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

2018-10-31 09:00陈晶晶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预防对策临床特点

陈晶晶

【摘 要】目的:研究儿童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和总结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8年6月,选择来我院急诊科室接受急诊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方便调查本文选择1000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儿疾病分布状况和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结果:本研究1000例患儿当中,有患儿212例,占21.20%,重症肺炎患儿258例,占25.80%,意外伤害患儿52例,占5.20%,283例患儿为高热惊厥,占28.30%,其他急性疾病患儿195例,占19.50%;对于患儿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各种病症均多发生在小于1周岁龄群体和1~5周岁群体,1~5周岁群体和小于1周岁群体这两个年龄段患儿在疾病构成比例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年龄超过5周岁的患儿群体的发病构成比均低于1周岁龄和1~5岁龄群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意外伤害等多种严重的急性病症主要发生在小于5周岁的群体当中,临床应重视对于这一群体患儿的抢救工作,采取必然的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儿抢救成功率的提升。

【关键词】儿童急诊抢救;临床特点;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1

临床上因为儿童的身体发育并不成熟,儿童的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而且儿童不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我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差,所以导致较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的病症多有发生[1]。特别是一些高热惊厥、重症肺炎和严重的意外伤害的,现如今急诊科室所收治的儿童越来越多,本文基于此也分析对于儿童进行急诊抢救时的临床特点,同时总结一些预防对策,以方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急诊科是所收治的儿童,本文调查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8年6月,为方便调查选择1000例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男性患儿520例,女性患儿480例,患儿的年龄区间为0.2~8岁,平均年龄为(4.1±2.2)岁。所有患儿家长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调查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8年6月接收的来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患儿,为方便调查本研究选择1000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了解患儿的性别状况,疾病类型和年龄情况,对于不同急性病症的相应数据进行整理。选择Excel办公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急性病症数据分布状况进行分别的整理,探究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意外伤害等相关的病症构成比例,并且根据儿童的急诊抢救特点,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1.2.2 预防措施 ①重症肺炎:对于重症肺炎的患儿需要积极的控制炎症情况,为患儿落实针对性的治疗,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预防干预过程中,需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对于患儿的生活环境进行定期消毒。需要做好日常生活和相关的卫生工作,及时的对于垃圾进行清理,保证患儿所处空间的通畅性,保证患儿的卫生状况,应定期采取排痰方法对患儿的分泌痰量进行排除,避免堵塞呼吸道,导致不良状况出现。如果患儿呼吸道当中痰液过多,可选择机械辅助吸痰,做好对患儿鼻腔内和口腔当中分泌物的清理,合理调整患儿的体位,如果存在痰液不易排出,需借助吸痰器进行干预,要确保患儿呼吸道的通畅性。做好对于患儿口腔的卫生工作,确保患儿口腔卫生能够达到标准[2]。②缺氧症状:对于病情比较严重,而且存在有缺氧癥状的患儿,应该及时的对于患儿进行吸氧处理,帮助患儿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况,如果患儿存在有嗜睡和烦躁等情况,或者患儿存在有昏迷状况,去考虑对脑水肿和脑中毒性病症的相关干预,做好预防干预工作。其余要强化对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测,要避免患儿出现心衰,呼吸衰竭等情况,必要的时候需要为患儿给予强心药物或呼吸机辅助治疗。③血液疾病:应做好对于患儿的免疫力的提高工作,避免患儿受到污染环境的污染,患儿尽量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避免换人和空气流感患者接触。用药方面,应遵医嘱为患儿进行相关干预,叮嘱患儿的家长不能私自使用药物对患儿治疗。合理的调整并稳定患儿的情绪。④意外伤害:因为儿童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意外伤害事件,如果跌倒之后存在有呕吐、抽搐等相关情况,甚至导致患儿出现昏迷,需要立即将患儿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对于患儿进行意外伤害的过程中,强化患儿家长的看护工作,要发挥出监护人的作用,确保孩子可以远离一切危险因素。特别是避免中毒状况出现,应该做好对于药品的管理工作避免,儿童接触有害物质。⑤热性惊厥:急诊干预的过程中首先为患儿选择地西泮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以便于能够控制患儿惊厥的症状,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注射的时候,需要观察患儿的表现,如果症状消失,则可以为患者停止药物注射,以避免对于患儿呼吸功能产生影响,如果患儿存在有呼吸障碍,需要为患儿选择水合氯醛联合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性治疗,治疗结束以后如果没有任何缓解,则需对患儿进行苯妥英钠的静脉注射。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对于患儿的病情护理,做好对于患儿的皮肤护理工作,为患儿家长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等。

2 结果

本研究1000例患儿当中,有患儿212例,占21.20%,重症肺炎患儿258例,占25.80%,意外伤害患儿52例,占5.20%,283例患儿为高热惊厥,占28.30%,其他急性疾病患儿195例,占19.50%;对于患儿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各种病症均多发生在小于1周岁龄群体和1~5周岁群体,1~5周岁群体和小于1周岁群体这两个年龄段患儿在疾病构成比例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年龄超过5周岁的患儿群体的发病构成比均低于1周岁龄和1~5周岁龄群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上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意外伤害等多种严重的急性病症主要发生在小于5周岁的群体当中,临床应重视对于这一群体患儿的抢救工作,采取必然的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儿抢救成功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李莉.儿童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J].大医生,2018,3(03):24-25+33.

冯玲.探讨小儿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4):112-113.

猜你喜欢
预防对策临床特点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