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8-10-31 10:46安雅琼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安雅琼

【摘 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入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病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两种护理方法均有效,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穿刺部位出血、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结论: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脑动脉瘤是指一种发生于脑动脉壁上的瘤状突出,是由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而引起,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1]。脑动脉瘤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发生,其中三十五到六十岁最为常见。该病发病率高,局脑血管意外病患的第三位,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和脑梗塞,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动脉瘤发病的原因至今还不是很明确,大多与先天性因素、创伤、感染、动脉硬化等有关。介入栓塞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通过介入技术利用栓塞材料对血管进行栓塞的手术治疗,具有微创、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势[1]。临床护理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的成员,针对特定的病患,根据入院指导、诊断、检查、治疗、护理等制定的一种有计划、有预见性的临床护理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开始,直到病情康复出院,都按照临床路径日程计划表的流程来接受护理,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护理效果。本研究对50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入院治疗的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患者50例被纳入本研究,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5.5±5.5)岁,男性31例,女性19例;大脑中动脉瘤者7例,颈动脉分叉部动脉瘤者5例,大脑前交通动脉瘤者14例,大脑后交通动脉瘤者9例;Hunt-Hess I级者18例,II级者11例,III级者7例,IV级者3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一般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病情监测、身体检查、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1,3],包括:(1)在医院成立临床路径发展小組(主治医师、护理人员、护士长、科主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搜索、整理入院指导、检查、诊断、合理用药、治疗、饮食、护理、心理干预、锻炼、教育及出院指导为基础的临床护理日程计划表,并对护理人员就日程表上的流程及规范进行培训;(2)自患者入院开始,根据临床护理日程表,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详细记录完成情况,不定期抽查,检查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情况;(3)术前一天,跟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流程,为患者及其家属解疑答惑,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手术中检测病人生病体征变化,酌情给予阿托品跟地西泮,降低并发症,术后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指导患者饮食,出院前叮嘱患者合理饮食、合理睡眠,出院带药者,还应叮嘱患者药物服用方法及用药禁忌,如有不适,立即就诊。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病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

1.4 数据处理

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44±2.63及12.16±2.4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6±2.45及16.42±2.27天,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发生穿刺部位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2例,感染1例,总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发生穿刺部位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2例,动脉瘤再破裂出血3例,感染3例,压疮1例,总发生率为36%,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结论

介入栓塞术因其手术流程简单、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而被广泛用于脑动脉瘤的治疗。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病患,从入院到出院,制定的一种有计划的临床护理模式。本研究通过对行介入栓塞术的脑动脉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的卧床时间(3.44±2.63 vs. 12.16±2.46天)及住院时间(7.86±2.45 vs. 16.42±2.27)明显缩短,穿刺部位出血、脑血管痉挛、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卢桂花[1]、胡望林[2]、谭淼[3]、陈华征[4]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实时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卢桂花,余良,赖海燕,林叶.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7):3406-3407.

胡望林.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8,18(01):148-150+153.

谭淼.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护理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2):1560-1562.

陈华征,华红果,杨亚茹,王自玲.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4,28(26):3256-3257.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