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闽东北和浙西南的山区,构成了中国最密致也最精彩的“廊桥版图”。论数量, 闽多于浙;论保存质量, 则浙优于闽。其中,丽水拥有全国保存最好的廊桥群。廊桥,即有屋檐的桥,又称“屋桥”“风雨桥”,最大特点即“上廊下桥”:上廊似屋,与当地民居造型相似,飘逸的屋顶轮廓线与远山起伏的山际轮廓相互呼应;下桥如虹,与周围的参天绿树、深壑峭壁浑然一体, 又与溪潭水中的卧虹倒影交相辉映,呈现出古朴典雅、凌空优美的特点。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又正好位于中国廊桥最密集的浙闽交接处,与泰顺、庆元这两个“中国廊桥之乡”毗邻。前些年,世人先将目光聚焦到了泰顺,近几年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庆元,而拥有数十座各式廊桥的景宁,却长期得不到世人关注——难道说景宁的造桥历史、品种、品质、数量等各方面均落后于庆元等地吗?景宁境内的畲族廊桥与汉族廊桥又有何不同呢?
左右页图:大赤坑桥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桥长50米,宽6米,高10米,桥上设有神龛,历史上曾两度被大水冲毁,重建于1972年。
大赤坑桥座落在景宁县城西南十五里处的大赤坑村,村中流淌着一条叫“大赤坑”的山溪,桥以村名,村以溪名,溪、村、桥三者同名,就像有几股力量将它们纠集在一起,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大赤坑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作为景宁至沙湾、英川、庆元等地的交通枢纽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它是景宁当地最负盛名的木拱廊桥之一,既有亭、台、楼、阁之雅致,又具有飞跃山川之苍茫气魄。道光二年(1822年),乡人张纶捐资重建时将桥更名为“成美桥”,寓意君子成人之美。或许是乡人觉得“成美桥”比较拗口,不如大赤坑桥来得实在,又接地气,于是优雅而文气的“成美桥”只能流传于纸上。
桥距水面足有10米之高,庞大的身躯流光倒映在溪流上,显得霸气十足。廊桥两侧巨木斜撑拉开了50米长的桥身,将两岸如龙的山脉连接在了一起,有一种孤独遗世的绝美,填补了天空与高山之间的空白。无论从哪个角度仰望,它都有着“长虹卧波,雁翼排空”的宏阔气象。在桥上行走,柱子和桥窗不停地将桥外的景致隔断,从我站的位置看出去,隔隔断断自成景,疏疏密密景如画。站在桥头四处眺望,我看到了一幅与廊桥形成呼应的景色:两岸青山相对而出,一溪碧水在桥下的累累乱石间淙淙流淌,卵石、青石、山石垒砌而成的千年古道从如同大地的骨骼一般,眼下的大赤坑古村鸡犬相闻,炊烟正在青山绿水间袅袅升起……
这是一座美得几乎让人窒息的廊桥,甚至还隐约透着一丝禅意。早在190年前,就有一个在景宁担任教喻的湖州举人闵思端,在《成美桥记》一文中留下了字字珠玑的记载:“雁齿排空,鼍梁架木,云霞吐纳,倒影流光。凡行者止者,莫不履康庄而歌坦途……”以景照人,心中有景,这段有着收纳天地气象的文字,可谓是作者最佳的心境写照。
眼前的大赤坑桥重建于1923年。廊桥横梁上留下了重建时撰写的一行娟秀的字迹:筹备主任县议会议长李瑞阳。如今,已经没有什么人知道李瑞阳的历史,他的名字因为眼前这座恢宏的廊桥而一道留存下来,后人在瞻仰桥的同时,不停地向他行注目礼。
护关桥坐落于景宁县大漈村南端的水口处,这是一座典型的水口桥。护关,顾名思义就是“守护关口”。护关桥东西向横跨沐鹤溪,单单是沐鹤溪的名字就十分具有想象力。在现实中,飞檐翘角的廊桥也如展翅翱翔的仙鹤刚刚从云端降落,一副收羽歇息的姿态。
