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下生物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2018-10-31 10:55刘纪兴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类似物生长素雨课堂

刘纪兴 刘 丹

(1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通化 134000; 2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 通化 134000)

PowerPoint(简称: PPT)和微信是中学教师较熟悉的两款软件。作为品牌课件的制作工具,PPT早已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得到普及;作为占有率第一的即时通信工具,微信也广泛地运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雨课堂”就是一款基于PPT和微信的轻量型智慧教育工具,使用门槛几乎为零。借助于“雨课堂”工具,教师能轻易地增强PPT的课堂教学功能,并将课上教学扩展到课下,实现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教学的深度融合。

本文以“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复习课为例,简要介绍“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搭建

“雨课堂”是一款免费、新型和智慧的教学工具,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1]。“雨课堂”中有电脑端、网页端和微信端3个客户端。“雨课堂”教学环境的搭建极为简单,只要在http://ykt.io/下载“雨课堂”软件(PC版),在电脑上安装即可。网页端与微信端的界面和功能相同,打开页面登录后就可直接使用。电脑端安装好“雨课堂”后,打开PPT就会在选项卡里看到“雨课堂”界面(图1)。“雨课堂”最有特色的功能就在用户登录、课堂教学、插入题目和资源制作这4个命令组里。利用“雨课堂”进行授课时,在“雨课堂”选项卡中点击开启“雨课堂”授课,就能实现手机端与电脑端的同步。

图1 PPT中“雨课堂”选项卡界面

2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模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复习课,是以植物的激素调节为切入点,复习多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分布和运输,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节内容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探究实验的复习是重点和难点。

下面以该节课为例,简要说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模式。

2.1 课前,推送具体的学习任务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导学案,利用“雨课堂”推送给学生做预习,要求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利用“雨课堂”的投稿功能上传作品。教师可在“雨课堂”后台查看学生接受和上传任务的情况。

2.2 课中,基于数据的立体教学 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时,“雨课堂”会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用微信扫码或输入课堂密码进入课堂。

2.2.1 复习多种植物激素的作用 教师给出一张多种植物激素作用于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生理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概括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在学生掌握了识记性知识后,教师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提出用学过的5种植物激素中的2种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种子萌发有关的激素;②促进果实发育的激素;③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的激素;④与细胞分裂有关的激素;⑤促进细胞伸长的激素;⑥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的激素。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课前借助“雨课堂”教学系统推送预习任务,课上学生均是有备而来,回答问题时是积极踊跃的。

2.2.2 复习有关生长素的知识 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回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雨课堂”有随机点名功能,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被点到,回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就真正成了人人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参与感大大提高。

接着,引导学生回顾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并尝试用这些知识来解释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为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不同器官的敏感程度等重点知识,教师提出4个递进的问题: ①胚芽鞘水平放置,尖端的生长情况是怎样;②植物水平放置,根和茎的生长情况是怎样;③植物幼苗在太空水平放置,根和茎的生长情况是怎样;④植物幼苗在太空水平放置且上方有单侧光照射时,根和茎的生长情况是怎样。借此进一步过渡到生理作用两重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开通弹幕功能,要求全体学生对指定问题作答。弹幕的数据除了在课件上显示外,课后教师还可在后台深入分析学生具体答题情况,深入地了解学生。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顶端优势的概念及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地下部分的顶端优势现象和保留顶端优势的应用重点提问。

最后,进入生长素类似物的复习环节。从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过渡到探究实验: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 ①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②实验用的插条有什么要求;③处理插条的方法有哪两种;④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哪些;⑤如果以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横坐标,以生根平均数目为纵坐标,绘制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激素类似物甲浓度越高,插条生根平均数越少。激素类似物乙浓度升高,生根数先增加后减少。同时,有2个浓度不同对应生根数相同且最多的实验结果),能否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⑥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⑦正式实验如何设计。教师深入挖掘与实验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有关问题,再次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2.3 复习植物生长调节剂 教师提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利用“雨课堂”随机点名功能,学生回答问题。

2.2.4 巩固提升 在学生系统复习完相关知识后,教师精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做进一步提升训练。“雨课堂”提供了习题实时反馈功能。教师通过“雨课堂”“插入题目”命令组的单选、多选和主观题等模板录入习题。在此环节中,教师发起限时训练,将习题推送到学生手机端;学生提交答案后,经“雨课堂”后台处理,教师在手机端能实时接收到学生的学习动态。“雨课堂”会显示出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个习题选项的选择情况,并自动发出学生学习“预警”,教师根据这些数据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微调。

2.2.5 课堂小结 教师利用“雨课堂”推送自制思维导图做本节复习课的小结。由于每位学生的思维导图各不相同,教师就引导学生结合课上复习内容完善思维导图。由教师选择较为典型的作品投屏并让全班学生分享,师生共同分析、交流和学习。

2.3 课后微课题的个性化研究 “雨课堂”对教学的帮助还体现在课后,“雨课堂”具有在单个页面中插入语音的功能。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录入自己的声音对学生进行解惑,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另外,对于不满足教材学习的学生,教师基于本节课内容,可提出“列举出几种我国法规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危害”“举出一两个因植物生长调节剂指标不合格,而引起的农产品贸易纠纷案例”等微课题推送给学生。“雨课堂”的学习小组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等因素决定是否参加,或自愿参与的学生组成微团队,进行资料搜集和研究,并发布成果。

2.4 开展多对多教学 “雨课堂”有添加协同教师的功能,协同教师有发布教学任务和授课的权限,多位教师可一起教授和管理同一节课。在本节拓展课题中,教师邀请了一位从事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高校教师来协同授课,与中学生分享他的研究经历,指导个别有兴趣的学生查找资料。在“雨课堂”的支持下,协同教师和主讲教师共同组织教学,一方长于教学,一方精于专业,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探究能力。

3 结语

“雨课堂”将PPT和微信无缝衔接起来,产生1+1>2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不仅能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更有两个明显特点: ①数据课堂: 教学数据有4组。第一组是课堂人数,记录出勤人数。第二组是学生数据,记录每个学生得分以及用时情况,并自动列出3名优秀学生和3名“预警”学生。第三组是习题数据,记录每道习题的答题率、正确率和平均分等数据。第四组是课件数据,记录学生“收藏”和”不懂”的页面。②人人参与:“雨课堂”至少有4种促进学生全员参与的功能: 随机点名、弹幕、“收藏”与“不懂”标注和拍照投稿。

猜你喜欢
类似物生长素雨课堂
Hepatology Research|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及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为什么向日葵能够不停地向着太阳转
揭示独脚金内酯抑制PIN依赖性的生长素转运渠化(2020.7.18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开放性实验探究和改进
干扰素α—2a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耐药变异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