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瑞英 吴洪晶 吴郁娟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我院收治的产妇84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6%,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1.4%,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先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2
对产妇而言,产后出血是引发死亡的重要因素。通常认为胎儿娩出后的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就可称为产后出血。大部分产妇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在引發产后出血的多种因素中,宫缩乏力是最为常见,且最为严重[1]。如不及时处理,将可能导致产妇死亡。因此,及时识别、排除引起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利于改善产妇预后。本文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84例。初产妇60例,经产妇24例。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28.6±3.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9.5±2.3)周。剖宫产40例,顺产分娩44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一般性资料与观察组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性护理方法,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阴道出血以及产程进展情况,并做好用药指导与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健康教育。产前医护人员需向产妇介绍分娩的基本过程与注意事项,同时针对容易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予以有效的预防性措施。指导产妇正确护理,并放松躯体。同时向产妇说明少量多餐和高热量食物的好处。告知产妇摄入充足的水分,保证足够的睡眠,以此储存精力与体力。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产妇介绍产后的相关知识,促使产妇了解并认识到母乳喂养的益处。对于多孕、多产、巨大儿、合并糖尿病以及双胎的产妇,护理人员需进一步向产妇于家属做好健康知识宣讲。宣讲的时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促使其能够完全理解所讲解的内容。产前加强饮食指导[2]。(2)心理护理。产妇分娩前,医护人员需主动与产妇沟通交流,向其说明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症状和应对策略。同时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疑问,增强产妇顺产信心,消除前期紧张、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产妇分娩的时候,护理人员使用亲切的语言鼓励产妇,暗示、安慰、稳定产妇的情绪,以此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促使产妇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3)产程护理。第一产程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为其补充水分,观察产程、胎心与宫缩情况。针对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需合理使用缩宫素,并做好手术与术后出血准备。如产妇产程较快,应加强指导,预防用力早造成软产道损伤而引发出血。进入第二产程,迅速为产妇建立静脉通道,肌肉注射宫缩素。直至第三产程,护理人员需收集产妇阴道出血量,同时观察宫缩情况,协助产妇将胎盘娩出。在此期间,可按摩子宫,促进子宫内积血压出,并静脉滴注缩宫素。对于高位产妇应属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注意检查产妇娩出胎盘是否完整。及时缝合损伤的软产道。(4)产后护理。产后2h是产妇出血的高发时期。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护,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宫缩情况,并注意测量阴道出血。尽早让产妇为新生儿开奶,刺激产妇脑垂体分泌释放内源性催产素,以此加强宫缩,减少产后出血。护理人员还应告知产妇,产后及时排尿。补充营养,增强体能。
1.3 统计学分析
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7.0的软件包来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利用t检验原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与率(%)采用检验,如数据显示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6%,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1.4%,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188.3±18.7)ml、24h出血量(270.6±27.5)ml、产后出血率为7.1%,对照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256.4±25.7)ml、24h出血量(362.5±36.2)ml、产后出血率为21.4%,差异先显著(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过程中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此种症状的出现多出现在胎儿分娩后的24h内产妇失血量达到500ml,剖宫产超过1000ml[3]。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宫缩乏力等,出血情况严重,可最终引发产妇死亡。导致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因素。首先,产妇自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负性情绪严重或合并慢性疾病。其次,产科因素。产程延长造成体力消耗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血,以此影响收缩功能。最后,子宫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均会引起子宫肌纤维伸展,引发产后出血。为预防产后出血,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王建芳.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16):142.
刘伯芬.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预防中的价值探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13(s2):93.
李艳,孙璐,纪娜娜,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