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

2018-10-31 09:00辛影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护理老年

辛影

【摘 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68例老年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2)和心理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老年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心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7.5%低于心理组护理满意度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结果显示,心理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护理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能有效的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量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破坏性的慢性肺部疾病,主要的疾病特征为气流不完全可逆的受限,该疾病的发生主要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系[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本次研究共选取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观察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68例老年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2)和心理组(n=36),对照组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在57~81岁,平均年龄(67.4±2.1)岁,心理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在52~74岁,平均年龄(63.4±2.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方面经过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予以老年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入院时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主动介绍医院的环境,为患者讲解医院的相关规定和作息时间,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要提前为患者准备好相关的设备,保证患者顺利进行治疗;②一般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病房,对房间进行定期消毒,及时更换患者的被褥;③饮食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禁止吸烟和饮酒,要依据少食多餐的进餐原则,防止患者因为进食过多增加患者的肺部负担;④氧疗护理:对于需要吸氧治疗的患者要进行吸氧护理,吸氧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小肺动脉阻力,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气浓度,设定吸氧时间,在患者进行吸氧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⑤药物护理:在用药时,要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在用药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加或者减少药物的用药剂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药物的合理搭配,防止药物之间出现副作用;⑥康复护理:在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以知道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对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2次/d,运动的強度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⑦呼吸护理:为患者示范正确的咳嗽方法,当患者出现咳嗽无力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翻身或者拍击患者的背部,帮助患者将痰液排出。

1.2.2 心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可以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使患者有家的温馨感,消除患者的陌生感;②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作为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获得患者的信任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③心理疏导:在治疗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当发现患者情绪异常时,要及时予以患者心理疏导,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应用心理护理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1.4 评价标准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临床焦虑、抑郁自评表的评价标准为[2]: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为:总分为10分,非常满意:9~10分,满意:7~8分,不满意:<7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数+满意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本次试验数据,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低于心理组护理满意度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表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P>0.05,护理后,结果显示,心理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患者的发病次数为主要治疗原则,但是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在治疗中会产生烦躁、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予以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本次研究选取68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心理组护理满意度94.4%,心理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认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张绪蓉.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0(23):244-245.

卢兴黎.优质护理服务对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影响观察[J].北方药学,2014,10(11):180-181.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护理老年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