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果丽,朱文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广东 深圳 518172)
产业在不断更新、行业在不断更替。高校对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经典与前沿、规范与艺术等公共选修课程(或通识课,后续简称为公选课)的需求也在发生不断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未来经济发展,“改革”、“创新”是重点。智能时代,个性化教育、定制化学习被提到日程,人文素养的地位更是被教育主管部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能养心、文化亦能养德。
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8〕1号)中强调: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2018年,六部委联合发布《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的文件中再次强调: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应做好教材体系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加强研究阐释、推进国际传播四件事。
高校公共课教学部负责学校人文素质课、专业公共基础课、公选课等建设工作;负责学校数学建模、普通话测试、汉语言文字普及的推广与竞赛组织工作;负责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面向社会、区域的服务与推广应用工作。随着形势的变化,公选课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如:天文地理、国学经典、哲学智慧、前沿技术、艺术鉴赏、职场规范、世界文化、身心健康、体商财商、名家名篇等。通识教育成为学生了解世界、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就业广度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公选课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
1)如何预测学生对公选课的需求?
2)如何顶层设计优化公选课课程体系,以匹配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
3)如何设计公选课评价标准、强化课程资源建设、实现课程资源整合?
4)如何顺应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模式,提升公选课课程的维度?
在这个学习力就是竞争力的时代,著名的哈佛有一句格言:“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地、深入广泛地、快速高效地学习。”
哈佛、剑桥等英美名校,在公选课设置上注重学生知识面、社会经验、综合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制度上为资深教授、著名学者、行业大咖、领军人才面向学生开设公选课提供基本的条件保障,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开课形式多种多样、传播方法线上线下。公选课既是学生们特别青睐的一块领地,也是行企大枷、名师大师们传播教育理念、宣传企业文化、展现个人魅力的重要阵地,亦成为引出学生潜在智能的一个基地。
从公选课开课内容分析,国内高校偏重传统文学和艺术审美,以国学和艺术类为主,前沿技术、职场规范、世界文化及体商财商方面稍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人文艺术类课程素材资源比较丰富,而与时俱进的前沿技术、技能拓展更新速度快,课程建设无法保持持续更新,课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从学分规定角度看,公选课6-8学分制较具代表性。经调研统计,国内高职院校对学生公选课的学分要求普遍为6-14分,调研样本平均为8.5分,其中信息类示范院校一般为6-8学分。国内普通本科院校因学制为四年,对公选课的学分要求一般为8-16分。
从模块划分角度看,职业院校5-8个模块较为普遍。国内职业院校公选课模块划分一般为5-8个模块,调研样本平均5.8个,其中信息类示范院校为5-6个。普通本科院校公选课模块一般按大类分,调研样本平均为4-6个,其中大部分本科院校开设人文、艺术、社科、自然四大类公选课。
从师资构建角度看,院部共建、专兼共享方式较多采用。国内职业院校公选课的师资主要有专任、兼课、兼职三大类,其中部分信息类院校根据市场行情,对兼职教师、讲座教师制定了专门的倾斜政策。普通本科院校公选课师资较职业院校资源丰富,尤其是985类院校,讲座类公选课讲台成为行企大咖、著名学者、大师名师集聚的地方,也成为很多学生竞相申报学习的领地。
从课程体系角度看,统筹兼顾、顶层设计比较缺乏。国内职业院校主要以国学和艺术类为主,江苏部分院校把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竞赛比赛等以一定的素养分折算为相应的公选课学分,对前沿技术、职场规范、世界文化、体商财商、线上线下等体系的建设与探索明显不足。普通本科院校公选课因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尤其是著名的清华、北大,一周一推送的讲座类公选课成为学生汲取精神营养的盛宴,让人目不暇接。
