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今胜,周世琼,邹海鑫,宋柱梅,袁骥轩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本文针对高职类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在多元智力[1]下,结合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SGAVE)项目(以下简称“中德项目”,其中“SGAVE”是指“Sino-German Automo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及校本汽车专业实际,对汽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重构与探究,并对目前高职类汽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德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推广、师资结构及其考评等实际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建设及改革提供参考。
所谓多元智力即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所指的“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第8.5种智力”—存在智力等。中德项目是由中国教育部(MOE)、德国五大汽车制造企业(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大众)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推出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的目标是提高中国汽车机电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水平,使高职汽车教育更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体系的涵义[2],至少可从校内、校外两种角度来解释:
一是就校内而言,人才培养体系是指各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构建、完善,以及由各体系之间互相影响、交叉融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目标上、形式上或部分内容上的同类或相仿的某些种类人才的培养体系;若从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来看,至少包括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
二是就校外而言,人才培养体系是指政府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工业企业乃至全社会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并融合当下教育环境中各要素,构建及优化某一种类人才的培养系统;一般包括顶层设计、中层管理、基层实施三个层面。
本文重点探究校内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总体来说,其人才培养体系正从学科教育体系向职业教育体系转变,如表1,就其各主要要素而言,目前高职类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条件、管理和评价等子体系[3]有以下特点及不足:
表1 高职类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及不足
如图1,中德项目原定的培养目标仅仅是第一层售后人才中汽车机电维修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结合学生多元智能实际、市场需求及专业传统,以汽车为载体、以电子及信息技术为主线,逐步发展为塔式培养目标体系,即:一层针对身体、空间等智能,如维修、配件管理等岗位;二层针对语言、人际等智能,如销售、电子商务等岗位;三层针对空间、内省等智能,如装配、生产管理等岗位;四层针对逻辑、存在等智能,如研发、创意等岗位。
图1 塔式目标体系
如图2,中德项目原定的培养内容主要是树枝内容1,即汽车的维护与保养等八大学习领域[4]。实践中,我们对应塔式目标进行了树形内容体系建设,即:以汽车构造、电子电工学、信息技术等为树干内容,以适用身体-空间等智能的维修、适用语言-人际等智能的商务、适用空间-内省等智能的制造、适用逻辑-存在等智能的设计为4类树枝内容;教学上中德模式融合,专业课多数采用德式行动导向教学,其余的公共课、基础课仍以传统讲授式为主。
图2 树形内容体系
参照德式教育理念及其体系架构,设计了第一层售后人才理想化培养条件如下:一是对刚入学同学进行专业教育,使其对中德项目、汽车就业各岗位等有明确认知,培养兴趣、挖掘潜力并引导立志从业;二是每班定编30-35人,并配备4名专职双师型教师,负责各自学习领域的教学及实践指导;三是拥有相对独立、优先使用的理实一体化教室,要求配备200平方米以上教室并配两名教师指导,工位与学生之数比1:5以上,以确保学生实训质量;四是实训器材采用德系车辆及配套专用设备、技术资料等,以实现就业时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的零对接……其中很重要一条是师资,如对机电维修师资要求须在身体-空间等智能方面有优势、即有较强动手能力;具体地,有足够德系汽车机电维修与行动导向教学经验、发自内心认可及立志从事汽车维修(教育)业并符合相关规定的人员担当。
同时针对其他层次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条件及引进师资。
如图3,参照中德班运行流程,从两条主线进行管理体系的对应补充:
图3 中德班运行流程
一是针对中德班三年运行规范而设计:如组班前考试规范,1)理论考试科目为机械、逻辑、数学、外语四部分,重在考评学生的空间、逻辑、言语等智能;2)手工制作科目重在考评学生视觉、身体智能;3)面试主要考察是否热爱汽车、适合维修等;4)最后按一定方式得出总分并排名,择优录取。再如教学特色:1)引导学生认可、掌握、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双元制培养方式、行动导向学习模式等;2)激发学生专业兴趣进而培育志趣;3)重在养成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主动学习、分工合作等能力与习惯。
二是项目配套管理机制:以确保上述建班、教学、实习、就业等规程的落实及实效。如1)中德项目必须突破学校常规的申请规程,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学时规定、师生比标准等;2)师资招聘与外聘条件、教学资源特例规定等等。
实践中除师生配比、就业方面,其他均较好达成,并取得较好成效。
中德项目自我评价体系由以下七领域组成:学生、师资、校企合作、培训内容、培训安排、管理、培训配备等的评价,其中比较关键的是:
第一,就业评价尤为重点,即学生毕业时有60%从事德系汽车机电维修工作,后结合中国实情拓展为从事德系车企各岗位工作、并对60%有所调整。
第二,教学常规评价是关键,即按中德项目规程进行宣讲、组班、教学、实习、考试与就业等,其中“四眼制”考试颇有特色:内容采用企业生产任务、形式采用现场实车操作、监考采用校企双考官(即四眼)制,与书面考试相比,更符合职教规律,突出了对身体-空间、言语-交往等职场所需智能的考评,这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等,如对30名考生的结业考试需校企10名考官在5部实车上进行5整天考试。
第三,参与度评价是基础,即按中德项目规定进行师资、审核员等培训,积极参加协调会、年会、宣讲会等活动,这关系着项目能否按质按量完成。
实践中部分院校因人力、财力等投入不足,项目组依实调整了评价标准,也使得实际上部分领域必然无法达标。
中德汽车机电合作项目在我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验前后已有7年,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突破,如学生车辆保养技术、解决实车故障能力等明显提升,学生进入德系保时捷、宝马、奔驰等高端品牌4S店就业……而德式培养体系校本化构建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如表2就校本化主要问题、中德双方做法、对策建议等列举如下: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志趣则是定向持久的动力来源。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教师以对专业的热爱与守持进行言传身教;
二是将“兴趣培养、志趣养成”嵌入培养目标体系,并借助课堂、社团、调研等活动熏陶学生;
三是树立本行业成功榜样,这样不仅亲切、真实,更是可行、可达。
学生专业兴趣的培育需要时间,若1:15师生配比仍不足,问题就比较突出,我们对策是:
一是发现、培养和管理好“学生王”,让其管理实训组员,尽量避免“放羊”现象;
二是辅以介绍行业背景、德式教学模式、汽车各岗位实情,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三是关乎安全、有异议等内容,运用传统讲授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不能放弃。
中德两国职业院校(机构)师资结构及其考评等现状:
一是师资来源方面是相似的:主要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学历应届毕业生两类,并经教师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是结构配比上中德双方有本质区别:德国注重经验、前者比例大;中国注重学历、后者比例大。
三是师资考评方面有所侧重:德国注重课堂学习实效、对口就业及其稳定率;中国注重科研成果、论文等级、竞赛名次等。
而按项目要求,更多需要企业来源的师资,却无法满足现有招调政策,故多采用兼职方式解决,这势必加大管理难度。
由此可见,中德汽车机电合作项目在中国不可能照搬照套,其德式人才培养体系校本化更是无样可参,要真正焕发其魅力任重而道远,其背后是中德两国在文化、教育理解与政策、高职类教育定位等等之差异。我校该项目近七年实践,客观上很大促进了汽车专业的发展与提升,对其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善、重构等,也有所示范且可被借鉴;而实践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及其对策等,对高职院校乃至应用本科的教育教学改革亦有一定参考、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