:“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穿过”、“攀”、“缩”、“身子向左倾”等来对父亲难忘的背影进行刻画。这样一个望父买橘的背影,让许多读者潸然泪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细致悲凉的父亲角色。在传统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个强壮的、无所不能的人,而在朱自清笔下,他则细致地刻画了一个年迈的、做事蹒跚的父亲,正是这样一个对比,打破了父强子弱的传统,跟现实中很多年迈的父亲相似,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而朱自清的这份观察,无不是源于生活中的发现。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相应的环境以及细节的观察,记住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过年时回老家的场景为例,在寒假后的作文分析中,引导学生回忆在老家时的场景,选取有特色的动作来描述。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刻画久别家乡,回到家乡时爷爷奶奶的动作。“刚下车就看到爷爷奶奶候在门口,开心地笑着,并不断地向着我们招呼着,担心冷着,一进家门,一桌子满满当当的食物一份份的用碗反扣着,奶奶一边招呼着还一边到厨房看着现蒸的糕点。”简单质朴的动作里,无不彰显着老人们对儿孙的关爱之情。在引导学生思考后,用心去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获得自己具体的独特的生活感受,这样去写作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
三、妙用修辞,升华主旨
在朱自清的《背影》字里行间,作者并不单单一味地写父亲对我的关怀,还有一些细节的对比来体现出父爱。比如父亲穿着布棉袍却给我带了一个紫毛皮大衣,这是衣物上的对比,父辈们都希望最好的给孩子。在情感方面,我在不理解父亲时的那种自负以及自作聪明与理解之后内心的感动与愧疚的对比。这种情感的对比,有着一份对父亲的忏悔。“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些忏悔并不单单是对父亲而已,而是朱自清内心的自责跟痛彻心扉后的感悟。在父亲最后来信说: “时日无多”朱自清不禁感慨道“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些思念,深化了最不能忘的父亲的背影,令儿子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跃然纸上。正式建立在这样的对比,这么真实的追忆上,眼前真实的“背影”,虚化为印象中脑海里的“背影”,心中的“背影”也逐渐清晰,从背影中,朱自清慢慢地读懂了父爱。《背影》中,全文不见 “爱”字,但写出一篇圣爱之歌,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从一个儿子角度去写出了对父亲的理解和感动之情。
好的作文是内容与技巧的统一,选取细节并且刻画细节的同时,要懂得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才能够有利于情感的表达。比如在词语的运用上可以是贬词褒用、褒词贬用、繁育等形式来体现情感;在句式上,可以运用长短句的变化来控制节奏也可以运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运用可以发挥不同的效用,修辞手法的妙用可以让文章更为生动有趣,不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更能抒发情感。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引导学生妙用修辞,升华文章的主旨。
四、定格画面,强化魅力
在《背影》中,父亲那蹒跚的背影被朱自清用“背影”定格在那一年,在那一刻,让所有人在感受中品味着那独特的父爱,展现出不同于词汇 “背影”的独特魅力,再比如方纪《挥手之间》一文中主席临上飞机前挥一挥自己的礼帽,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人力车夫愈走愈高大的背影一样的定格,所有的语言都集中在这一个画面里。
经典是读不尽的,经典也是常读常新的,在品味中,在引导中让学生去思考自身生活中是否有那么一瞬间的定格,是否有那一刻的印象,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去刻画,用平淡去包容深情。
【参考文献】
[1] 张清湘. 写作课教学中的情感艺术[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2):130.
[2]黄子.主体情感与写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54-59.
[3] 郑天穷.《背影》的感人魅力赏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0(3):109-110.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蔡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