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 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2018-10-30 07:42陈李红严新锋丁雪梅高长春
纺织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竞争力纺织指标体系

陈李红, 严新锋, 丁雪梅, 高长春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服装学院, 上海 201620; 2.东华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上海 200051; 3.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上海 200051; 4. 东华大学 服装与 艺术设计学院, 上海 200051; 5.东华大学 管理学院, 上海 200051)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业,一方面承担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和出口创汇的重任,另一方面在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能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只有在解决了节能减排、技术更新等问题,才可能有长远的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都居于世界前列,但是价值创造能力不高,行业整体上还处于整个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底端,这一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研究旨在探索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指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意义重大,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核心问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以及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的依据[1]。因此,本文通过对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指引纺织服装产业朝着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方向发展,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为纺织服装产业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1 产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及特征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增长模式。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全世界公布划时代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理念和行动已遍及世界各国和地区,成为指导发展的战略首选[2]。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公认可细化为 4个主要的方向,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方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方向[3]。涉及的具体内容包含:自然环境的变化,资源的加速耗费,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行为的理性规范等,强调利己与利他、当代与后代、局部与整体、效率与公平、结构和功能等的有机统一和协调。

从以往理论文献研究的结果来看,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从企业成长问题,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3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和影响关系,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等方面[4]。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已经总结出以下3项共识:1)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克服增长停滞(提供发展动力);2)必须保持财富的增加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维系发展质量);3)必须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和谐,克服社会的动乱与无序(寻求发展公平)[5]。生态响应(自然)、经济响应(财富)和社会响应(人文)作为可持续发展的3个维度,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可通过数量维度(发展度)、质量维度(协调度)、时间维度(持续度),对可持续发展行为进行充分解析[5]。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以传统家庭式作坊为主,加工销售初级原材料(布匹或原料),到逐渐引进生产加工流水线、机器设备等,进入大规模来料加工和仿造生产阶段,最后发展到如今产业链各企业争相开展企业自主设计、委托生产加工,并向自主品牌化发展方向迈进。整体上现阶段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已经出现了空前繁荣甚至过剩之状。但在繁荣的背后,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如处于加工发展和低度发展中国家纺业之路,面临着将要步入一种病态发展的困境,正徘徊于能否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6]。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在政府组织开展的污染源普查中,纺织服装行业被列为重点污染行业,印染污水排放量居制造行业第5位,化纤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硫磺、硫酸盐等对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过程中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等的电力消耗严重,能源消耗是国外先进水平的30%。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虽然发展较为成熟,集群优势显现,但就整个产业未来发展而言,竞争力和可持续性都面临着较大的考验。

2 产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体系

2.1 一般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一些共同原则,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和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包括所获数据的公开性、评价方法的客观性等。纺织服装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据可来自于行业统计年鉴中公开披露的数据。

2)系统性原则。纺织服装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要包括与其相关的各个重要方面,做到全面无重复。

3)科学性原则。纺织服装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要科学合理,能充分反映纺织服装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内涵,评价指标含义必须清楚明晰,计算方法科学、规范、准确。

4)稳定性原则。选取的纺织服装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受偶然因素影响而发生重大变化。

5)可操作性原则。纺织服装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服务实际,因此,指标不宜过于复杂,应选择易理解、易操作和易衡量的指标。

2.2 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指标选取

要客观、全面地评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对产业的可持续竞争力进行考察[7-9]。产业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3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及从产业层面实现人口、资源、环境3要素的协调发展,注重长远发展,也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7]。虽然纺织服装产业长期以来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承担着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的重任,但是产业的整体水平不高,附加值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一方面,纺织服装产业在中国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产业链中从原材料成本到劳动力熟练程度等要素都具备竞争优势,使得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强;另一方面,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和品牌等竞争劣势要素,使得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9]。因此,客观综合评价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十分必要。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要素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3个层面进行实证分析[9]。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具有集群发展的优势,从可持续性角度讲,产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强弱可以从经济竞争力、集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3个角度建立评价体系和模型[8]。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可以从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协调能力以及产业可持续性发展3个方面进行[7]。基于此,本研究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和可持续性方面进行指标系统设计。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础主要是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问题,包括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资源等。纺织服装产业协调能力体现的是产业本身发展和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产业协调包括产业与生态环境、资源供应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协调关系。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性体现的是纺织服装产业自身的发展潜力,包含产业发展基础、技术水平以及企业组织结构形态等方面的情况。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从上述几个方面筛选指标,具体说明如下。