笔者所在的学校,公选课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相关流程已趋成熟,但与同行标杆院校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2.3.1 课源与选课需求不匹配,缺乏保障课源的激励机制
笔者所在的公共课教学部,近三年,平均每学期面向1.2万学生开出130门、220个班次左右的公选课,基本只能满足学生人均1门课的选课需求。学生普遍反映选课自由度小、开课时段少、心仪的课程难选到。究其原因,主要是公选课课源小且缺乏保障优质课源的激励机制,课源与需求长期处于不匹配状态。
2.3.2 内容与素质要求不匹配,缺少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近几年,公共课教学部开设的公选课多达数百门,虽从顶层上做了模块化设计,但在实际开课中,彰显学校特色的ICT类课程仅占15%,文艺体育休闲娱乐类课程占45%,情商、体商、财商、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天文地理等课程缺口大。由于部门的主导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多年来采用部门协同、课程自由申报,结果往往是申报量常常不及需求量,导致个别知识陈旧、内容粗糙的课程长期存在,课程体系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设计。
2.3.3 师资与队伍建设不匹配,欠缺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
作为公选课教学体系的核心力量,公选课教学团队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其他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一方面公选课面向每一位学生开设,需求量大、覆盖面广,另一方面公选课教学团队兼课教师占比高,看似一个庞大的师资群,实质大多不在公共课教学部的管理范畴,由于师资与团队建设不匹配,导致公选课专任教师编制偏少、专业面偏窄、年龄偏大,师资队伍建设难度大、管理难。
2.3.4 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不匹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单一
公选课面向全校师生,开课种类多、数量大,受众学生多、参与教师广。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教学管理一直采用手工操作、手工检测,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仍然处于人工操作状态。每学期从通知申报、统计分析、材料收集、课程评审到结果反馈,整个过程全靠人工操作,管理效率低、出错概率高。一百多门课至今没有一门精品线上课程,也没有引入经典优秀的微课资源,更没有实施信息化的教学质量管理,公选课课程建设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综上所述,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应从制度建设层面、结构架构层面、课程建设层面、师资队伍建设层面、管理流程层面开展建设。
通过对政策及高校公选课现状的研究分析,对照标杆寻突破、多维重构建体系;依托平台促建设,分层分块创特色、核心支撑谋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信息管理引经典。在同类院校中,实现示范引领。
具体目标为五个方面:
1)开展实地调研与网络调研,挖掘分析国内外高校公选课的现状。
2)剖析某一高校的具体情况,依据学情校情对照标杆寻突破。
3)根据专业供给侧需求分析,重构多维度公选课课程体系。
4)探索课程分层与功能分块,实施基础、核心、拓展“三位一体”。
5)顺应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提高信息化管理效能。
面向校内校外不同类型高校,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现场座谈、网络信息收集等调研方法,针对公选课的客观现状及存在问题,开展需求分析、寻找业界标杆、提出研究目标。
调研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完成。
1)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职业教育公选课有关文献资料,掌握学术界的最新动向,提出本课题基本观点,做好研究设计、文献综述。
2)调查访谈法: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师生进行问卷调查,邀请部分师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公选课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深度剖析国内外标杆院校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3)行动研究法:开展院部供给侧需求调研,实地调研与网络调研并举,倾听来自院部的声音,共同探讨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依专业,探索部分课程定制:如 ICT 类专业定制文史、艺术类课程,管理财经类专业定制信息素养类课程等。
针对调研结果,通过深度剖析,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整体性系统性不强,公选课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有待优化提升;
