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解读儿童散文的方法

2018-10-30 09:36陈书蓝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语言美解读童趣

摘 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儿童文学》课程时,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会以儿童文学教材理论为参考,结合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探寻异于传统的解读作品的方法。如儿童散文《秋天的雨》,则可以儿童散文的特征:“纯真的童趣贯穿全篇,优美的语言营造意境”为切入点来探寻解读儿童散文的方法,解读散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营造这些特征的。希望这种异于传统的解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可以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借鉴,以提高他们賞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解读;儿童散文;秋天的雨;童趣;语言美

解读儿童文学的能力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为培养未来合格语文教师,在教授《儿童文学》课程时,应引导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现以儿童文学教材理论为参考,从儿童视角出发,以《秋天的雨》为例,结合儿童散文的文体特征,来探索异于传统的解读作品的方法。

儿童散文是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儿童认识的人、物、事有所感触而记叙之、感慨之的文章。儿童文学教材把儿童散文的特征归纳为两点:1.纯真的童趣贯穿全篇;2.优美的语言营造意境。现以《秋天的雨》为例,以儿童散文的特征为切入点,来探寻解读儿童散文的方法。

《秋天的雨》是陶金鸿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被选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散文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将秋天的色彩、秋果的气味、动物备冬的情景巧妙地串联起来,描绘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诗意秋天。现从童趣和语言两方面来探析本文的优美之处。

一、 纯真的童趣贯穿全篇

从孩子的立场,用孩子梦幻式的眼光欣赏秋天,让这个秋天充满了奇妙感。

散文开头是这样描述的,“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开头一段,就用比喻和拟人两种辞格营造了一个儿童想象的世界,充满着幻想色彩。接下来,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介绍秋天的雨有五彩缤纷的颜料、藏着好闻的气味、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在描摹这五彩缤纷的秋色图、沁人心脾的秋味图、欢天喜地的筹冬图时,分别调动了视觉、味觉、嗅觉、听觉来感受。并在多处文句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辞格来营造了一幅幅充满稚趣的画面,文章洋溢着童话般的诗情画意。最后,散文这样收尾,“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同样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辞格,以小朋友喜欢的方式寄寓了一个积极健康的主题:喜秋、赞秋的美好情怀。

散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同时,全文以儿童的视角来描写客观的秋雨秋色秋味秋声,用童心来感受这个多姿多彩的秋景,全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充满着童真童趣。

二、 优美的语言营造意境

《秋天的雨》以饱含浓情的笔调、清新优美的艺术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彩、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秋天。其优美的语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既给小读者带来欣赏的愉悦,又给小读者以及成年读者提供了语言临摹的范本。

(一) 用词美

首先,散文的用词美体现在叠词的运用上。本文的叠词有不同形式,如“轻轻地”“黄黄的”“绿绿的”“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等AAB形式的;“一把把”“一枚枚”等ABB形式的;此外,还有四字格式的,如“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舒舒服服”等。这些叠词的运用,把秋天的颜色、味道、动物的惬意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同时,叠词的运用又带给人一种字音协调、节奏鲜明、形式匀称的美感。可以说,这些叠词的恰当运用,增强了秋天的形象美,增加了文字的音韵美,显示了儿童散文的诗意美和韵律美。

其次,散文的用词美体现为用词的精准度。“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句中的“你挤我碰”的“挤”“碰”说明数量多,“争着”说明奉献的心情强烈,给橘子、柿子赋予了人的情感,把果园的丰收景象描绘得活灵活现,果园的迷人状态给人一种愉悦感。“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香味本是吸引嗅觉的,句中“勾住”一词却为让“脚”流连忘返,“勾住”尽显通感之妙用,把秋天的气味、诱人的丰收景象勾勒得生动逼真,别有一番情致。尽显秋天给人带来的丰收的喜悦,表达了对秋天的无限爱意。

(二) 辞格美

由于辞格可以增强文字表达效果,让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化,所以,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创作者常使用多种辞格来营造童趣。《秋天的雨》一文中,作者用了多种辞格生动逼真地描绘了一个灿烂无比的秋色。

首先,通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比喻句,用钥匙比喻秋天的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作用。又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此句为比喻和拟人辞格的套用,用小扇子比喻银杏树叶,把银杏树叶形象化了,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赋予银杏树叶和隐形的风人的动作行为“扇哪扇哪”,把秋天的动态感写得栩栩如生,表达了作者对五彩缤纷的秋天无限的喜爱之情。

其次,巧妙地使用了排比与对偶辞格套用。如“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两个复句构成了排比,把作者对秋色的爱意抒发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两个复句还使用了对偶辞格,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极强。

《秋天的雨》用词的准确和辞格的多样都显示出语言美的特点。用儿童喜爱的优美的语言描画了一个多姿多彩、有声有色、韵味无穷的秋天,这个绚丽多彩的秋天充满着浓郁的童话般的诗情画意,其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儿童散文的特征为切入点,来探寻解读儿童散文的方法。希望这种儿童文学教材理论为依据、以儿童视角为出发点、结合儿童文学特殊性来解读文本的方法,能给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赏析儿童文学作品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晓玉,孟临,主编.儿童文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书蓝.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赏析儿童诗的方法探析[J].知音励志,2016(11).

作者简介:

陈书蓝,贵州省铜仁市,铜仁学院。

猜你喜欢
语言美解读童趣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引领学生踏上优美旅程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