护关桥是一座双孔简支木平梁廊桥,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其建筑格局在浙西南一带比较罕见。当地人将护关桥称作“桥楼”,意思是建在廊桥上的楼房。从外表看护关桥,它的确像是一座高大的楼阁——三层重檐歇山顶,27米长的廊桥上置有9间廊屋,三层建筑由下向上收缩,分别建有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一楼留有通道。关帝庙正中供奉着关羽,关平、周仓各居左右;文昌阁供奉的是传说中主宰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魁星阁供奉着魁星爷。三位神祇楼上下并祀,文武三庙三位一体,桥、庙、风水建筑三者合一,形成一座多功能、多用途的建筑体。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屋顶勾勒出飞扬的线条,让人忘却了它是一座廊桥,疑是一座庞大的“水上宫殿”。
左右页图:护关桥建于清乾隆辛丑年(1782年),桥长28米,宽9.5米,高9米,有廊屋9间,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座三层建构廊桥。
护关桥与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的国保单位时思寺只有一墙之隔。据传,梅氏元犀公,年六岁,守祖父墓,居庐三年,不离其侧。宋高宗闻报,旌表其人为“孝童”,其庐为“时思院”。明宣德元年(1426年)改院为寺。现存寺院占地1193平方米,由大雄宝殿、三清殿、马仙宫、心经钟楼和山门构成。大雄宝殿为五间四进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寺内遗存有江南现存为数稀少的元代建筑,整个建筑群保留着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风格。护关桥与庞大的寺院连接在一起,如同寺院的延伸部分,形成一组高低错落的歇山顶、硬山顶建筑群,形成了寺桥合一的格局。
在南方村落,许多廊桥建在水口,兼具风水建筑的功能,护关桥也是如此。很多廊桥一侧建有社庙、道观、寺院等宗教建筑。大漈村也一样,护关桥与时思寺牵手,正好堵在宽阔的水口上。钟楼、大雄宝殿、门楼、廊桥,这一组村落的风水建筑从规模来说,在国内非常罕见,而且从现有建筑年代而言,大漈村饱有元、明、清、民国各代建筑,时间流传有序,是江南建筑活化石,这在国内特别是罕有元以前建筑的南方,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与护关桥非常相似的,还有坐落在高演村水口的环胜桥,它建于清乾隆年间,也是一座三层楼式的廊屋,木板和梁枋把廊桥隔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魁星楼、中层为文曲星楼、下层中间为书院,书院两侧设有走廊,供行人通行。实际上,像这样兼具交通、祭祀、风水和教学场所功能的廊桥,放眼省内外也难得一见。书院一溜排开的格子窗,仿佛每一个格子,都像张开的嘴巴,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模样。扶窗探望,里面空无一物,让人无限感慨。
哪个地级市拥有的木拱廊桥最多?浙江省丽水市和福建省宁德市一直纠缠不清;哪个县拥有最多的木拱廊桥?浙江省丽水市下辖的庆元县与福建省宁德市下辖的寿宁县也难分伯仲。那么,哪里才是拥有木拱廊桥最多的乡镇呢?或许,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东坑镇最具有竞争力——从统计数据来看,东坑矗立着十余座廊桥,其中7座属于廊桥中等级最高的木拱廊桥。目前,全国可知的木拱廊桥只有一百到两百座之间,我们取一个中间值进行估算,东坑一个镇就大致占据了百分之五。
东坑上桥和下桥扼守着东坑镇的上下出入口,形成姐妹桥的格局,成为东坑人最为信赖的守护神。上桥始建于清早期,现桥重修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桥长近24米,廊屋九间。有意思的是,神龛中曾供奉着“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两尊小神是妈祖的侍从仆人,虽然是道教中的守护神,但是地位低下,远远不及众多廊桥上供奉的观音、平水大王等神仙。在多数廊桥中,要么供奉的是法力无边的大神,或者是守土有责的地方神和土地神,上桥供奉的却是这种冷僻的小神,这在廊桥中比较少见,不知道他们与此桥有何渊源?