教学团队建设不力,专任、兼课、兼职队伍建设有待统一规划;
信息化智能化不足,课程呈现方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有待提高。
1)维度1:体系建设与制度的规范统一性
改革离不开制度的支撑与保障。公选课体系建设关联到项目建设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公选课与专业课的协调机制等制度建设与规范,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资源建设、文化建设密切相关。
2)维度2:体系建设与学生需求的吻合度
学生需求是公选课体系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学生选修公选课是拓展专业知识、充实人文素养、信息素养、情商智商、财商体商的重要途径。体系建设中需要兼顾公选课课源、课时、时段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体系建设与学生需求的吻合度。
3)维度3:体系建设与师资的匹配度
师资是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公选课师资队伍构成的特殊性,决定其结构的复杂度,担任教学任务的既有来自校内的专任、兼课教师,又有来自校外的兼职教师及专家。师资队伍的组建、资质审核、绩效评测、培育建设都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质量,体系建设与师资建设是否匹配至关重要。
4)维度4:体系建设与专业的契合度
针对高校本身的学情校情特色,通过调研分析并携手院部,探索面向专业定向推送公选课、面向学生定向推送名师讲座课的模式,融合线上与线下课程,使公选课体系建设与专业建设相契合。
结合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文件,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归纳、提炼优化,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面,构建公选课课程体系。纵向从基础、核心到拓展,强化课程体系的深度,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横向版块化,注重课程体系的广度,顺应不同专业方向、泛专业的学生需求;两者兼顾、夯实基础、突显核心、注重拓展。
4.3.1 “基础-核心-拓展”三位一体多维度课程体系
1)基础层:面向学生基本素质的培育开设的通识类课程,构成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石,从制度、文化、信息、素质四个维度强化基础的夯实。
2)核心层:从基础层衍生而成的版块化课程,成为课程体系的核心,主要划分为国学经典与传承、信息技术与拓展、文化艺术与美育、创新创业与管理、身心健康与体商、社团精品与竞赛、职场规范与规划、名师讲座与指导等8个版块。
3)拓展层:作为核心课程延伸和拓展,着重学生的情感和理念形态,提供情商、体商、财商、美育等方面的课程。
图1 多维度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图
4.3.2 预测需求,院部协同定制化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预测,科技的变革一定会导致教育的变革。大规模推送式的在线教育,逐步被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定制所取代。目前个人定制、专题定制式的教育模式已逐渐显现。
对于一个拥有40多个专业、近1.7万名学生的高校,因专业差异较大,学生对于公选课的需求必然会有所差别。依据课程体系的构架,基础层、拓展层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核心层8大版块的课程,可依据调研的结果,定向推送给不同院系的专业学生。如:面向ICT专业学院,推送国学经典与传承、文化与艺术类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面向管理外语类学院,推送前沿技术、科技应用类课程,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向学生定制课程内容需求、教师定制课程资源供给、学院定制课程版块需求,提前筹谋课程建设。依据专业供给侧需求,形成需求管理常态化机制,适时掌握需求变更动态,提前做好需求的分解与归类,加大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力度。
4.3.3 课程共建,优势互补特色化
改革后的公选课课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引入一批经典的线上课程、建设一批特色的品牌课程、共建一批传统的基础课程。
基于公共课教学部专任教师,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层,打造以信息素养、人文素质、数学应用为主的基础课程,彰显以经典诗词、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人文素质类公选课。
联合教学院部,着力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与ICT、制造类、环保类专业合作,为管理人文类专业提供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应用、创意设计、环保检测等方面的课程。与管理财经文化外语类专业合作,为ICT类专业提供投资理财、财商管理方面的课程。
借力校内校外专家学者,以兼职兼课的方式,夯实核心层和拓展层的课程建设,优化讲座类课程、启用线上课程,丰富学生可选课程。
