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发展缓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的研究并不多见,常见的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都存在目标衔接、内容与过程衔接和各要素衔接上的问题,并且这些教育过程与高校教育基本没有衔接。高校学生进校后没有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记录,导致心理健康知识匮乏,更出现许多隐瞒心理病史等情况,导致高校心理工作更加复杂。
笔者通过对扬州某中心的调查发现,对于心理健康内涵这个问题,只有3%的同学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70%的同学认为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有精神问题的人。另外还对学生的心理表现、对咨询室的期待与高校衔接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见下表:
内容学生占比 心理咨询内涵心理档案心理健康知识高校系统衔接十分了解000.2%0一般3%2%3%1%不了解97%98%96.8%99%
在发达国家,这种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很早的,许多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他们建立了一系列的档案,是一个闭环。在心理发展理论方面,埃里克森总结出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以及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国外在发展心理学上的研究涉及从儿童到大学的每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在教育模式方面,国外在学生从小学起便配备有专门的心理教师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针对国内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对扬州地区某中学的学生调研,提出以DPI即心理发展、心理预防和心理干预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校与中小学心理教育衔接系统。
发展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发展是说人的心理(从出生到长大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相对较低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组建向比较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的过程。人的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必然过程,是一种积极、有效、有规律的发展。根据这一说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也是不断发展而来,并不会一蹴而就。因此,为学生设置“心理档案”,有效的记录学生从中小学起的心理健康教育历程,能更好的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预防既不是一种单一的措施,也不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措施集合体;而是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措施有机体,建设团辅方案(心理辅导关系建立):对简单的心理团辅方法进行现场演绎,指导班级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带动班级成员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同时在实际的辅导过程中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如:(1)尊重:接纳、平等、礼貌、信任、保密。(2)温暖:关切、注意听、耐心。(3)真诚:真实、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和看法,有助于同学成长。(4)同理: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5)积极关注:对同学的言语和行动的积极面,光明面或长处予以有选择性的关注。
链接高校心理辅导资源,设置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开设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等,主要是针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小学中搭建心理保健委员体系,对心理保健委员理论培训:对一系列安全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同时讲解了角色功能与素质要求,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员要做到:组织各种形式心理活动。其中重要的有主题班会、班内学生干部组织的各种小活动。在活动中,各班都已独特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参加到心理健康活动中,促进班级内部同学之间交流,引导其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通热线咨询、班主任一对一、有话和你说的小纸条活动,注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感悟心理教育的意义。观察并掌握班级同学心理动态,发现有心理危机和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应第一时间内汇报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从而,真正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启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根据DPI三维模式,构建大学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系统衔接,加深师生对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的认识,实现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过渡,尽可能的减少心理健康教育承接过程中的脱节和重复。建立学生从全日制学习阶段开始的全过程全系统的心理档案。并可以再结合现有的新的大数据技术,进行全数据的整理,真正做到从D也就是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到P也就是预防和I也就是干预的整个闭环系统。从而通过学生教育,结合学生发展的不同特点,形成又规律的心理衔接系统,使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个科学、规范和完整的体系,更好地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