左右页图:左图分别为东坑上桥和下桥。东坑上桥,亦称“观音阁桥”,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桥长23.7米,宽6.2米,净跨18.7米,原先此处岸上有观音阁,阁前溪间有莲岩,至今桥下溪间尚存莲瓣状巨石数座。东坑下桥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桥长29.2米,宽4.6米,跨径21.8米,与上桥形成“姐妹桥”的格局。右图为怀胜桥,桥长28米,高4米,为单孔木拱廊桥,长虹卧波,倒影流光。
东坑下桥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桥长近30米,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虽屡有修缮,但基本保持原有的风貌。东坑下桥的神龛已经拆除,廊桥正中留下一块空白,如同剥开的伤疤一样,显得相当突兀。桥头装有一对灭火器,如同桥的守护神。立柱上钉着“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铁牌标语,已经锈迹斑斑。
大多数廊桥显得狭长、阴暗,但章坑村的怀胜桥一反常态:高敞,宽阔,通透,如同华堂高屋一般。当时,66岁的章祖琪推着板车过桥,遇到了熟人,他们坐在桥凳上寒暄起来。我注意到,他们坐的桥凳特别宽敞,我走南闯北走过两百多座廊桥,看到的桥凳宽度大多在三四十厘米左右,但是这里的桥凳宽度至少是其他地方的两三倍。我大致量了一下,宽度超过了一米,长度2.5米,距离桥面有半米高,看上去好像一张张通铺。章祖琪告诉我,为了放置桥凳,章坑村的章氏宗族在建桥时特意加宽了桥身,虽然增加了成本,但这些桥凳方便了无处住宿的路人和无家可归的讨饭人。在接下来的寻访中,我又陆续在东坑镇的许多廊桥上发现了类似的桥凳:东坑上桥有13块桥凳,东坑下桥有16块桥凳,它们如同制式一般,差不多的长宽高,一块接着一块,从桥头铺设到桥尾,如同一座敞开的旅馆。可以说,东坑廊桥的桥凳在国内廊桥中极具特色,即便是廊桥众多的庆元、泰顺、周宁、寿宁等地,也很难得一见如此具有人文关怀的举措。可见行善积德、与人方便的意识在景宁已经深植人心。
离开怀胜桥,章祖琪告诉我,在白鹤电站那里还有一座廊桥,比怀胜桥长3倍,是国家的。是国家的?难道廊桥还有私人的或者集体之分?按照他的指点,我开车从村里出来,向左拐进了一条狭长陡峭的山谷,进入了白鹤电站,远远就瞥见了山崖上飘过一座弧形的廊桥。我几乎失声地尖叫起来!这条木拱廊桥飞跨在溪流上空,线条简洁飞扬,如同飞过天空的一道彩虹。修长的桥身有着一气呵成的流畅感,仿佛一把折扇完全打开,将自己的身段张开到了极限。下车后,我走到了道路的尽头,那里是一段废弃的渠道,散落着乌漆墨黑的乱石以及疯长的荆棘。我目测了一下廊桥的位置,距离电站也就两百多米,沿着崖壁攀援而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上了廊桥。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古道从廊桥开始延伸,兜兜转转伸向远方,而我攀登的崖壁就在道路的下方,不过几米之遥,真有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国家级、省级、县级保护单位的石碑排列在桥头,石碑上刻着桥名——接龙桥。我醒悟过来,章祖琪说国家的,其实指的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从资料上看,桥高19.6米、长38.5米、净跨30.7米,但从仰视的角度,无论是长度还是高度都远远超过了现实,显得相当伟岸,有着绝处逢生的壮丽感。由于廊屋上没有飞檐翘角、没有阁楼攒顶、没有拱门桥窗,唯有小轻瓦、叠瓦脊、两坡顶、风雨板,通体灰黑,素面朝天,别无他色,倒也尽显极简主义。廊屋的梁上留下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正梁上书:中华民国陆年岁次丁巳王正月初六日酉时建造。正梁上留下了一副对联:“虹腰作掛东坑源头达泰寿通衢,巨壑凭凌喜今日仍作雁齿排。”与对联对应的是梁上留下的泰顺、青田、景宁等县乡民的捐款文书,印证了此桥确是贯通两省数县的交通枢纽。
东坑镇的畲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20%,有许多畲族村,那么,会不会留下畲族工匠参与建造的廊桥呢?畲族廊桥与汉族廊桥有何不同呢?
