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莉 王洪浩
【摘 要】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在治疗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时体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口服降压、降糖、调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最终PAF含量的影响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连续用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F、SBP(收缩压)、DBP(舒张压)数值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前各项指标数值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PAF均明显减低,且观察组减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BP、DBP也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可以有效减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PAF浓度,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具有协同降压作用,且安全性好,可在臨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2型糖尿病;消栓肠溶胶囊;PAF
【中图分类号】R3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01
随着现期生活进度及生活水准的提高,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日益剧增。临床上大量研究结果显示,PAF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密切关系,有促进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且对该疾病的发病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及作用,该因子不仅含有抗凝作用还对促凝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该疾病治疗期间必须对PAF因素加以考虑干预,本文将消栓肠溶胶囊应用到疾病治疗中来,并对PAF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顺序住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口服降压、降糖、调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7-79岁,平均(65.87±5.1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6-80岁,平均(65.73±5.2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期间,首先对患者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两组均接受常规口服降压、降糖、调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制药企业: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00025;产品批号:B14001212369;产品规格0.2g*12s)口服,用药剂量为临近用餐半小时口服0.4g,每天3次,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PAF含量的变化水平。
1.3 观察指标 经过3个月的用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F、SBP、DBP数值作为本次重点观察指标,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护理结果,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3个月的用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F、SBP、DBP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经过数值对比得出,治疗前各项指标数值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PAF均明显减低,且观察组减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BP、DBP也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产生促进作用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的形成。PAF是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一个主要物质,同时多种组织细胞也可以合成以及释放,是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使血管内皮发生损害,且局部的炎症反应等因素均会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临床证实,该疾病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在于血管阻力的增高,且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治疗期间必须将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影响加以重视。
消栓肠溶胶囊是在中药药方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所制成的一种中成药,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将该药品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来,由于携带方便、用药快捷,能够很好的帮助患者建立一种用药依存性。而且该药中所含中草药成分大多有活血化瘀、通透经络、补气行血的功效[2]。因此患者服用该药后能够将体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进行有效的改善,血栓形成及心脏受损程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用药期间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刘力生,龚兰生,孔灵芝,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徐东勋,伍雪英,何佳,等.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及PAF、ET、NO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