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谈

2018-10-30 10:30梅竹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王君苏州园林教材内容

梅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021-01

课程资源中最基础的是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参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内容最重要的载体。新课改开始时就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不能被教材紧紧束缚着,把教学变成了为教材服务。作为教师应该知道真正的教学要依据课标,教材只是教学所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意识和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

这里,笔者结合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问题。

1.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数材编写者必定考虑诸多因素,要综合考虑知识本身的结构,学生的认知规律、思想内容等因素。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走进教室,他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所以一本数材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更不要说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差异就更显著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整先后顺序,可以互相穿插学习,使教学的内容更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使教学收到实效。

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去苏州园林游览,笔者就把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调整到游览前后的时间段进行教学,学生实地观察的经历,对于苏州园林的特色和叶老把握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写作特色的认识有很大的助益。

2.适当调补充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式,尽管教材编写者力求面向全体学生选用最新的素材。但第一,我们祖国地域辽阔,语言丰富,第二,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新发现,新成果,新表达层出不穷,静态的教材不可能将它们全部展现出来,因此,教材还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和周期性、滞后性,同时教材中的一些例子,不可能顾到所有地区、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实际,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提供学生熟悉的、鲜活的事例,增加活动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是用地道的京白来写的,但吴方言区的学生对景韵京味却缺乏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对方言入文的文学效果有深刻的认识。我把武进籍作家高晓声的《陈焕生上城》引进课堂,让学生们用方言土语朗读小说。“太晏了”,“晃荡晃荡”,“身上有了肉,脸上有了笑”……家乡话,家乡调,学生们都惊呼太熟悉,太亲切了!通过迁移,虽不是北京人,但对《吆喝》的地方特色认识也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

3.适度整合教学内容

整合,就是重新组合。语文学科是最需整合的学科,语文教师是最需要整合能力的教师。语文教师必须把语文教材内容需归纳、调整、组合,以最有效的整合方式呈现给学生,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但教材不是简单地传递课程内容,也不等于最精当地表述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可以而且应当依据学情、师情进行编排和整合,形成可供选择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对教材通过独到精辟的分析整合教材内容,使教材最大可能地发生效用,使课堂精彩纷呈,使学生获益无穷。

重庆外国语学校的王君老师就是创造性整合教材的高手。在人教版初一上册的教学中,王君老师整合了第一、二单元的全部课文。王君老师通过研读教材,敏锐地提炼出了两个单元的共同主题,那就是热爱生命。十一篇课文分别从生命意识,生命理想,生命智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指向生命主题。《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是为第一层次,《在山的那一边》《理想》《行道树》是为第二层次,《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人生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第一次,真好》是为第三层次。

通过整合,教师教学提纲挈领,以一种胸有全局的战略巧妙地实现了从教材到教学内容的过渡,学生学习因为改变了原本散乱的单篇学习格局,从而使学习的碎片化变为学习的系统化,最终事半功倍。

另外《蒲柳人家》《我的叔叔于勒》和《故乡》这三篇风文章主题思想,表现手法,还是语言特色各具特色,可以说它们的风格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王君老师敏锐地抓住三篇文章的主要人物一丈青大娘、飞利浦夫人、杨二嫂三人性格的共同特点——泼辣,整合成“三个女人一台戏”的主题式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比较同为泼辣型女人的,思考体会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匠心。

4.适度整合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根据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笔者在《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制作配乐朗诵APP的方式来学习这篇精美的小品文,学生通过寻找恰当的配乐音乐,感情朗读体会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以及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也感受到了作者人生渺茫的慨叹。又通过挑选插图的方式对张岱用白描这种艺术手法描绘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有了直观的认识。

5.增加学生体验的机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提语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和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数学实践中,当让学生充分的体验时,就能帮学生建立起有效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桥梁,就能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源头活水”,就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

比如在毛泽东《长征·七律》一诗的教学中,我播放强渡大渡河影视资料,让学生直观体验“大渡桥横铁索寒”;在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中,我播放濮存昕的感情朗读,展示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作品,让学生感受词作大气磅礴的气势!

需要注意的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是隨意增删教材,也不是轻视教材,重视教辅,而是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发展和丰富教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王君苏州园林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Color-image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channel fusion and spherical diffraction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