一打听,果然在平桥村就有一座畲桥,前些年因建造电站而迁建在深垟溪上。只见此桥两堍以天然岩壁作墩,虽然临空跨步,倒也不失淡泊宁静的气氛。从资料上看,畲桥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次重修,其长37.4米,宽5米,净跨29.2米。这座外表和构造与众多的木拱廊桥并无明显区别,但是它拥有一个独特的名字——畲桥。
左右页图:接龙桥,亦称“庆安桥”,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桥长38米,宽4.6米,净跨30.7米,木拱架距离河面高19.6米,高度位居国内前列。桥上拥有廊屋17间,为歇山顶,四柱九檩,五架抬梁,是景宁县临水最高、山势最险、目前保存最好的廊桥之一。
为什么叫做畲桥,村民们也莫衷一是,有的说此桥为畲族工匠所建,有的说是畲族人出资所建,但是从桥头所立的清道光年间的八块碑文来看,似乎此桥与畲族无关。经查阅资料,原来此桥原名“永安桥”,因为平桥村的居民以畲族人居多,人们误以为桥为畲民所建,以讹传讹,留下一个足以误人思维的名字。“永安桥”从此彻底被人遗忘,即使在翻阅地方文献的时候,人们也往往难以将两个桥名联系在一起。
畲桥是一座名不副实的廊桥。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难道众多的畲族工匠真的会缺席廊桥的建造?我走进了马坑桥的廊屋,一仰头,正梁上一行清晰的字体映入眼帘:“石匠雷兰生,蓝贞生。”蓝、雷都是畲族大姓,这些遥远的字迹明确地告诉我们,畲族工匠参与了这座廊桥的建造。从资料上得知,就在马坑桥附近,有一座龙潭桥,就是畲族工匠参与建造的,正梁上留有建桥工匠姓名:“泥水雷日森”。过去,曾有人在龙潭桥游记中写道:“龙潭桥是我们这次行走中发现的最为小巧精致的一座廊桥。当我们发现龙潭桥时,早晨的阳光刚好打在深幽的峡谷里,青灰色的瓦背和东侧桥板被涂上一层浓香的阳光。北面是陡峭的山崖,山崖上满是葱绿的灌木,桥头附近的那棵小红枫分外妖娆,是一位醉酒的少女。”这又是一座值得期待的桥,可是在地图上并没有找到龙潭桥,村民告诉我,桥已毁于2005年的一场山洪。那位“有一丝醉意的少女”已在10年前随着洪流滚滚而去,只留下一场空落落的感伤。
畲族人的风水观念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丝肌理,也深入到建桥的每一道工序。“择日吉课”是廊桥营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廊桥的选址,祭河“架马”,“发锤”起拱,南山伐梁,苗梁、栋梁的上梁等等,风水先生都是要挑选吉日良辰,并用红纸写成“择日吉课”,在建造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择日吉课”执行。接龙桥先是由一个叫汤宝华的人来“择日”,后来复选蓝宝成。历史在这里缄默着,不知道什么原因促使“桥董”合议重新换人?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蓝宝成是浙西南一带名声响亮的风水师,他的身份还是丽水市第一个畲族贡生。蓝宝成不是畲族风水师的孤例,龙潭桥的正梁上也留下了“择日雷景庆”的记载。除了“择日吉课”之外,畲族风水师们借助手中的罗盘,借助丰富的地理和水利知识,他们坚信自己的慧眼,在最合适的地点,为一座即将新建的廊桥择址,从而将两条潜行于山川的龙脉贯通,形成了一条气脉相通的巨龙。
走访了数十座廊桥后,我发现了一致的现象——不管是汉族人还是畲族人参与建造的廊桥,营造技艺、外形特点、文化特征都大同小异,这说明了两族工匠技术、文化已经融为一体,不分你我。每一座桥的造型,每一座拱跨,桥上的一对对榫卯,窗棂上的每朵花格……在景宁廊桥的背后,隐藏着无数汉、畲工匠的建桥故事。当年那些宽阔结实的桥板,如今结满的灰尘,故人远去的脚步已经没有一丝声响。几百年后,只有桥下日夜不歇的溪水依旧陪伴着这一座座一瓦、一木、一石垒砌、拼接而成的廊桥。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漈村还有一座叫“胡桥”的廊桥,外形周正,无论从哪个方位看过去都很像一座建在水上的房屋,但它的确是一座廊桥,里面搭着一座古戏台,天花板上竟然还有带着彩绘、斗栱的藻井。胡桥内部有着近300平方米的空间,显得非常敞阔,它的主要功能已经由交通转变成村民看戏的场所,堪称“水上戏台”……
如今,随着 “浙南—闽北木拱廊桥带”逐渐为人熟知,夹在国内著名的廊桥之乡——庆元与泰顺之间的景宁,那些默默矗立了数百年的廊桥在漫长的蛰伏中逐渐苏醒过来,正在向世人娓娓述说着自己的神秘身世。
左右页图:畲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历经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次重修,桥长37.4米,宽5米,净跨29.2米。2001年因建设白鹤水电站而被拆除搁置,2009年复建于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