通过院部共建、优势互补,实现公选课校级、市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零的突破。破解公选课课源紧张、需求不吻合的核心问题。
教师既是课程建设的主角,也是公选课课程体系的主导者。师资队伍的培育与建设是公选课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通过孵化、聘用、培育、建设,业务主管部门应着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专业类别丰富的教学团队。
4.4.1 培养骨干教师,主责课程版块
借力公选课改革的契机,开展骨干教师培育,规范课程版块建设与管理的责权利。骨干教师既要参与建设基础课程,又要履行管理课程版块的任务,具体包括的工作主要有:开展课程建设、团队建设、版块管理研究的工作,提升个人及团队成员的信息化水平,探索微课、MOOC、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应用,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
骨干教师在培养期内,可以获得一定的项目建设经费,享有参加境内外培训、调研和交流的优先权,对版块内课程设置、课程质量和优化方案负责,组织课程版块的开发研究与统筹工作,按需求与教学院部共研建设公选课相关事宜,并对共建公选课的实施进度进行过程管理,保证计划按期完成。
4.4.2 培育兼课教师,强化协作互补
依据公选课体系结构,建立兼职兼课教师资源库并分类加以管理,如基础层的大学语文、应用数学主要由专任教师承担;核心层、拓展层的相关版块的课程主要由兼职兼课教师完成;提前对兼职兼课教师进行师资储备,实施预约申报、入库培育、定层管理的入库方式,使教学主管部门事先能预知未来一学期相关事宜,知晓有哪些兼职兼课教师可以开课、可以开出哪些版块的课、学生可以预约哪些喜欢的课。
与此同时,建立兼职兼课教师入库出库制度,对于教学质量连续评测为优秀并承担核心版块课程的教师,给予优先申报、优先排课的权利,对于教学质量连续三年评测为基本合格的教师,暂停继续申报、给予申报教师一定的改进优化课程的时间。
由于兼职兼课教师流动性较大,为确保公选课的稳定有序,对于同一类型课程,建立AB角授课协作机制,即一门核心版块的课程,原则上安排2名以上的教师承担、互为配角,使用同一套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共同建课、共同研课,与此同时,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提供制度保障。以结果为导向,建立公平公正的团队激励和奖惩制度,激发团队活力。
4.4.3 聚集专家资源,彰显特色质量
以讲座课为依托,汇集国内知名学者、行企著名专家、校内教学名师进入教师资源库,以短聘、长聘等形式定期开设面向全校或特定专业的讲座课,让学生与名师面对面、与大师面对面,让名师大师的声音唱响学校的课堂。同时,加大兼职教师管理力度,通过试讲、面试和短期评测,实施有效退出机制,确保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通过教师资源库计划和兼职教师引进计划,实施公选课开源工程,有效减轻课源紧张的压力。彰显名师效应、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一个体系缺乏了应用、服务、管理与监督,便不能称其为完整的系统。公选课从建立体系、确定课程版块、培育师资团队、组建课程课源、管理日常教学、开展教学评价。每一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单一的教学模式、非系统的管理办法,必定会制约公选课体系的有效运行。因为公选课体系中,最缺少的是两类人员(课程团队、管理团队),最缺乏两种理念(共建课程、共享课程),大家习惯了独立开课、建课,习惯了面对某些专业或校内学生开课。随着学生的增加、课源的丰富、教师团队的壮大,对学生、教师、课程、过程、督导的系统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融教、学、管、用于一体的公选课信息化平台势在必行。
无论是个人自主开发的公共基础课,还是院部合作开发的共建课程;无论是引进的在线开放课程,还是引入的经典传承类课程,均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向本校学生、联盟院校、合作企业、服务社区辐射共享,以达到公选课课程的最大使用价值、最优的管理效率。提升学校公选课开课和管理的灵活性与便捷性,立足校园、服务社会。
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标国内外标杆,提出解决的方法,探索构建一个可推广应用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经典课程、教材,试点部分公选微课动态学习、动态管理、动态评测制度,为学生提供有营养的课程。
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提升学生的认知、深度思考、跨界学习、知识迁移的能力,知晓区域、社会、国际的变化与进步,近距离分享各类大师的精彩;依据国学经典与传承、信息技术与拓展、文化艺术与美育、创新创业与管理、身心健康与体商、社团精品与竞赛、职场规范与规划、名师讲座与指导等8个版块构建公选课的核心课程;从制度维度、素质维度、文化维度、信息维度提供丰富的基础课程。
提升学生听说写读能力,拓展学生的情商、体商、财商及技能体验;基于构建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完成相关建设研究的成果总结;面向社会、兄弟院校、“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推广、传播与应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