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2018-10-31 10:30高玲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4期
关键词:金融发展实证研究经济增长

高玲

摘 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于金融发展的研究并不少见,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紧密关系,通过金融发展的研究能够窥探到经济增长之根本所在。基于此,本文就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大家学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依照当前的理论发展,对于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看似相关,但是两者并没有相互影响关系,很多我们看似存在的因果关系往往是巧合而产生。经济出现增长,金融领域同样出现发展,往往是因为两者各自沿着各自的逻辑而增长,并没有必然联系。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两者具有紧密关系,经济与金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被称为金融发展的因应需求论(Demand-Drive)。也就是说,因为资本的增加,促使资金筹集越来越多,用于经济增长的资金越来越多,金融体系也就能够随之建成,从而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功能。储蓄者和投资者也因为经济增长和金融的发展而凝聚在一起,并为投资寻找最佳契机,这也正是金融体系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与功能实现。同时,金融发展也会反作用经济,两者互为因果,能够彼此促进,经济增长需要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也让经济得以快速增进,金融已然成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经济增长的充要条件。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金融发展造成经济发展阻碍。有论调认为金融的发展不仅不会带给经济增长,而且还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但是,此种观点并没有完全否认金融的正向作用,其只是说明金融发展也同样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这主要是因为从金融内部分析来看,金融领域的泡沫和货币危机极容易导致经济发展的倒退,金融体系本身存在一定不稳定因素,银行金融、股票市场等诸多因素均可能导致金融危机产生。

通过以上三个论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发人们讨论,但是就主流观点来说依然为第二观点。虽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依照各自逻辑进行发展,金融本身的稳定性也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但是在正常关系下,金融的发展依然会引导经济的良性发展,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展现重要作用。

二、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1.储蓄率的影响

就我国的金融发展的现状来看,影响我国储蓄率的相关因素基本包括: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资产的货币化程度。此外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也会影响储蓄率,但总体来说,最终还是取决于金融发展的规模水平。

2.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的影响

储蓄向投资转化与金融发展水平、系统等均有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国内外一些学者常用研究方法--金融资产总量与GDP的比率衡量金融发展的规模水平进行研究。此外,资本市场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尤其我国股票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这就让融资余额与金融资产总量比成为衡量资产规模的重要因素。

3.资本产出效率的影响

依据理论的分析,金融发展能够提升资源配置率,进而使投资效率得到提高,这会导致影响资本产出效率的衡量指标变成衡量金融发展水平以及金融部门效率的有关指标,组成产出效率与技术进步关系密切,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之间的比率可以成为重要衡量指标。此外,投资产出效率会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以及数据的来源、处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目标选取,我们通过GDP、就业人数、资本以及银行系统四个指标来进行综合衡量,四个指标能够就经济与金融之间关系予以很好反应。GDP对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用Y表示,人数为L表示,F表示存贷款余额之和,K则表示资本存量。

2、指标的检验和模型的建立

模型的建立选取四个指标,即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国民生产总值、存贷款余额之和。依托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型方程,可以得出公式:

其中a表示的是资本,b则表示劳动,c则表示金融发展所产生的弹性,则为技术进步生产率。

研究所选用的理论基础是协整理论,通过相应理论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和经济之间关系分析中,经济变量时间序列处于平稳状态,这就让“回归”分析容易呈现出“伪回归”状态,其研究就容易陷入不真实状态之中。也就是说,即使两个完全不相关的非平稳时间序列,也同样容易得出“显著”线性回归模型,其研究也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融合协整理论则对此种情况予以改善,其将模型划分为“长期”和“短期”,通过这两种模型的优势利用,促使两者结合,进而就可能出现的“伪回归”现象予以规避。

3.变量的平稳性检查

由表1可知,所有变量均为平稳序列,对其进行阶差划分,剔除掉不平稳现象,则可以了解到其平稳情况为5%,并为一阶平稳序列。如果仅仅进行线性回归,则极容易出现“伪回归”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并不真实。协整理论则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就分平稳变量间的衡量关系进行分析。

4.协整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变量之间保存有一定关系,并具有平稳性,其以一种线性组合的方式展现,这可以表明其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其关系的判定,我们也能够就回归方程进行验证,避免虚假回归的存在。

协整检验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为两阶段回归分析法,一种为协整体检验,两种方法各具优势,可以结合需要进行应用。同时,第一种方法存在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其小样本条件下,参数极容易出现误差,如果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变量,那么就有可能难以寻找到其之间的协整方向,所进行的分析结果就容易存在难以解释的情况。结合此种问题,极大似然估计法被提出,其有效解决了两阶段回归法中存在的瑕疵和弊端,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前文说到为一阶平稳,那么进一步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也就成为可能。

长期来看,国民生产总值与存贷款余额之和、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均存在一定关系,而且其之间的系数为正,也就是说Y、F、K、L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这样F、K、L增长的情况下,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增长。通过这样导出,可以了解到金融发展,经济呈现出增长状态。但是从短期来看,国民生产总值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还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也更加能够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产生直观认识和了解,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长期发展情况下属于正比例关系。

5.回归分析

各变量的回归方程:

通过计量软件Eviews3.0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估算,可以了解到結果值的判断较为显著,t值显著性也更为明显,回归方程也显示出两者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四、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1.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就国民生产总值、劳动人数、固定资产投资、存贷款余额所进行的研究,通过运用剂量经济学软件Eviews3.0和Eviews6.0进行研究,同时结合ADF检验平稳性所得出的结果来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两者正相关,并且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果明显。

2.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也可以得出金融领域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极为显著的作用,融合相关理论的研究实证也证明了两者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我国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对于金融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也因此产生了经济增长的可喜发展趋势。我国人口众多,国家需要对金融发展做出理性选择。中国与美国之间具有息息相关的关系,通过金融发展的研究也更加能够探索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能够减少美国因为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而带来的经济震荡。通过各国金融交易的融合,我们可以窥探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领域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并对其予以借鉴和参考,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经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关系,而且以正相比的关系方式呈现。但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各影响因素对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不同。结合当前客观实际需要,此方面也具有极为广阔的研究空间。所以,要正确认识到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作用,以及其所带来的发展空间,并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经济增长政策的决议。为了达到两者的优化促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促进:第一,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并就金融的发展制定相应制度规范。通过完善的金融体系建设,达到金融配置的优化,并让金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进而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第二,我们国家还需要做好金融发展的重点分析,通过自由化措施以及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做好产业结构层次性化分,让金融发展依照不同层次需要而进行,从而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此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发展策略,制度优化改善等调整,让金融和国家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换而言之,在我国目前阶段,需要通过金融扩张适当手段的应用,达到对经济的干预和影响,通过金融手段的应用,实现经济有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然.基于VAR模型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6(13):238-239.

[2]周晖.中国金融发展迅速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10.

[3]柴志宏.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5(03):11-12.

猜你喜欢
金融发展实证研究经济增长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