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策略

2018-10-31 10:29马铁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校园文化传统文化

马铁松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逐渐普及,其在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因科技和时代的日新月异逐渐面临新的困境。因此,为了增强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和影响力,使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我们需要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融合策略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果能将互联网、手机、校园网等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以此来促进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便能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学校里传承、发扬下去,这也有助于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使传统文化得到长远的传承和发展。

1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经过文明的演化过程而汇集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精神风貌和特质的民族文化,是历史上不同的观念形态、思想文化的总体表现。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如果能够完美地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将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将更加健康向上,从而更加有助于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能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深层次的发展、发扬,进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校园文化,是将课外的文化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主要的空间,是涵盖了教职工以及学校领导在内的,具有显著的校园特征和精神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它体现着校园文化传承水平,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它同时也是衡量一所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校园文化拥有师范、教育、导向多方面的功能,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2信息技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1)多媒体助力,有助于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有学者长期研究发现,环境与人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认知整合作用。一方面,校园是人创设的环境,学校的氛围、文化、情感、精神、理念、思想经过时间的积累,就会逐渐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产生熏陶;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和合力,形成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和校园的文化氛围。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多媒体起着促进文化宣传的巨大助力作用。此外,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给全体师生提供讲座网上直播。直播结束后,还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给其他学校提供参考。网络教育的方式,不但解决了学校报告厅空间不足与班级人数众多的矛盾,还扩大了传播的范围,提高了教育的影响力。

(2)给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多媒体教室是传播文化和知识的一个重要阵地。一方面,多媒体具有信息显示多样化、教学交互性、教学信息储存容量大等优势。作为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分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广泛,在教学效果、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都有了巨大的飞跃。它既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大量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使得教师可以腾出时间,思考和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另一方面,视频授课以多媒体平台为依托,兼顾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同年级的学习需求,音频以校广播站为平台,在固定的时间段为学生播放音乐、诗歌等课内外知识,这使学生从传统的室内学习转移到了室外的学习和拓展的同时,也受到了莘莘学子的接受与喜爱。

3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策略

(1)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共享平台。随着信息技术在校园内的普及,几乎大部分的学校都有了本校的校园网。因此,通过校园网上来传播传统文化,是最有效、合适的方式,可以设计相关活动和相应模块,使传统文化在这一平台上最大程度的得到传播和发扬。现今,网络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学校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等平台、资源,采用与时俱进的方式来传播、展示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增强学生的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如通过校园网站给学生展示民族戏曲、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使学生灵魂得到熏陶。

(2)利用QQ、微信等APP软件,将手机作为主要的传播载体。通过建立无线局域网,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学生使用电脑、手机上网查询资料、进行日常交流和娱乐,手机已经是一种必需的工具。现在,手机形成了一种无线终端,学校可以在校园内提供不收费的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服务,安排学生在业余的时间内,登录相关的网页,浏览传统文化知识。在移动的网络环境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特点的相关研究,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和交互软件,如微信、QQ等软件,传播给学生们更好、更多的传统文化,是促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重要工作。如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展示传统文化,如师生的书法、国画等作品,又或者在班会上利用QQ软件开展歇后语竞答。

(3)树立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共同体意识。传统文化校园传播的平台不应该局限于本校,而应通过网络和更多学校建立起联系,建立起一个文化网络传播的系统。各学校以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共同体的形式共同开展活动,更有利于各自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在这个平台中所进行的学习和交流,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发扬。

总而言之,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信息资源也因此更加广泛、快捷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所以,文化资源也将会在这个机遇中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茜,杨玉强.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策略研究[J].軟件导刊,2014(04):4-5.

[2] 郭舒婷.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校园文化传统文化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