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希川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主任医师
病毒疹是指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病毒疹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成人也会发生,轻者自愈,重者会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些病毒疹,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呢?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主要经飞沫通过呼吸道及眼结膜传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感染后8~12天发病。发病后为避免传染,要将患儿与他人进行隔离,常卧床休息,房间内保持通风和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说明疹子已经出全,患儿进入恢复期。
发疹前症状:通常有高热、眼结膜充血、流鼻涕、咳嗽等。
皮疹特点:表现为玫瑰色斑疹或丘疹,出疹持续3~5天,体温可高达41℃,之后开始消退,体温下降。发疹顺序:耳后,面颈,胸背腹,四肢。发病2~3天后颊黏膜出现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称为Koplik斑(麻疹粘膜斑),发疹后第2天开始消退。消退后有色素沉着斑和脱屑。
合并症:可出现支气管肺炎、喉炎、脑炎及心功能不全等。
注意:疫苗接种已使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但有些人接种过疫苗若干年后,血中抗体水平下降,再感染麻疹病毒,表现比较特殊,可引起非典型麻疹综合征。非典型麻疹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高热、头痛、腹痛,但无咳嗽、流鼻涕或结膜炎等,在发病后48~72小时发疹,常见于踝部、腕部及身体皱襞处,其皮疹多为瘀点,少数为斑疹、丘疹、荨麻疹或水疱。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经飞沫通过上呼吸道传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感染后潜伏期为14~21天,平均为18天发病。临床上表现为低热,耳部、淋巴结肿大。风疹极易暴发感染,以冬春两季居多,易感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孕妇早期感染时虽临床症状较轻微,但病毒会影响到胎儿,易导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因此,风疹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极为重要。
发疹前症状:儿童患者常无症状,成人患者可能有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
皮疹特点: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为淡红色斑疹或丘疹,发疹顺序:面部,躯干,上肢、下肢。口腔软腭可有暗红色斑疹或淤点。
皮疹持续:1~4天。常下肢发疹时面部皮疹已经消退,消退后常不留痕迹。
合并症: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妊娠前16周可致胎儿严重畸形。
由小病毒B19引起,经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染,感染后5~15天发病。好发于2~10岁儿童,多见于春夏季节,发病突然。
发疹前症状:多数没有。
皮疹特点:面部红斑和斑丘疹迅速融合,形成特征性的“掌击颊”,表面光滑无鳞屑,皮温升高,偶有瘙痒感和灼痛感。四肢红斑可呈网状。发疹顺序:颊部,四肢。有时黏膜有暗红色斑疹。
皮疹持续:6~10天。中央先消退,可呈环状,消退后不留痕迹。
合并症:少见。成人患者可伴发游走性关节炎。
由HHV-6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经飞沫传染,感染后9~10天发病。患儿一般状态尚好,除高热、食欲欠佳外,少数患儿发热期可能会有倦怠、恶心、颈淋巴结肿大等。
发疹前症状:高热40~41℃,持续3~5天后热退出疹。
皮疹特点:玫瑰红色的斑丘疹,发疹顺序:颈部及躯干,四肢,面部。软腭和悬雍垂可有红色黏膜斑。
皮疹持续:1~2天。消退后不留痕迹。
合并症: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支气管炎。
尽管这些疾病的症状均表现为红斑、丘疹,但根据特点可区分。
●如果高热,伴眼结膜充血、流鼻涕、咳嗽,首先应考虑麻疹。
●如果高热,烧退出疹,首先考虑幼儿急疹。
●如果不伴发烧,面部出现蝶形水肿性红斑,首先考虑传染性红斑。
●如果不伴发热,儿童面部、躯干、四肢依次出疹,首先考虑风疹。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还有一些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登革热、儿童肢端丘疹性皮炎、儿童不对称性曲侧周围疹、丘疹紫癜性手套和短袜样综合征、杜克病(副猩红热)等,也可能会出现皮疹。
有些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胃肠症状,偶伴有皮疹,可类似麻疹、风疹或猩红热,如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流行性腮腺炎在疾病中期,偶于躯干出现斑疹、斑丘疹或水疱。
病毒疹需要与川崎病、药物性皮炎、细菌疹(如猩红热)、梅毒的玫瑰疹鉴别,因为这些疾病病因不同,治疗也完全不同。
尽管常见的病毒疹有一定特征,但是有上百种病毒可引起皮疹,真正有命名只是其中一部分。即使是这些已命名的,有时也表现不典型,无法完全区分,必要时应化验病毒或病毒抗体明确。少数情况下只能笼统的诊断为“病毒疹”。
出现病毒疹,不用紧张,因为绝大多数可以自愈。同时要密切观察,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留下永久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