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兰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急诊护理流程分为实验组(应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41例)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41例)。结果: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心电图使用时间、平均静脉采血时间以及分诊评估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成功救治率,改善临床各项指标。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flow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after optimization, 4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1 cases were used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verage rescue time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average use time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 the mean time of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and the time of assessmen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rat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Keywords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fluence
【中圖分类号】R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且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在于:开通相关梗死器官组织,促使血流灌注到心肌内,从而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对其非常重要[1]。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率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建立优化就诊抢救措施和相关护理流程能够节约时间,避免转运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浪费过多时间,最终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1)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为首次发病入院接受治疗;(3)均经过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4)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障碍者;(2)合并心功能障碍者;(3)严重器质性病变者;(4)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实验组中有30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9.63±4.44)岁,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为(4.21±1.86)h;合并疾病类型:18例高血压、17例糖尿病、6例高血脂.对照组中有31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9.68±4.41)岁,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为(4.20±1.87)h;合并疾病类型:20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5例高血脂.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工作人员根据医嘱加以急救,详细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础病情变化,采取常规检查措施(如心电图、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建立静脉通路。
实验组应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具体表现如下:
(1)积极完善院前急救工作。急诊室接到电话后必须在5min内出诊,救护车工作人员需立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或者值班医生联系,进行院前急救,要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进行吸氧护理;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叮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安抚患者情绪,降低心脏压力;在接通电话过程中,切勿挂断电话,便于实时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状况;等到救护车到达现场之后,需立即提供面罩吸氧或者相关输液处理,安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绪,等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再转运,保持轻柔动作,连接救护车内的各项设备,避免输液管移位,备好除颤仪;
(2)优化首诊负责接诊方法。采取首诊负责制度,护理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安置工作,及时吸氧,开通静脉通道,采集血常规,实施基础检查措施;
(3)提供心理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注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耐心倾听主诉,再进行针对性心理安慰;
(4)急诊交接。一旦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体病情后,护理工作人员要及时通知给值班医生,多多注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感受,向其解释手术内容或者相关注意事项;急诊交接时注意转运细节,保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和心电连续监护,注意保暖。
1.3 观察指标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梗死复发率、平均抢救时间、平均心电图使用时间、平均静脉采血时间以及分诊评估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梗死复发率分析
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各项临床抢救指标分析
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心电图使用时间、平均静脉采血时间以及分诊评估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根据资料显示,50%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60min内就会死亡[2]。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为其赢得抢救时间就能提高存活率。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致命原因是:室性心律失常,延误最佳抢救时机而导致死亡[3]。因此,临床必须及时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疏通缺血组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所采取的优化就诊护理流程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在转运过程中和就诊过程中不必浪费过多时间,尽快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送到医院加以治疗。在常规就诊护理流程中,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之前的抢救较为随意,因此护理人员仅仅是按照医生的叮嘱对手术基础设施加以准备,并未形成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观念,与此同时没有明确自身护理目标。除此之外,由于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一,所以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救治效果出现差异。实验组所应用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中不断完善院前急救工作、优化首诊负责接诊方法、优化急诊交接方法以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等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各项临床手术指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心电图使用时间、平均静脉采血时间以及分診评估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力求将每一个细节做好,如持续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进行电话沟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放松干预训练等,上述种种方法均有效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细节程度,继而最大努力地抢救和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中,高度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况能够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继而接受相关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5]。传统急诊护理流程缺乏规范化的标准,与此同时分工不够明确且没有指定相关负责人,护理人员在工作时缺乏一定主动性,所以会延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时机,继而造成较为严重后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事实上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从被动逐渐转为主动,将医护之间的默契关系提高到更深层次,医护工作人员均能够互为配合和互为监督,使得护理工作从依从医嘱关系变为合作关系,使得整个抢救过程变得更为高效[6]。从本质上来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较为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一种较为科学且高效的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7]。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率呈现上升发展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且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在于开通相关梗死器官组织,促使血流灌注到心肌内,为其赢得抢救时间就能提高存活率,从而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8]。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成功救治率,改善临床各项指标。
参考文献
张文娣,林琼申,刘倩如等.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697-698.
刘颖,赵婷.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1):13-15.
薛雅瑜,徐琼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8(32):3637-3638.
籍凤秋.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9):90-91.
林逗, 黄彩芳, 黄兴伟.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0, 09(6):13-15.
刘红丽.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10(3):236-237.
林桂珍, 蓝惠兰, 黎春常.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0):2316-2317.
倪瑜琳.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继续医学教育, 2014, 09(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