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杰
歌唱是以人声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歌唱模块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表演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从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表现能力。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选择这一模块的学生大部分对演唱歌曲有一定的兴趣和爱好,因而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促进模块更好实施的首要任务。
一、通过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歌唱模块教学包括声乐相关知识及合唱、重唱、独唱等多种内容和形式。在教学安排上每一单元都有相应的欣赏内容,这些曲目的安排与本单元的内容很显然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联系,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学习伊始的欣赏内容中安排了女高音独唱《我爱你,中国》、男声独唱《我的未来不是梦》、无伴奏合唱《回声》、混声合唱《把我的奶名儿叫》,这几首作品的题材、风格、形式虽然都不相同,但是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内容。比如,什么是歌唱,什么是合唱,它们需要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
女高音独唱《我爱你,中国》把海外赤子满腔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请学生模仿一下这首歌里最能表现爱国情怀的部分,思考一下声音表现有什么特点。教师适当地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模仿,让他们对歌唱的咬字和发声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到歌唱是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之上的。张雨生演唱的通俗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是学生很熟悉而且很喜欢的,歌者清澈如水的演唱很容易让学生把握他的特点,认识到虽然是我们最常接触的通俗歌曲,仍然需要科学的发声方法做支撑。这时适时地抛出问题:究竟什么是歌唱?学生思考的答案会更加贴切。首先,歌唱属于音乐表演艺术;其次,必须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基础,用动听的歌声来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回声》这首混声无伴奏合唱,用和谐、奇妙和遥相呼应的声音营造出山谷回声的效果,学生都很喜欢这首作品,也对它很有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模仿开头的一句,开始只唱一个旋律声部,表现出回声的音响效果,让学生体会声音的控制(强弱)在合唱中的表现魅力;随后分别分成两个和三个声部演唱这一句,让大家体会合唱独具特色的和声效果,让学生顺其自然地在歌唱模块的第一节课就进入声音训练并且带入强弱和和声音程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会让学生对合唱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二、重视歌唱的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地融入合唱实践
歌唱的技能训练主要包括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科学的发声方法、清晰的咬字吐字、多声部合唱的技能。歌唱的技能训练对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顺利地进行歌曲演唱和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正确的姿势是歌唱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并没有引起重视,学生会出现低头、仰头、驼背等不正的姿势,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在歌唱时的呼吸、发声和歌曲的表现。所以,每节课前都必须强调演唱的姿势要规范。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身体保持自然的端正,胸略微挺起,双肩打开微微向后,双脚略微分开,眼睛平视,面部肌肉放松,精力充沛。歌唱中的呼吸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到音准、音色和力度的控制。学生歌唱呼吸时往往会出现耸肩、大喘气,气息浅、短等情况,对气息的训练也要循序渐进,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上课时可以采用“闻花”“吹蜡烛”“数星星”“打哈欠”等方法帮助学生体会歌唱的气息状态,多模仿、多练习、多体会,慢慢達到气息的平稳,控制自如。随后配合发声训练和歌曲的演唱不断地对学生的姿势、发声方法和咬字进行纠正,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融入合唱实践中,实现有效教学。
三、重视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作品
每首歌曲的乐谱当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它记录了作曲者或者编曲者对作品创作的诠释。从乐谱中我们可以知道整首作品的演唱速度、歌曲表达的情绪、风格以及音乐的色彩等。而在合唱教学中,识谱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出色的合唱队识谱能力是很强的。而对于音乐教学来讲,学生识谱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甚至不认识乐谱,只是经常模仿很喜欢唱。所以,很多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图省事,启用最简单的教唱方式——教师一句学生一句,唱得不亦乐乎。一节课下来小有成就,因为高中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快把教授的部分学会了。仔细想想,这样的课堂算是有效的吗?的确,对于这首作品而言学生是有收获的,起码学生学会了,而且在教师的示范中学生能够把词唱清楚,把大概的乐句唱准,可是如果下一首作品还是这样仅靠模仿,那学生的收获仅仅是这首作品而已,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最简单的乐谱都搞不定还唱什么呢?所以,我一直主张音乐教学不能只注重学生的体验,而忽视了基础的东西,没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又何谈音乐的实践和表现。虽然教师在前面几节课会因为带着学生识谱很辛苦,进度会很慢,但是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很强,他们远比想象的更加出色。
四、歌唱模块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心倾听并根据要求快速调整
在歌唱模块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指导,把握整首作品的音色、速度、力度和情感的层次对比,保持各声部音准、音量、音色的统一和声部间的均衡与协调。歌唱模块第一首实践的合唱曲目就是学生都很熟悉的《同一首歌》,这首歌曲的速度为中速,演唱时要用优美、亲切的声音。书上给的乐谱为三声部合唱,对于刚刚接触合唱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而且班与班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安排两声部,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完成情况不同可以做简化处理。开始的齐唱部分学生都很熟悉,基本上可以唱准,最后的切分节奏部分稍稍有些难度,只要唱准节奏就会解决,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声音。在学生唱出这个段落之后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如想象一下怎样唱出优美的音色?音量应该怎样控制一下会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短短两行乐谱的演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尝试,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不仅教给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歌唱,让他们知道原来合唱不是随便唱唱就可以唱出那么动听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渐渐地知道了怎样把握作品,他们会更懂得欣赏音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原来的好听层面上。在随后的二声部训练中对声部的均衡和音色的把握会让他们觉得没有那么难,反而更加有兴趣了,这才是学生需要的课堂。
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创造实践的机会
合唱部分又对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有帮助,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舞台,对他们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很有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阶段性展示,范围可以是班级内的,也可以是班级之间的,还可以利用每年的文化艺术节组织学生开展十佳歌手比赛、年级合唱比赛,在班级合唱队的基础上选拔优秀队员进入学校的合唱团参加全市的合唱比赛,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感受歌唱的魅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使他们受益终身。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锻炼的不仅是歌唱的能力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更重要的在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从中获得了经验和自信,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研究,不断钻研,这样实现学生的发展并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