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教育行业的改革,体育课程的改革也随之而来。在近年来推行的体育新课程的施行,大力推动了校园体育课程的发展。在小学教育当中,体育课是一个不可缺失的部分。它是学习之余用于放松身体、强健体魄的必要手段。为了提升小学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部分学校还开设了体育社团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类别与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们一起锻炼。本文将围绕小学体育社团课展开具体的分析,阐述其有效运行的依据并提出合理的策略来保证其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小学;体育社团;运行;策略
一、 引言
针对小学生锻炼体质、放松身心与社团课的开展,需要考虑到现代教育对体育课程的需求、学生本身的爱好以及学生的特长。为了落实小学体育社团课开展的措施,需要业界人士大力配合。在课下时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运动爱好,而在学校中,社团体育老师能够根据喜好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最后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学成果有效是社团课有效运行的前提。希望采取有效策略对其运行起到一定作用。
二、 运行依据
(一) 满足教育需求
目前中国的教育要求不只是培养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德良好的学生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因此,在开设原有的知识性课程以外,还增设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审美能力和锻炼强健身体。其中体育课作为一门需要将智力与体力结合的课程,需要专业人员合理安排课程和内容,让孩子能够在体育锻炼中放松身心。而增设体育社团课是在原有的大班体育教学的基础分设出来的社团模式教学,即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安排教学,在进一步满足教育需求的情况下,还能表现其学校本身的体育教学特色。例如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的啦啦操體育社团课,都是利用每周星期四的下午第六,第七节课,不占用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时间。多年来我校的啦啦操获得了几次南宁市的冠军和全国冠军等优异的成绩,已成为本校社团课的最大亮点。吸引了学区其他学校经常到本校观摩学习,借鉴经验。
(二) 培养学生爱好
体育锻炼是陪伴人的一生的,因此在开设社团课程的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首先学校方面可以利用问卷调查以及班主任在班级内收集信息的形式,根据比例挑选出几个最受本校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其次是结合学校的场地以及专业人员判断来考虑该项运动是否适合在校园内展开,再者决定开设之后就需要购买专业的器材设备还有培训教师该项运动的具体内容,最后在设置课程时需要挑选适当的时间。目前阶段学生喜爱的运动主要是以羽毛球、篮球、啦啦操、跑步等运动与田径项目为主,根据不同民族的特性还有部分地区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社团,例如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的小学还开设有竹竿舞这一特殊的运动社团。
(三) 挖掘学生天赋
实际上,天生具有较好的运动细胞的人不在少数,只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着重培养其运动方面的才能,因此天赋被埋没。开设体育社团课能够在学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留心观察,发现天赋异禀的学生,认真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特长。实际上,学校创办体育社团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学校的资源以及较大的场地发挥学生的天赋、发展他们的特长。例如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的平西小学,在近年来培养出许多为祖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奥运选手。在校园体育教育的不断挖掘与培养,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在不断训练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被进入国家队,最后成为奥运选手代表中国出征奥运,为国家获取荣誉。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教育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 策略分析
(一) 建立多元理念
首先,建立是为了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建立体育社团的过程中需要创建多元的理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当然,项目需要多元化,不限于篮球、足球、跳绳等常见的运动项目。还可以根据地区特色开展属于本地区或者本校特有的运动教学,在增加体育课程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孩子了解更多、更具体的体育知识,也能够体现本校独有的体育教学特点。其次时间也需要多元化,可以根据天气、场地情况进行调整,需要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充足,不因意外原因而取消课程。
(二) 优化管理制度
在体育课后才能开展的过程中,健全管理制度是有必要的。首先是对场地进行管理,为了保证场地的安全,需要定期对场地进行检查和维修,按时进行洒水工作,保证场地湿度;其次是安排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由于校园场地将大,开展活动时数个社团同时进行,人声嘈杂,教师很难照顾齐全,为了避免某些贪玩的学生为了逃避课程而跑出校园遭遇意外,需要在各个围栏边安排足够的安保人员。最后是健康管理,为了治疗学生在运动中产生不适反应,现场需要安排医务人员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情况,优化管理制度是完善社团课程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 建立激励体制
课程的开设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适当的激励是应当的。在学生参与课程的过程中,利用小奖品与口头激励形式相结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奖励机制的建立还能够适当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与其他同学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实力。激励体制在建立过程中需要教师掌握程度,不能过度夸奖,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产生自负心理;也不应该吝啬夸奖,不利于激励体制的完成。
四、 结束语
体育锻炼作为保证人身体健康的手段之一,贯穿人的整个一生,由此培养一项喜爱的运动项目应该从小学开始。校园的体育教育呈现出新的面貌,通过运动的多样性创造社团课的多元理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参加活动的途中适当的给予学生激励,激发他们的勇气。社团课的开展是对现代体育教育事业迈向新解题的象征,能够为我国的体育行业不断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杰仁.试论小学体育社团有效运行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8(5).
[2]石峻.农村小学学生体育社团有效运行的策略[J].运动,2015(14):113-114.
[3]屠旭未.小学体育社团拓展课融入体育课堂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5(21):76-77.
[4]刘平江,王凤玮,周利明.我国部分省市中小学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5):423-427.
作者简介:
梁达胜,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