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甲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转型、老龄化社会到来、疾病谱变化等,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从以治疗疾病为主导向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主导转变,健康服务业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加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培养满足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文从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着手,深入分析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要形成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要重点支持和扶持学科建设、、要强化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要注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旨在通过加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卫生发展模式也从重疾病治疗逐步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1]。
1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院校分布情况
选取61所院校中,包括了中医药院校、综合院校、西医院校、师范院校、商科院校、理工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等类别。其中:
中医药院校:共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15所院校,其中2016年1所、2017年5所、2018年8所。
综合院校:共有东北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西华大学2所院校,均为2018年开设。
西医院校:共有锦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19所院校,其中2016年2所、2017年7所,2018年10所。
独立学院:共有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时珍学院等13所院校。其中2017年5所、2018年8所。
由此看来,健康服务与管理类专业作为服务于健康服务业的主要专业,越来越受到各类别院校的青睐。
2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高层次、多样化,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以维护、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为中心的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健康管理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也将随之快速发展。现有健康管理从业人员多为经过短期培训后转型的医护人员,或者是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员,甚至是社会人员直接上岗,经过院校教育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2]。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培养与行业发展特征相符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对于明确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编写核心课程、实现产学研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必将推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
3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和发展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思想精髓,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突出院校的地域、行业以及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3.1 要形成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精准的人才定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教育、行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中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产学研联盟的作用,按照《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形成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
3.2 要重点支持和扶持学科建设。学科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的龙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健康服务与管理学科是一门涵盖了健康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服务质量及标准评估、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范畴的新兴综合性学科,目前多数依托于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利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健康服务与管理作为二级学科列入管理学一级学科项下,并加大对健康服务与管理学科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3.3 要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由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新专业,加之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师资的不足[3]。首先,教育、行业主管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对现有健康服务与管理高层次人才进行培训,并组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培训团队,以满足学校师资队伍培训的需要;学校应结合专业建设实际,制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提升计划,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邀请培训团队专家师资队伍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其次,学校应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实施“以老带新”,不断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质量。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应扩大健康服务与管理硕士、博士教育规模,以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防止若干年后产生师资匮乏问题。
3.4 要强化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
3.5 要注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直接服务于社会人群,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首先,学校要注重校企协同,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其次,学校可与企业联合,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教师和企业师资按照“专职为主,专兼并重”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授课,并定期让学生到企业去,感受企业的文化、了解企业的流程、熟悉企业的运作规律,这样,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迅速,但健康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教育则发展较为缓慢,专业人才非常短缺
參考文献
吴会东,田军章,徐炳珍等.健康医学是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J].医学与哲学(A).2017(03):13-17
狄婷婷,秦博文,吕瑞芳. 我国部分职业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建设情况及前景分析[J].护理研究.2014(02):764-765
解月娇,卢建华.借“他山之石”发展中国健康管理事业[J].医学与哲学(A).2015(09):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