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运动猝死的思考

2018-10-30 09:36李国富李超伟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预防

李国富 李超伟

摘 要:运动本身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但近年来却成了各大高校和社会人士猝死的高发因素。本文通过认真研究运动猝死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预防和急救措施,借以降低运动猝死的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运动猝死;急救措施;预防

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运动.然而,运动猝死却成了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虽然体育运动是一种有益身心的锻炼活动,但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和社会人士因为运动而丧失宝贵生命。国家卫生组织和各大医院的知名专家为探究其原因耗费了极大精力和物力。

运动猝死是指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有或无症状的人无创伤突然死亡的一种现象,且这个现象可能在运动中发生也可能在停止运动之后的24小时以内发生,之所以被称为猝死。

一、 运动猝死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可能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其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更是令人无法接受。逝者如斯,结局已无法改变,但为了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寻找到原因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 运动诱发的潜在的疾病

运动医学博士导师廖八根曾提出:“运动性猝死的几率很小,猝死人群中33%发生在睡眠时,运动时只占据1%。”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猝死是由于运动诱发了潜在的疾病,且这些疾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患者在正常生活中根本无法察觉。

某高校计算机系一位新生当天下午5点结束军训后又打了约1小时的篮球,晚7点左右在宿舍突然晕倒,抢救未果死亡。根据很多资料研究证实,运动猝死的人员中90%患有心脏病,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心脏疾病是导致运动猝死的最大原因,并且肥厚性心肌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在运动中导致猝死的几率更大。

(二) 超负荷运动

年轻人的身体看似健康,其主要原因是潜在的疾病还没有显现出来,并且在这种自以为年轻而活力四射的状态下进行超负荷运动,加之运动后茶酚胺水平升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更容易导致血管痉挛,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最终导致心脏骤停。

身体所有器官都需要氧气间接或直接提供能量支撑,而超负荷运动给身体带来的最显著特征是缺氧。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器官就是心脏。心脏因不同的病因且其中有些缺陷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如心室闭合部分不全等,在运动强度不大的情况下从泵出去的血中回流一部分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但是在较大强度的运动中,心排血量根本无法满足全身代谢的需要,并且对氧气依赖很强的心肌,需氧量会迅速增加,一旦血供不足而缺氧,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就会减弱,从而导致产能减少,无法提供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最终导致心肌梗死。

(三) 本身疾病

免疫力是体现一个人抗击疾病的能力。当人生病时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即免疫力低下。在此,我们就以感冒为例,谈谈在这种情况下高强度运动会发生什么状况。

大部分人都会轻视感冒,甚至错误地认为运动后的大量出汗会有益于感冒的康复。研究发现,剧烈运动会使免疫机能下降。在生病的情况下机体免疫力已经有所下降,再加上剧烈运动,免疫力会进一步下降。最可怕的是感冒病毒有亲心肌的特点,再加上抵抗力的双重下降,很容易让病毒有可乘之机,迅速感染心肌、患上病毒性心肌炎。青岛有位19岁的足球运动员比赛时在没有发生冲撞的情况下突然倒地而死。该球员生前体魄健壮,家人和球队队员从未知晓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有关专家据此推测,如果在猝死前一至两周患过上呼吸道感染,那么基本可以断定是由感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发作导致的猝死。

二、 预防

为有效避免运动猝死的发生,结合近几年来的事故案例,在预防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消除侥幸心理或错误认识

很多人自恃年轻体壮,对于运动有着很大的激情,于是忽略了超负荷运动导致心脏无法承受较大负荷而发生的意外情况。此外要坚决避免由于错误认识导致的死亡。医学方面的知识不能一知半解,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影响生命。因此我们必须谨慎运动,防止事故发生。

(二) 早发现早治疗

适当做一些中小强度的運动及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确保自身无不适感后再偱循渐进地进行体育运动。同时要对没有既往心脏疾病史的人群进行体检。对运动员来讲,经常性的检查和随身跟随检查是一项长期工程,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应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鉴别出是运动性心脏病还是病理性心脏病,或是潜在的致命性的先天性心脏病,只有这样才有助于遏制运动猝死的发生。

(三) 加强对有心脏病史或心脏异常的人群预防

虽然心脏疾病是运动猝死的的高发病,但不至于因为恐惧而手足无措。对于普通人来讲,在身体允许的状态下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要避免做一些高强度运动,降低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的心脏负荷增大或供血不足的几率,并及时发现前期症状,随身携带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或及时求助于路人。只要日常生活中加强注意和积极预防,运动猝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 急救措施

运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以提升生活质量,但意外事故的发生往往难以避免,掌握急救措施是确保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

在运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身体特征,重视不适表现。当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时,很多人会错误地认为这是正常反应,是体能素质增强的表现,对这样的情况不加重视,反而继续运动甚至加大强度,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心脏超负荷而发生意外情况。遇此情况可采取降低速度、慢走、补充水分等措施来缓解不良反应,若是不适情况无法缓解,必须立即就医。

若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导致了运动猝死,那么猝死后的4分钟是抢救的最佳时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时间。此时应迅速将患者平卧,掰开患者的嘴,观察口腔是否有异物;拍打双肩并呼喊患者,观察是否有意识;然后用手指触摸颈动脉,观察动脉搏动情况;若无意识和搏动,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救治。若是在4-6分钟抢救无效,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8分钟之后人就会完全死亡。

参考文献:

[1]唐培.运动与猝死[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9(1).

[2]冯大志.高校内发生运动猝死的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1).

[3]王晓玲.运动中猝死的原发病[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9(4):197.

作者简介:

李国富,四川省成都市,警官学院军事训练系;

李超伟,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学院学员十大队。

猜你喜欢
预防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发票腐败及其治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