1)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础类指标的选取。一般可以用产业发展规模、速度、结构、效益等来衡量产业发展的基础[7]。这一指标用来衡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情况,具体选择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3项指标来评价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资源基础主要体现在耕地面积、水资源、能源资源等方面。

2)纺织服装产业协调能力类指标的选取。产业协调能力具体包括产业-生态协调、产业-资源协调、产业-社会协调3个方面。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产业跟生态、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情况,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

表1 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Tab.1 Evaluation index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petition for textile industry

3)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性类指标的选取。这一指标反映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成熟度,以及未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具体包括:产业技术支持、产业组织与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 产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

3.1 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所构建的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之间及指标内部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而非独立关系,如纺织服装产业资源基础是包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要投入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等的各种资源,当纺织产业资源较为丰富时,产业发展的经济成本就会相对较低(即产业资源基础与产业经济基础相关),产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又能带动产业就业人口增加等社会效应(即产业资源基础又与产业社会基础关联),其他指标之间也有类似的关联。因此,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呈现出网络关系,采用网络层次评价(ANP)方法更加合适,也更科学。本文研究通过征询纺织服装专业教授和纺织服装企业管理领域专家关于纺织服装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和相互关联的判断,构建了如表2所示的关系矩阵表,表格中“1”表示左列中的指标与表上方相对应的指标间存在关联关系,空白表示指标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表2 指标间关联关系表Tab.2 Relation between indexes

基于上述分析,通过Super Decision软件构建的指标网络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指标关系分析图Fig.1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of indexes

3.2 ANP评价模型的构建

通过分析指标体系和指标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元素分为2大部分:第1部分为控制层(含目标层和准则层),具体包括评价体系的问题目标(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及决策准则(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性3项)。问题目标是独立于准则的,准则层指标具体受元素集的影响,由元素集指标决定。准则层指标相对较少,指标之间也彼此独立,可以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来获得指标权重;第2部分为网络层, 包括产业资源基础、产业经济基础、产业社会基础、产业-生态协调、产业-资源协调、产业-社会协调、基础建设、技术支持、产业组织与结构等二级指标以及其各自的下属三级指标,各指标受控制层支配且其内部呈现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本研究借助网络层次分析工具——超级决策软件(super decisions),按网络层次分析原理,分别以控制层的3个准则指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础、纺织服装产业协调能力、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性)为判断标准, 邀请纺织服装产业专家学者将元素集二级指标两两比较,采用 1~9 标度标准[11](见表3)进行比较,打分。然后根据专家反馈的结果建立判断矩阵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ANP模型见图2。

表3 重要性标度aij取值表Tab.3 Value of importance scale aij

图2 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ANP模型Fig.2 ANP model of evaluation on textile industry consistent development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后,就可以由加权超矩阵确定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见表4。元素集二级指标权重确定好后,进一步再以二级指标(产业资源基础、产业经济基础、产业社会基础、产业-生态协调、产业-资源协调、产业-社会协调、基础建设、技术支持、产业组织与结构) 为判断标准, 根据模型中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专家反馈意见建立判断矩阵, 进一步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后再由极限超矩阵确定各三级指标的权重值。

表4 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综合权重表Tab.4 Weight value of textile industry consistent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4 结论及应用

本文研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认为,影响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元素集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产业组织与结构、产业-生态协调、技术支持、产业-社会协调、产业资源基础、产业-资源协调、产业社会基础、基础建设和产业经济基础。其中排在前3位的3个指标是代表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与环境融合情况以及产业技术水平,表明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提升首要任务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和升级,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新技术应用和推广。

按重要性顺序对元素(即三级指标)进行排序,在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中较为重要的元素有单位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排放量C42、专业技术人员占产业总人口的比例C81、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率C82、产业信息化率C83、产业布局均衡度C93等。

本文研究结合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从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出发, 阐述了影响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和指标构成,构建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进一步借助超级决策软件,确定了模型的指标权重。该模型为在实践中搜集、汇总和处理各个地区相应的数据提供了具体方法。可应用该模型计算出不同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得分,进而为制定提升本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服务。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将网络层次分析法首次用于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政府和相关组织科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另一方面,该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猜你喜欢
竞争力纺织指标体系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